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影响的临床分析

2019-04-23 09:24
关键词:腹壁出血量胎儿

胡 军

(遵义妇产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不少家庭选择再次生育,其中不乏首次生育时选择剖宫产并且在二次生育时仍然选择剖宫产的孕产妇,众所周知,多次进行剖宫产会对女性身体及胎儿健康造成十分大的伤害,因此,为了将剖宫产对再次生产的产妇及胎儿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必须要选择最合适的腹壁切口方式,腹壁纵切与腹壁横切是最常见的两种剖宫产方式[1],但何种方式对产妇及胎儿的健康最有益的,仍需通过临床研究进行探讨。本次研究选取100例孕产妇,研究不同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100例在本院接受再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随机抽签分组的基础上,按照其首次剖宫产时腹壁切口的不同,将其均等分为横切组和纵切组。横切组内患者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37岁,平均为(31.26±1.12)岁;纵切组内患者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36岁,平均为(31.66±1.32)岁。所选取的孕产妇经体检均显示健康,所选取的100例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的内容均知情且同意此次研究,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利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0.05,该研究可行。

1.2 方法

横切组产妇行再次剖宫产时采取横切的方式,患者采取硬膜外及腰部联合麻醉的方式,沿患者首次剖宫产的切口痕迹做横向切口,根据《妇产科学》中的对剖宫产的正常步骤进行手术;纵切组行再次剖宫产时采取纵切的方式,患者采取硬膜外及腰部联合麻醉的方式,沿患者首次剖宫产的切口痕迹做纵向切口,按新式剖宫产术进行手术[2]。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粘连情况、胎儿分娩情况、新生儿窒息情况作为观察指标。手术时间为患者行切口开腹时间加上手术的总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的计数结果与计量结果均利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结果以卡方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数据处理的统计学意义以P进行检验,当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

2 结 果

2.1 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

横切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纵切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x±s)

2.2 患者盆腔粘连情况、胎儿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对比

横切组盆腔粘连情况也显著较纵切组轻,胎儿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也显著比纵切组低(P<0.05)。详见表2。

表2 患者盆腔粘连情况、胎儿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对比[n(%)]

3 讨 论

正常来说,女性生产时是通过阴道进行的,阴道自然生产的方式对女性身体的恢复有益,自然生产的新生儿的身体也更好[3]。而剖宫产是指女性经手术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方式进行生产,行剖宫产生产的女性出现子宫出血、阴道出血、术后血栓等不良症状显著高于自然生产的女性,并且,临床研究显示,经剖宫产诞下的新生儿的抵抗力比自然生产的新生儿低,其出现弱视、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也显著高于自然生产的新生儿[4]。剖宫产在实施的时候,可以由患者在生产前自行选择,但大部分进行剖宫产的女性,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意外,为了保护胎儿及产妇的生命安全而选择的。剖宫产本就对女性及胎儿的伤害较大,再次剖宫产不仅会对女性身体造成二次伤害,而且对胎儿的威胁也较第一次剖宫产时更大[5],因此,为了将剖宫产对再次生产的产妇及胎儿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必须要选择最合适的腹壁切口方式。

本次研究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展开,选取了100例产妇将其均分为横切组和纵切组并在其再次剖宫产时施以不同的腹壁切口方式以形成对比,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粘连情况、胎儿分娩情况、新生儿窒息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选择腹壁横切的方式,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较小,对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胎儿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改善患者盆腔粘连情况均有着更佳的临床积极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腹壁出血量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