探究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4-19 04:16江小璐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产程出血量优质

郭 丽,江小璐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安徽 合肥 230001)

妊高症又叫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产后出血是妊高症产妇在分娩期间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症状,这一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情况严重时,患者还会有头痛和头晕等症状出现,严重危害妊高症产妇的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此种症状也是导致妊高症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本文主要就80例妊高症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就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妊高症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患者年龄介于22~44岁之间,平均(30.4±2.5)岁;孕周为 37~41 周,平均孕周为(40.2±0.58)周。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介于23~47岁之间,平均(32.5±3.2)岁;孕周为 37~42 周,平均孕周为(40.56±0.7)周。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资料相比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产妇产后出血量的变化,而后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加强其他并发症预防护理[2]。

观察组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优质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产前护理:很多产妇患上妊高症后,心理负担较重,针对产妇分娩前对于未知情况产生的紧张、焦虑等表现,作为护理人员要耐心讲解生产过程和生产注意事项,并给予关心、安抚,消除其不安全感,让其意识到良好心态对疾病产生的正面影响有助于分娩;②产时护理:第一产程时指导产妇正确的分娩姿势,对产妇分娩反应进行密切观察,监护产妇生命体征及胎心,如发现异常情况则立刻告知助产士和医生;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用力,避免软产道损伤的发生;第三产程在胎儿成功娩出后对胎盘剥离情况进行观察,确保胎盘能够在15 min内顺利娩出,并检查是否存在胎盘残留,产妇若出现软产道损伤,则及时给予缝合;③产后护理:当产妇完成分娩后,护理人员可将新生儿抱至产妇面前,并引导新生儿对产妇的乳头进行吮吸,促使产妇对于催产素的分泌,增强产妇的子宫收缩力度,促使产妇产后出血量的降低[3]。而且,护理工作人员还需注意产妇分娩后的情绪,如产妇出现剧烈的情绪变化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加重病情,极易造成产妇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症状[4]。此外,护理工作人员还需准备好有关急救的药物以及器械,以便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给予及时的抢救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护理后的产后出血率情况、产后2h和24h后出血量进行对比,并将所得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 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即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中的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也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不同时间点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3 讨 论

妊高症为妊娠期女性特有的一种疾病,该种情况的产妇因血压过高,使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明显增加。另外,很多初产妇因缺乏生产经验,难免产生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况,不仅会导致宫缩,而且还会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严重危害产妇的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产妇分娩具有严重影响。所以十分有必要对产妇展开优质护理,其包括产前护理、产时护理和产后护理等内容。从产妇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系列、系统完整的护理手段,将常规护理与人性化的护理方式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医疗氛围,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能提高治疗配合度,从而改善产妇的血压水平,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现象的发生,促进产妇及新生儿预后,降低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率。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中的产妇产后出血率、产后2h及24h出血量也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妊高症产妇实施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针对妊高症产妇在产后出血护理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控制其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产程出血量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