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

2019-04-19 01:36张学习李静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生活语文

张学习 李静

语文一直都是基础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关系着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而且关系着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语文教学中,如果融合生活教学理念,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得以攀升,而且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是,依照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生活教学理念与语文教学的开展紧密度还需不断加强,这就需要教师的深入研究与探索,让语文教学更加生活化,让生活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

一、小学语文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

通过将一些语文知识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学习和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使得其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提高,并且可以让学生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和应用语文知识,使得学生的语文基础得到培养和建立,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与提高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结合生活的语文知识学习,还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学以致用,通过将抽象的知识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多元化、多角度认知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教师纯粹依靠教材对语文知识进行单方面的讲述与传授,而学生只能被动地通过死记硬背去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情况下尽管一些学生也能够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十分浅薄,对于一些通过死记硬背记住的语文知识一知半解,不知道知识的作用和意义,知识之间相互的关联性,知识的文化背景与产生源流。而通过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脱离开单一地依靠死记硬背学习语文知识的固化模式,而使得学生更多思考知识的价值和意义,知识是怎么来的,在现实中怎样应用等一系列问题,这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使得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掌握上更加具有系统性,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对语文知识与背景知识的了解,而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其人文素养能够通过系统化地认知与学习而有效建立起来。

(三)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索求知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求知的能力,现实中的很多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学生对于很多现实问题的思考,只有依靠自己的思维判断能力去进行探索,才能有效地认知和解决此类问题。因而通过语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上具有更高的主动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其思维的潜能因而也可以得到有效激发。

二、小学语文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细致观察,教学回归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之一,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能服务生活。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旨在提升小学生基本语言素养能力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培养孩子发現美、欣赏美的意识。小学语文教学面向的学生年龄段在4-14岁之间,考虑到这些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尽量将教学设计通俗化、趣味化,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巧妙搭建起来语文课堂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比如,在进行《歌唱二小放牛郎》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时候,特意搜集了王小二相关题材的影视片段。在课堂开始的前五分钟,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以下内容的电视片段:少年王小二为了避免中国共产党后方根据地以及普通百姓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的暴露,与敌人斗智斗勇,冒着生命危险将敌人引入八路军埋伏的陷阱中。视频开始播放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被牢牢的吸引过来了。通过观看视频,王小二英勇无畏的精神气概被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对于王小二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笔者趁着学生意犹未尽,抑扬顿挫地朗读了课文,大大加深了对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假设自己是王小二,在看到深入我方的敌人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充分体会到那个年代的王小二即便是年纪轻轻,也具备了非凡的爱国情怀以及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机智。在课堂的末尾,对于本文的中心思想进行升华,引导学生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并且用自身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二)演练结合,再现生活

演练结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印象,而且还能帮助教师检测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坚持以演促学、以练促学、以演促练的教学原则,对于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燕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时候,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了脍炙人口的儿歌《小燕子》《春天在哪里》,学生学习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仿佛看到春柳抽芽、粉面桃花、燕子成群等生机盎然的春景,这个时候老师在幻灯片上播放动态春景图,这些美好事物仿佛在召唤学生,学生对于春天的热爱之情一涌而出,这个时候,教师要邀请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集体朗读。紧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作者,会怎么来描写燕子呢,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之后,邀请学生进行即兴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在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色来进行描述,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醒学生要处处留心生活。生活实际上就是一道语文题目,学生作答的好不好,就看能不能再现生活,感悟生活。

(三)读写结合,资源应用

语文来源于生活,却远远高于生活。熟读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并不是语文,真正的语文离不开几年如一日的读书与写作。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语文学习只有在输入输出持续互动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例如我要求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有两个学习小组要上交到老师,供老师批改查阅。笔者对于学生的日记进行批改查阅,不是在刻意侵犯学生的隐私,而是在发现学生最近在生活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状况。而且,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十分爱好“炫耀”,教师在日记本上的点评以及夸奖都可能成为这些孩子炫耀的资本。而且,笔者鼓励学生多记录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的事情,也可以是周边人的事,学生在记录日记的时候,锻炼了个人的陈述表达能力,而且这些生活中的琐事会成为日后考试的最为生动的素材。语文教学不是生字生词的堆砌,而是对生活的感知,做到“我手写我心”,将生活中所获得的感悟书写下来,从而让文字带有温度,让文章内容真正打动人心。融合了生活实例所进行的写作也更加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升和发展。

三、结语

生活与语文之间具有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的融合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更高,而且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深度。教师更加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做好生活理念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在语文学习领域获得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君诚.扎根生活,享受语文——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语文建设,2014(14):12-13.

[2]王丽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33):126.

张学习,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中心小学教师;李静,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洪瑞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生活化生活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