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的自我提升路径

2019-04-25 13:02柯常达福建省厦门市第二中学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师德时代素养

柯常达/福建省厦门市第二中学教师

柯常达和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发展教育的第一资源。新时代,教师不仅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更要有勇气进行自我改革,大胆探索,不断进取,改革教育方法,创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师。

提升素养:不断学习,丰富自己

新时代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学习,丰富自己。除了参与各种教学技能培训及研修活动外,通过再学习,提升学历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招聘结果公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大批名校高学历毕业生被选聘到人大附中工作,关于高学历人才到中小学从教是否浪费的谈论不绝于耳。特别是来自清华、北大,甚至是海外名校的博士硕士都到中学从教,高材生这样的从业选择总是会引发人们的不同声音。殊不知,高学历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浪费,而是一种趋势。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芬兰要求教师具备硕士学位,并通过薪资水平、发展前景、职业使命等方面来吸引最优秀的人才选择中小学教师职业。芬兰教师在工作中享有自主、声望、尊重和信任。芬兰教育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国际经合组织协调员施莱克尔曾评价说:“教育的质量不会超过其教师的质量。”教师素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当前,我们国家致力于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在职教师有诸多研修乃至提升学历的机会,特别是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的招生数量越来越多,这都是十分有益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新时代教师要不满足于现状,不贪图安逸,求学是一个辛苦的过程,需要勇气和决心。但是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电学习是新时代对每位教师的要求。

教学方法:信息时代,紧跟前沿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经过20年的努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效率比较低下。面对信息化对教育的冲击与挑战,新时代教师需要接受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变革在于彻底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从唯分数、唯升学为唯一目的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互动、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新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这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

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发展时间较长、较为成熟的模式就是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法创始人金陵老师是这么表达的:“什么样的教学才算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只有像氧气之于生命体存在,重要又通常不为生命体所觉察,这样的整合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翻转课堂做到了!”当然,翻转课堂仅仅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形式之一,新时代教师应当擅于创造,打造更现代化、更贴近学生的课堂。

教育理念:观念塑造,制度先行

教师要尊重学生也要约束学生。这要靠教师引导学生制定规章制度,让制度塑造学生的观念与素养。我们先回顾一个通俗的有关制度的故事。

历史上,英国有一段时间曾经大量输送罪犯到澳洲开发荒地。刚开始的时候,英国政府雇佣私人船只运送犯人,按照装船的人数付费,多运多赚钱。但是政府很快发现罪犯的死亡率非常高,平均超过了10%,最严重的一艘船罪犯死亡率达到了37%。英国政府官员绞尽脑汁想降低运输罪犯过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员上船监督,限制装船数量等,都无济于事。

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变换付款方式:由根据上船的人数付费改为根据下船的人数付费。船东只有将人活着送达澳洲,才能赚到运送费用。新政策一出炉,立竿见影,罪犯死亡率地降到了百分之一左右。这就是制度的力量,也是制度的好处。新时代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我制定管理制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泰国清迈的环境教育简单而有效,就是以制度为基础。清迈有大规模的周日夜市,占据好几条街,但是在整条繁杂熙攘的夜市街道中没有半点垃圾,非常干净,不可思议。笔者与当地人深入交流得知,每个摊贩必须负责自己区域的卫生,一旦有垃圾就会丧失摆摊资格,因此他们不但自备垃圾袋,而且还主动收走行人手中的垃圾。街道的环境由此得到塑造。

新时代教师要变 “人治”为“法治”,对于孩子的观念塑造,要制度先行!

完善品德:师德提升,永无止境

一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如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师德底线: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不久前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提出要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包含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严格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收受学生或家长礼品,不从事有偿补课,等等。但遗憾的是,现实工作中,还是出现了不少教师失德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当中三个方面均和品德有关!新时代教师在师德方面要有新要求、高标准,要严以律己、改变作风。我们常常说教书是人生的一场修行,而师德提升则是永无止境的。德乃为人之本,教育之根。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更应该提升自身品德,为学生树立榜样,方能传其正道、授其真业、解其迷惑!

新时代,教师如何有新作为,关键在于要有改革勇气,改革自我,勇于进取。从不断提高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育理念、持续完善品德四大路径进行自我提升。新时代,教师要勇于为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师德时代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