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对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

2019-04-23 09:24周明梅
关键词:无痛分娩椎管孕产妇

周明梅

(会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 凉山 615200)

分娩属于特殊的女性生理阶段,分娩中因子宫收缩促使产妇发生不同程度疼痛现象,且分娩中胎儿头部降低促使压迫盆底,进而将产妇疼痛程度进一步加重。分娩产生的疼痛可能诱发不良心理情绪,如紧张、焦虑以及烦躁,导致过量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延长产妇产程,将胎儿于子宫内滞留时间显著增加,直接危害母婴健康,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1],也容易对产妇分娩结局带来影响。随着近年来现代医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产科无痛分娩已经在广泛应用椎管内麻醉镇痛,获得良好效果,属于获得临床认可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式。此次报道了在2016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无痛分娩孕产妇中应用椎管内麻醉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文数据研究收入目标即为2016年6月~2018年7月期间医院参与诊治的50例无痛分娩孕产妇,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此文分组依据,一组收入25例孕产妇,对照组年龄取值范围处于22~35岁之间,其中位年龄数值为(28.54±3.01)岁,孕周处于36~41周之间,其中位孕周即为(38.08±0.88)周;试验组年龄取值范围处于21~36岁之间,其中位年龄数值为(29.01±4.21)岁,孕周处于36~42周之间,其中位孕周即为(38.21±0.98)周。关注计算对照组与试验组无痛分娩孕产妇涉及的基础数据,P>0.05,统计学不表明计算意义。

纳入标准:入组研究的孕产妇均为满足标准的初产妇,且产妇与产妇家属表示于本院妇产科给出的知情同意书上自愿签字,对医院伦理委员会提交与申报后得到成功许可。

排除标准:将过期妊娠产妇排除,将巨大儿产妇排除,将胎位异常产妇排除,将双胎妊娠产妇排除,将早产产妇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开展常规麻醉,产妇全部进行自然分娩,同时予以传统的产后分娩护理。试验组产妇开展椎管内麻醉,在初产妇子宫口开2至3cm的时候予以其椎管内麻醉镇痛处理,且在麻醉前护理人员需要辅助产妇选择左侧卧位姿势,对于穿刺位置予以常规消毒,在孕产妇腰2~腰3位置实施硬膜外穿刺处理,成功穿刺之后予以硬膜外给药处理,予以0.1%罗哌卡因(批准文号:H20100103100mg/10mL:生产企业AstraZeneca AB)以及1~2μg·mL-1芬太尼(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2076;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混合麻醉,依据低浓度局麻药开展硬膜外维持麻醉处理,必要的时候可以予以孕产妇阿片类镇痛药物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且计算对照组与试验组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剖宫产)、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于SPSS 19.0 for windows 计算分析软件中加入50例无痛分娩孕产妇涉及的数据,临床计数资料(对照组与试验组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并发症发生率)以卡方检验描述,以率(%)的形式表示,临床计量资料(对照组与试验组无痛分娩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以t检验描述,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P<0.05,数据之间表明统计学分析计算意义。

2 结 果

2.1 关注且计算对照组与试验组无痛分娩孕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

数据计算显示,试验组无痛分娩孕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对比对照组,试验组指标更具优势,P<0.05,数据之间表明统计学分析计算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无痛分娩孕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析且研究(x±s)

2.2 关注且计算对照组与试验组无痛分娩孕产妇分娩结局

数据计算显示,试验组无痛分娩孕产妇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剖宫产和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指标更具优势,P<0.05,数据之间表明统计学分析计算意义。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试验组无痛分娩孕产妇分娩结局分析且研究

2.3 关注且计算对照组与试验组无痛分娩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

数据计算显示,试验组无痛分娩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4.00%和对照组相关数据指标(24.00%)对比,试验组指标更具优势,P<0.05,数据之间表明统计学分析计算意义。见表3。

3 讨 论

分娩疼痛属于正常的产妇分娩生理现象,分娩疼痛一般是因子宫平滑肌发生收缩、产妇宫颈扩张以及产妇精神高度紧张导致降低产妇分娩信心,将产妇疼痛感进一步加重。疼痛长时间出现可能导致产妇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导致增加子宫动脉收缩程度,降低胎盘血流量,进而促使胎盘对胎儿供氧带来影响,严重的可能促使胎儿发生宫内缺氧,对母婴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影响产妇的临床顺利分娩。随着近几年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与进步,在产科无痛分娩中椎管内麻醉镇痛得到广泛推广,可将产妇心理应激反应、生理应激反应显著降低,有效缓解分娩的疼痛感,将分娩结局显著改善,利于产妇产后顺利康复。无痛分娩即为医学上的分娩镇痛,是采取多种措施缓解分娩的疼痛。分娩镇痛有利于分娩产妇不再遭受到疼痛的折磨,降低分娩过程中产妇的恐惧感以及产后疲倦,促使产妇可于最长的第一产程获得充分休息,在产妇宫口开全之后由于积攒大量体力,得到分娩的足够力量,确保顺利进行分娩[2]。

表3 对照组与试验组无痛分娩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且研究

近几年医疗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人们越来越严格要求医疗水平,目前临床中作为理想的一种镇痛措施就是不对胎盘血液循环造成影响,不影响胎儿,不影响临床产程进展,且目前产科医学研究者将保障母婴健康、改善分娩结局作为镇痛方法的重要课题,有助于将分娩结局改善。分娩疼痛在临床上可将产妇副交感神经反射能力增强,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呕吐、脱水、恶心等)。资料数据显示,采取无痛分娩措施可降低分娩中产妇体力的消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且可将阴道分娩率提升,减少剖宫产率。目前临床上主要包括药物性镇痛、非药物性镇痛和两大类分娩镇痛方法。非药物性镇痛主要涵盖精神安慰法、水中分娩、呼吸法等措施,具有不影响胎儿和产程的临床优势,但存在较差的镇痛效果[3];药物性镇痛主要涵盖肌注镇痛药物法、笑气吸入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等措施。目前椎管内分娩镇痛属于最确切、最有效的一种分娩镇痛措施,开展椎管内分娩镇痛操作过程中需要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麻醉医师实时处理,于腰椎间隙麻醉医师实施成功穿刺之后后,将阿片类药物或者少量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腔,且于硬膜外腔将一根细导管进行合理放置,导管的一端与电子镇痛泵进行连接,依据产妇疼痛程度开展自我控制给药,此时麻醉医师将每小时限量已经设定好,不需要担心过量用药,且镇痛泵能够维持到完成分娩[4]。在分娩中存在较低的麻醉药浓度,具有较强可控性与较高安全性,不会对产妇运动产生影响,产妇具有清醒的意识,可于临床医师进行主动配合,确保顺利完成分娩,目前在各大医院中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法成为一种理想且最广泛应用的措施[5]。

数据计算显示,试验组无痛分娩孕产妇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剖宫产、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P<0.05,统计学表明组间数据参比意义。综合以上结论,将椎管内麻醉应用在无痛分娩孕产妇中和常规麻醉相对比的效果更突出。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椎管孕产妇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