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

2019-04-26 10:07王珊珊
教育界·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情境创设自主学习

【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发挥“导”的作用,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创设情境、开展活动、重视阅读,这都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自主学习;情境创设;实践活动;朗读感悟

下转第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 王珊珊

合作学习属于我国古老的教学理念,在2000多年前《学记》曾记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强调的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探讨,不断增长学习者的学识。新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小学数学教育开辟了全新的教学篇章,数学教学改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一、小组合作教学概述

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事各类学习活动。依据学生在小组内的成绩、奖励、认可,配备相应的课堂教学技术,使学生在共同的活动内,采取有效的学习措施,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成员为3—5人,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数学活动,相互交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小组合作模式逐渐融入了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教学时,在分析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创设有效的学习场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思考,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教育本身属于基础性教育,此阶段学生均是初次接触各个学科,加之学生年龄、特点,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较为欠缺,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的均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成为教师个人的演讲活动。采取这类教学方式,时间一久将会导致学生抵触数学,学习兴趣较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变得较差。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的配合与指导。教师要按照特定的数量将学生组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开拓全方位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确保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价值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工作中需要定期总结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确保整个班级的成绩保持稳定。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才可全身心地投入数学课堂中学习,不断积累数学知识,实现自身数学素养的提升。

2. 改变学生的课堂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并且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各个层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激情,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均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模式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加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随着新课改的提出,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能够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确保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也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执行素质教育工作。

三、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需要顺应新课改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锻炼机会,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根据学生的能力,科学地进行分组

在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中,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组。一般可以按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应用技能,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等若干个小组,为后期的因材施教奠定基础。也可依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這类分组模式,可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促使不成层次的学生均可得到锻炼,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2.丰富分组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丰富分组的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3.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进行角色划分,提升课堂氛围。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我们的校园”教学中,教师可以按学生的选择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比如,假设班级内共有学生40人,每个学生只能选择1项运动,其中选择跳绳的学生为18人,选择赛跑的学生为12人,选择踢球的学生为10人,按照“跳绳—赛跑—踢球”的顺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可提出问题:(1)参与3项运动的学生各多少人?(2)赛跑+跳绳、踢球+跳绳、跳绳+踢球总共有多少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创设的情境中展开讨论,探索问题的答案。

4.提前发布任务

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不能是简单的模仿,需要以引导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行探索,强化合作交流为教学目的。因此,教师需要提前发布学习任务,给学生构建不同的锻炼机会。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面积”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接着分析其中的条件,其中S代表的是长方形的面积,a代表的是长方形的长,b代表的是长方形的宽。教师也可进行知识面的扩展,要求学生回家测量书桌、餐桌的长宽,并将面积计算出来。在第二堂课上课前先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接着再将公式引入到实际的问题中,强化学生对面积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面积的计算规律与方式。

5.依据学生个性,引入故事教学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为确保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可在课前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故事和小组的力量,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乘法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比如,鸭子有25只,鸡的数量是鸭子数量的5倍,求鸡和鸭子一共有多少只?若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牢固,就很难理解题意。教师在此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白25只与5倍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进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第二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前一天的学习情况,邀请个别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促使学生积累解题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解题思路,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知识的拓展。假设班级内有男生15名,女生是男生的3倍还多6人,请问班级内总共有多少人?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题,接着统一进行讲解,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协作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特点,科学进行小组划分。同时,还需要融入各类不同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指导、调节学生的学习,切实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发挥出来,保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情境创设自主学习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