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2019-04-23 09:24钱云英蔡奚梅
关键词:衣原体生殖道胎膜

钱云英,蔡奚梅*

(常熟市中医院,江苏 苏州 215500)

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发生的胎膜自然破裂,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同,约占3%~16%[1],它是围生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有很多,在各类常见原因中感染较受学者关注。孕妇生殖道病原菌的感染被认为是引起孕妇发生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等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且与胎膜早破互为因果关系[2-3]。为探析研究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此次研究将对2016年6月~2018年11月于本院住院分娩的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研究做下述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对2016年6月~2018年11月于本院住院分娩的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其中100例出现胎膜早破的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时期未出现胎膜早破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年龄:21~34岁,平均为(28.6±3.2)岁。孕周:28~40周,平均为(37.3±4.1)周。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为(28.8±3.5)岁。孕周:30-41周,平均为(37.4±4.9)周。对比以上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可行。

1.2 纳入病例标准

①研究组入组产妇均符合胎膜早破诊断标准。②孕周28~41周;②孕妇年龄20~36岁,初产妇。③所有产妇在鉴署知情同意书下愿意接受本课题研究。

1.4 排除病例标准

①有全身感染以及孕期吸毒、饮酒、服用镇静药物等孕妇。②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以及泌尿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③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因素:胎位异常、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1.5 方法

两组产妇均于入院当日由医生取材,消毒外阴,窥阴器暴露宫颈后,取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管内轻轻旋转2~3圈后取出置无菌试管中,及时进行送检宫颈分泌物以检测衣原体感染和支原体感染情况;取阴道下1/3部位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细菌、假丝酵母菌、滴虫、B组链球菌感染情况。

各病原菌检测方法:①支原体检测:使用干棉签将宫颈内分泌物拭去,之后使用女性拭子插入宫颈管1~2cm。旋转并停留30s则可将其抽出,将其接种在支原体培养管内进行培养处理,温度控制在37℃左右,培养时间控制在24~28h之间 ,若培养后发现颜色由黄变红并且清澈则可判定为阳性,若颜色浑浊变红或未明显变色则为阴性。②衣原体检测:衣原体的检验使用免疫层析法。在试管当中加入18滴提取液,浸入拭子并旋转10min,之后放置10~15min继续旋转拭子,旋转2~3次即可。如上操作完成后则可吸出提取液,滴至检测卡上,静置10~20min则可观察结果。若对照区和检测区均有红线则表明阳性,若仅有对照区出现红线则为阴性,若无红线出现则应重新检验。③细菌性阴道炎检测:采用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卡进行检测,将标本置入加样管,加入稀释液,刷洗后,挤压加样管,取出拭子,将标本滴入检测卡的样品窗内,充分吸入后加提取液,5min后读结果。检测线由黄色变为红色或者棕红色者为阳性,没有变化者为阴性。所有作严格按照说明书步骤进行。④滴虫、假丝酵母菌检测:将标本置于载玻片上进行常规镜检,发现滴虫、芽苞、假菌丝者为阳性。⑤胎膜病理检测:取标本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由病理科高年资医师阅片。

血超敏CRP及血PCT采集:符合标准的胎膜早破孕妇及正常妊娠孕妇于入院当日抽取静脉血2 ml并送入检验科行超敏CRP、PCT检测。

1.3 观察指标

①C反应蛋白(CRP)。②血清降钙素原(PCT)。③生殖道感染几率。④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几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的CRP水平以及PCT水平的比较

对比两组产妇的CRP水平以及PCT水平,结果提示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中生殖道感染产妇的CRP水平以及PCT水平也显著高于非感染产妇,以上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CRP水平以及PCT水平的比较(x±s)

2.2 两组生殖道感染发生几率的比较分析

对比两组生殖道感染发生几率,结果发现研究组沙眼衣原体(UU)、解脲支原体(CT)、细菌性阴道炎(BV)、滴虫以及假丝酵母菌(CM)等生殖道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殖道感染发生几率的比较分析

2.3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几率的比较分析

比较产后出血、新生儿早产、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几率,结果也提示研究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几率的比较

3 讨 论

目前,国内外对于胎膜早破孕妇如何预防生殖道感染等问题方面尚无统一的指南或规范。尤其是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婴危害的影响最大。若处理不及时,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如早产、难产、围产儿死亡、母婴感染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从而导致早产率、围产儿感染率及病死率、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均升高[4-6]。因此,掌握好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索新的临床检测方法十分重要。

胎膜早破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研究发现胎膜早破的胎盘病理改变主要以感染为主[5-6]。胎盘是母亲与胎儿间物质交换以及转运的重要器官,胎膜破裂后会导致胎膜的屏障作用消失,从而导致细菌上行感染。细菌进入到羊膜中会导致绒毛间质组织损伤,引起纤维蛋白样变形,胎盘血管病变,从而影响绒毛血管合体膜的转运,引起妊娠不良结局。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很多,临床较为常见如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其中因女性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女性性传播疾病的常见病,故不易被发现,容易延误病情,导致逆行性感染,这会导致胎膜脆性增加,因此可能引发胎膜早破。衣原体感染对母婴的影响较大,其不仅可能导致胎膜早破的出现,而且也会增加各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几率,如早产、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窒息等等[7-8],因此,临床上因对其进行个体化治疗,从而降低胎膜早破的风险。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阴道疾病。孕产妇若患有细菌性阴道病,则可能会导致病原菌侵入子宫,导致绒毛膜、羊膜细胞释放花生四烯酸及PG等,诱发宫缩引起胎膜早破,同时若孕产妇患细菌性阴道疾病也可能降低宫颈以及阴道的宿主防御功能,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戴婵娟[9]等人也通过对下生殖道感染对胎膜早破及母婴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发现下生殖道感染增加胎膜早破率,也是导致母婴不良结局的重要因素。此次研究也发现研究组产妇出现生殖道感染的几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为64.0%。且对比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几率也发现研究组更高,为20.0%,由此可见孕期对高危孕妇进行生殖道病原体的检测筛查及早期干预,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因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后会促进各种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进而诱发胎膜早破。有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宫内感染胎儿的母体血清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10-12]。对胎膜早破孕妇血超敏CRP、PCT的检测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血清超敏CRP是一种临床用于检验细菌感染的常见评价指标,该指标属于急性期反应蛋白,该项指标若出现明显改变,则可能提示机体有感染情况,将其用于生殖道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13-14]。降钙素原属于一种蛋白质,当机体出现细菌、真菌感染时,该指标会显著上升,而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等等情况则不会引起该指标的明显波动,该指标反应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目前在诊断感染性疾病方面,很多国家都已经在使用降钙素原检测,这是一项全新的敏感诊断方法,是新兴的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标志物[15]。此次研究对比发现研究组CRP水平以及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中生殖道感染产妇的CRP水平以及PCT水平也要远远高于非感染产妇。由此可见加强对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病原菌的筛查并适当的预防感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其是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之一,而胎膜早破的出现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几率,因此应重视妊娠前生殖道病原学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感染并进行有效治疗,从而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几率,确保母婴安全。

猜你喜欢
衣原体生殖道胎膜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衣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卵巢癌
新发衣原体研究进展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