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影响

2019-04-23 08:56王玉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排气穴位中药

王玉梅

(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山东淄博 255000)

腹腔镜手术是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十分常见的一种手段,他是我国医疗研究领域新兴发展起来的微创治疗方法。该种手术手段,因为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大的创伤面,此患者手术过后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整个治疗周期较短,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手术疼痛感,腹部创伤面积小,恢复之后不会留下过大的疤痕,被广大患者所接受。腹腔镜手术在某些妇科疾病治疗方面,尤其是在女性生殖器官、盆底组织功能结构完整保留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但先进的治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也与具有正面和反面效应。尽管腹腔镜治疗手段在妇科等其他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优势,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随着该种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操作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对患者的局部组织造成距离刺激,从而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需要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妇科疾病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之后,临床上常常会出现腹胀症状,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常规护理方式很容易出现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情况。通过近些年的实践可以发现,穴位按摩加中医中药治疗,对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情况有很大帮助,故以2015年5月—2018年5月为研究时段做此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一般材料选取3年来在该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90例妇科疾病的患者,整个研究过程中,按照随机原则,将90例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分别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别患者各45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2~53岁和22~56岁,平均年龄在(43.28±12.09)岁和(41.72±13.41)岁。 90 例妇科疾病患者的疾病种类分别为,子宫全切、次全切、子宫肌瘤拔除、卵巢囊肿和宫外孕,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上述疾病的患者分别为 3例、2例、23例、11例、6例和 4例、3例、16例、15例、7例。除了患者手术之后的治疗方式不同之外,所有患者的麻醉方式和手术方式一致。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患者的一般材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和分级标准

目前关于腹腔镜术后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在具体分级过程中,主要结合患者的自我感觉,和手术部位的实际通常症状进行区别。首先,患者手术之后,用手轻轻按压手术部位,能够感觉到疼痛,能够自主进行腹式呼吸。腹胀症状出现之后,患者能够自我承受,由此分为轻度腹胀;其次,患者手术之后能够感觉到明显的腹胀症状,并且手术部位存在不适感,肿胀的腹部稍微隆起,用手按压具有疼痛感,腹式呼吸能力逐渐减弱,由此分类为中度腹胀;再次,患者手术之后,腹胀症状显著,并且难以承受。腹部明显隆起,用手按压,患者疼痛难忍,腹式呼吸停止消失,由此可以将患者划分为重度腹胀;最后,患者手术之后,腹部没有明显的肿胀症状,患者体会良好,腹部平坦,不存在隆起,用手按压柔软,不具备疼痛感,能够自主进行腹式呼吸。本次研究所选择的患者均符合腹胀诊断标准。在开展试验之前,将相关研究事宜告诉患者,并经患者同意。研究过程中,将不符合术后腹胀诊断的患者排除,将过敏体质和多种药物过敏的患者排除,合并心脏、肝脏、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排除,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不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治疗的患者排除。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术后应该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手术结束之后将患者平卧,吸入氧气4 h,麻醉清醒之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引导患者在术后多活动身体,采取半卧姿势。第二天将患者的尿管取下,同时引导患者,下床多活动,促进患者肠道蠕动,加速胃肠道气体排出。患者手术之后,要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集中大量的吃入高蛋白高糖类食物,多摄入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少食多餐。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整个按摩过程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按摩患者的肺腧、定喘、神阙、泉涌、足三里五个穴位,按照从轻到重,从局部到全面的原则按摩,每次按摩5 min,每间隔4~6 h按摩一次,直到术后48 h后停止。贴服治疗的中药主要有两个组方,第一个组方是由乌药、小茴香、枳实、玄明粉、冰片、生大黄组成,使用剂量分别为 10、6、10、6、3、3 g。 第二个祖房是由细辛、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生姜片组成,使用剂量分别为 3、3、1、10、6 g。 上述 2 种中药分别制成 0.5 cm的小药丸,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6 h之后,神阙、涌泉,足三里三个穴位按摩5 min后,在上述三个学位分别贴上第一种中药药丸,剩下的两个穴位按摩5 min之后边上第二种中药药丸,4~6 h更换一次,直到能够正常排气为止。

1.4 观察指标

分别在患者术后 6、12、24、36 h四个阶段,记录首次排气的患者例数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程度。

1.5 统计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建立完善的数据库,选择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才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

结合表1数据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术后6 h和12 h首次排气患者例数分别为18例和17例,要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要显著好于对照组的首次排气时间。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n(%)]

2.2 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腹胀缓解程度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腹胀缓解程度相比较,试验组无腹胀率高达90.00%以上,而对照组患者的无复腹胀率仅为42.22%,同时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重度腹胀的患者,腹胀率为4.45%。由此可以看出,采用按摩和中药贴敷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的腹胀程度,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状态。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腹胀缓解程度[n(%)]

3 讨论

我国中医领域认为六腑以通为用,腹腔镜手术虽然创伤面积较小,但仍然是以侵入为主,在手术过程中会对患者的五脏六腑的脏器功能和胃肠脉络造成损伤,导致患者气血虚亏。同时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依然需要口服和肌肉注射大量麻醉制剂,在麻醉状态下,会影响到患者六腑胃肠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胃肠功能运转不畅,气机壅滞。患者在术后过程中,由于胃肠功能运转不良,很容易引发腹胀等一系列不良的临床症状。因此,针对腹腔手术患者,为了缓解其腹胀症状,就应该以调理脏腑器官,温养胞脉,益气养血,行气导滞,活血化瘀为诊断要点。中药穴位贴敷,是指将中药制成特定形态的药物,用胶布或其他保护膜附着于穴位之上,通过产生的生物波,对经络穴道进行按摩,刺激皮肤吸收,将药效传入经脉当中,随着经脉的运行,改善各个脏腑器官代谢能力和微循环状态,从而达到调整平衡的功能。该次研究所选择的两种中药组方,大多数中药为辛香走窜之品,具有很好的通络活血,行气导滞的功效,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脏腑,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道蠕动,有效改善患者的腹胀症状。

该次研究所选择的五个按摩穴位中神阙和患者的脾、胃、肾等脏器器官联系最为紧密。神阙为任脉之主穴,与十二经脉相连,也与各个脏腑和全身相通,通过按摩神阙穴能够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身体的功效,为后天固元培本,开窍复苏之要穴。通过用手不断刺激该穴位,能够迅速达到患病所在,起到调整脏腑,温养胞满,益气行血,行气导滞,活血通瘀的作用。通过按摩涌泉穴可以达到气血下行,滋阴补肾,活络强筋的功效。而肺腧、定喘、为肺经穴位,按摩这两个穴位能够有效缓解因为术后二氧化碳积累过多,而引起的肩部酸痛等不适症状,通过穴位按摩和中药贴敷治疗,让药物经过皮肤呼吸,进入机体,发挥功效,同时还能够有效刺激穴位,增加皮肤通透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二者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腹胀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今后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排气穴位中药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