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曲唑+促性腺激素与单独使用促性腺激素用于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的价值

2019-04-23 09:24王聪霞
关键词:曲唑卵泡卵巢

王聪霞

(南京长江医院妇科,江苏 南京 210000)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临床上妇科内分泌常见疾病,发病率约占8%,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排卵、雄激素过高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导致排卵障碍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容易对促排卵药物发生耐受和不敏感,现通过研究我院收治的11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治疗的促排卵效果,表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0例患者入组起始时间为2015年4月,截止时间为2018年4月,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年龄27~35岁,均值(32.2±4.22)岁;研究组年龄26~35岁,均值(31.8±3.4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年龄不超过35岁;②不孕年龄大于1年;③经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以及腹腔镜证实无子宫畸形;④所有患者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证实无盆腔粘连、输卵管通畅。排除标准:①年龄大于35岁;②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在患者月经结束第三天其直接给予促性腺激素37.5 U/d肌肉注射,从最开始的剂量,每过一周便递增37.5 U,使用的最高剂量不得超过225U[1]。研究组行来曲唑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患者月经结束一周后开始实施治疗,给予来曲唑(生产企业: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509)5 mg口服治疗,若无明显卵泡发育情况,则继续给予来曲唑进行治疗,同时给予37.5 U/d促性腺激素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每隔一周便增加用量37.5 U,直到增加至225 U为止[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若是仍然未发育出优势的卵泡则结束本周期的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数据,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用(x ±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促排卵临床结局发现,对照组周期妊娠率为38.18%、多于三卵泡率为36.36%,研究组为58.18%、12.73%,两组在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成熟卵泡数目更少,HMG用量更少,诱排时间更短,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两组排卵率、内膜厚度、卵泡不破裂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促排卵临床结局对比(x±s,%)

3 讨 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较为复杂,且较难治疗,目前临床上仍然采用促排卵、调节胰岛素抵抗、调整月经周期以及调整饮食结构治疗为主,促排卵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关键。在国内外均主张采用药物治疗此种疾病,通过抑制内源性雌激素,来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从而达到促排卵的效果,但是在治疗之后,妊娠率较低,针对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在临床上一般推荐使用二线促排卵药物治疗,促性腺激素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卵巢,导致卵巢中有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增加了卵巢过度刺激的发生率以及多胎妊娠情况[3]。来曲唑在临场上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能够有效阻断雄激素的转化,这样能够有效减少雌激素的生成,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周期妊娠率、多于三卵泡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诱排时间较对照组短,成熟卵泡数目较对照组少,HMG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说明研究组促排卵方法具有可行性。隋云娜等[4]研究指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氯米芬与来曲唑联合尿促性腺激素中妊娠率较高,且在治疗费用上也具备优势。

综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来曲唑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可靠安全,能够有效缩短促排卵时间,减少HMG用量,有确切效果,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荐。

猜你喜欢
曲唑卵泡卵巢
来曲唑对棘胸蛙生长、性比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保养卵巢吃这些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来曲唑在不明原因不孕中的应用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促排卵会把卵子提前排空吗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