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会优势,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9-04-25 13:02陈宝生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未来教育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学会

陈宝生/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教育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会。我谨代表教育部党组向中国教育学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学会会员致以诚挚的问候!

纪念会之前,中国教育学会召开了第八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秉林同志因承担相关学术研究和工作任务请辞会长职务,之文同志当选新任会长。我对之文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对秉林同志七年多来为学会发展付出的辛勤劳动和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教育学会是我国教育系统成立最早、覆盖人群最多、影响面最广的全国性、群众性教育学术组织,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发展起来的国家重要教育智库。40年来,中国教育学会始终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先后引领或参与教育的“三个面向”、教育的本质和功能、素质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等一系列时代课题的大讨论,在推动教育战线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服务党和国家教育决策上,发挥了重要的参谋作用。始终以学术繁荣发展为根本要务,面向基础教育主战场,先后推出重大课题研究、品牌学术活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等一系列工作载体,在推动教育科学繁荣发展、助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始终以建会初心为根本遵循,努力把中国教育学会办成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教育理论、教改经验和业务知识的大学校,发挥了引领、辐射、带动全国教育发展和培育人才的重要作用。中国教育学会的发展,赢得了基础教育战线的广泛赞誉。中国教育学会的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春兰副总理专门就学会工作作出批示。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教育学会历届理事会的开拓进取和艰辛付出,凝结着董纯才、张承先、顾明远、钟秉林等各位会长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党组,向历届理事会和历任会长,向学会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前辈表示由衷敬意和诚挚谢意!

四十而不惑。建会40年,意味着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的到来。衷心希望中国教育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总结经验,传承创新,进一步发挥学会优势,突出工作重点,勇于改革创新,努力打造高水平新型教育智库。

一要坚持政治建会,提升引领力。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就包括对教育学术组织的领导。中国教育学会作为基础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组织,要始终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要引领基础教育战线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把好工作方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引领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工作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引领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二要坚持服务立会,提升贡献力。平台型学会组织的立会根基就是服务。要服务国家决策。希望中国教育学会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部党组中心任务,主动围绕教育主战场的需求,拿出更多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金点子”“好点子”。要服务基层一线。中国教育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天然基因就是要联系一线、凝聚一线、服务一线、引领一线。教育部党组提出和建立了“一线规则”,希望学会在践行“一线规则”上坚持好传统、自觉作表率。要深入学校,走进课堂,贴近师生,开展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发现和培育鲜活经验、典型案例,深度参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研创新、评价创新。做到这“两个服务”,就是围绕中心,就是服务大局。

三要坚持学术兴会,提升竞争力。“学会”“学会”,就要坚持学术为本、学术兴会,这是学会的生命力所在。要重“研究”。拥有50多个分支机构,联系7000多名顶级专家,这是中国教育学会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国教育学会大有作为的底气所在。要把平台建设好,把专家凝聚好,“学会”搭台,专家唱戏,激发和用好学术的力量、研究的力量、群众性教育科研的力量。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学理性”与“应用性”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和行动研究,破解教育难题。要打造品牌,中国教育学会的“学术年会”“校长论坛”“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学科优质课观摩交流展示等就是很好的品牌活动,要继续做精做优。要重“转化”。要把研究转化为教案、转化为决策、转化为制度、转化为舆论,把智库的理论力量转化为行动的力量,把研究的能力转化为服务的能力。继续做好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工作,带动面上质量提升和教改教研热潮。要引领校长、教师专业成长,使学会成为当代教育家成长的摇篮,成为全国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家园。

四要坚持科学治会,提升保障力。中国教育学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会员遍布全国,覆盖基础教育阶段全学科、全学段。管理好如此庞大的一个体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要提升学会党建的科学性,立足学术团体自身特点,加强秘书处与分支机构党建,推动党建与学术研究、教师服务等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增强党建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学会党建质量。要提升体制机制建设的科学性,依据《章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理顺理事会和秘书处各自定位,完善民主议事决策制度,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形成可操作、可监督、可问责的制度体系。要提升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性,合理配置学会干部人才资源,注重培养青年干部人才,形成干部人才梯队,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打造政治过硬、专业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人才队伍,书写“奋进之笔”,建设“奋进学会”。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本来、继往开来。再次对学会成立40周年表示祝贺!谢谢大家!

(2019年12月6日)

猜你喜欢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学会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创新·均衡·优质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学会分享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工作计划
学会分享
教育学能否立于大学之林?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