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9-04-26 12:31张建盛
教育界·下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农村初中学习兴趣

张建盛

【摘要】当前农村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还在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兴趣缺失。生物学科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农村初中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现状,谈谈如何改变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现状,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农村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成功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也是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基础。教师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科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分析农村初中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现状,探讨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一、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据了解,当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这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一)落后的教学理念制约了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

受到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村初中生物教师采用传统应试教学方法,只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忽视了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认为实验教学“费时、费力、费钱,没有实际意义”。

(二)落后的实验条件限制了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

目前,许多农村初中学校的生物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尚不完善,无法与课本内容及新课改要求相匹配,简单、落后的实验条件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大大地限制了生物实验教学在农村初中的发展。

(三)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缺乏热情,学生参与度不高

生物实验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与积极引导,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缺乏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设计热情,导致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

二、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生物教师要积极改变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改变教学理念,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其教学理念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生物教师要在不断提升自身人格魅力的同时重视生物实验教学,不断创新生物实验,让学生感受生物实验教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类采取行动的动力。生物学教师只有改变教学理念,重视生物实验教学,才能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生物教学策略,才能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二)引入生物实验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推进,教学视频被频繁应用于初中教育的各个环节。视频作为新媒体、新技术的产物,以其形象、生动、直观、三位一体的特点影响着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的发展。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引入实验视频,让学生以实验视频内容为“师”,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后对实验操作要点进行提炼,对实验步骤进行分析,避免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失误。通过观看实验视频,不仅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興趣。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植物细胞”时,我指导学生进行“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认识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生物实验。在进行实验前,我播放了实验操作的视频让学生反复观看。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实验视频让学生对实验有了一个感性、直观的认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在反复观看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已经了然于心,得心应手,几乎没有失误。

再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在网络上非常火的实验视频《无壳孵化小鸡》。这个视频记录了一个无壳种蛋在一个塑料杯子里21天孵化成小鸡的过程。反复观看视频之后,我借来了孵化器,和学生们一起动手做这个实验。从塑料杯的选择,打1厘米小孔(杯子1/2高位置),保鲜膜的塑形,到营养液的配制,然后给小鸡搬家,在杯子周边穿12个小孔,盖上盖子,放入调好温度37度、湿度60%的孵化器中,每一个实验步骤我都指导学生严格按要求进行。然后,我和学生们一起观察小鸡每一天的孵化过程并记录下来:“第一天看到小鸡的胚盘——生命开始的地方,第二天看到了初步形成的心脏在跳动,第三天血管形成并延伸, 第四天看见小鸡的眼睛(一个小黑点),第五天尿囊形成,伴随小鸡健康发育,第六天小鸡开始由蛋黄呼吸慢慢转换为尿囊呼吸,第十一天逐渐形成小鸡,第十三天小鸡长出眼睑,第十四天长出羽毛,逐渐形成鸡爪,第十七、十八天输氧,第十九、二十天小鸡嘴啄破保鲜膜,第二十一天小鸡正式诞生了。”通过和学生一起进行小鸡无壳孵化实验,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胚盘、卵白、卵黄、卵壳的结构和其相对应的功能,而且让学生亲眼见证了生命是如何从小小的胚盘开始发育为幼仔的全过程,亲眼见证生命的诞生,震撼了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生物实验视频的运用,不仅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很好地提升了生物实验操作的品质和能力,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简易生物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生物学知识比较抽象难理解,只靠生硬地死记硬背是徒劳无益的,再加上许多农村初中学校的生物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尚不完善,学生不能通过亲手实验操作“吃透”这些生物知识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利用有限的实验条件,设计简易生物实验,让学生透过简易实验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启迪思维。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参与度,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这一章节时,课本中的实验要求展现蚕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将家中常见的种子带到学校(比如绿豆、黄豆、玉米、花生等),每个小组选取不同的种子,放进有土的玻璃小瓶中进行实验。学生们负责每天观察记录种子的萌发过程,各小组学生之间还可以交换观察,互相讨论,多个品种的种子萌发过程学生都可以观察到了,大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简易生物实验不仅符合经济环保的理念,而且适合实验条件有限的农村学校。农村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有效的简易生物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四)课外生物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农村学校相对于城市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地理优势和生物优势,农村生物学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资源,开发和拓展学生生物学课程,尤其是生物实验课程。笔者认为,农村生物教师应该利用农村的田野、池塘、果园、菜地等丰富的生物资源,打破教材的局限,积极开展课外生物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生活周围的生物学知识,理解生物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我把学生领到田野里开展生物观测实验活动:田野里随处都可以看见蚂蚁搬家、蚂蚁合作搬运食物等情境,让學生有意地在蚂蚁洞附近注入大量水,观察蚂蚁的动向,发现蚂蚁会把“家”搬到干燥的地方……因此,学生知道了生物并不是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存活,阳光、水分、温度、湿度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是生物学上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再如,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玉米地开展课外生物实验活动,学生亲自动手和农民们把两三粒玉米种子一窝地埋进土里。过几天后,玉米种子长出了根,萌了芽,长成了玉米幼苗;学生每天给玉米浇水,施肥,玉米幼苗一天天长高;玉米开花了,玉米花比较小,是风媒花,没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但是它的花粉很多且轻盈,容易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玉米雌花的柱头常有分叉和黏液,容易接受花粉;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都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

通过参与课外生物实验活动,学生亲眼观察到生物在大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亲眼见证了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从而打破了教材的局限性,让生物学科知识变得更生动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课外生物实验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毋庸置疑,生物学是一门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学科。农村生物教师要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突破有限实验条件的限制,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播放成功实验的范例视频,大力推广简易实验活动和课外实验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实验教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曹道平.生物教育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2]唐生发.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6):32.

[3]孙秋菊.浅谈在生物实验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J].中国基础教育,2005(4).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教学农村初中学习兴趣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善用多媒体手段,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