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胚层给药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观察

2019-04-29 06:44周双琳吴英英王昱惠杨蓉娅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还原酶毛发头皮

周双琳,丛 林,张 歆,吴英英,王昱惠,杨蓉娅

脱发是皮肤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头发密度、发质和发型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增快,人们心理压力普遍增大,进而导致的脱发问题越来越突出和严重。因此,西医和中医皮肤科临床对脱发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1]。脱发可分为雄激素性脱发(AGA)、斑秃、化疗性脱发、老年性脱发等类型,其中AGA在皮肤科脱发疾病中最为常见。AGA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的外用和口服,激光治疗,毛发移植等等,这些治疗手段各有优劣。本次研究,笔者选用了一种新的中胚层微创给药治疗方法治疗脱发的问题,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以期为治疗AGA寻找更有效的疗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受试者均来自2016年8月—2017年2月陆军总医院皮肤科中医门诊,其中AGA 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31~ 52岁,平均年龄 (40.8±7.5)岁;对照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32 ~ 50岁,平均年龄(41.5±5.9)岁。两组之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开始前,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本研究采用张建中等[2]中国AGA诊疗指南中关于AGA的诊断标准。纳入患者均为轻中度AGA患者。

1.3 观察组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有生发和育发需求的轻中度AGA患者;②停止系统用药治疗至少3个月。排除以下情况:①晕针、怕疼不能坚持者;②患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③心脏病、高血压、脑卒中,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④艾滋病(AIDS)患者;⑤患有头皮过敏性疾病及严重感染、恶性肿瘤患者;⑥其他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⑦医生判断不符合施术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组30例予以King Plus微注射平台设备直接将药物注入脱发部位头皮1.5 mm深处,每次30 min,1周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 70 d。对照组30例外用 5% 米诺地尔酊,每次 1 ml,每日 2次,于头皮及头发干燥时使用。使用时间为70 d。所有患者在受试前后进行皮肤镜检查,皮肤超声检测,以及自觉症状评分,包括鳞屑程度、瘙痒程度、油腻程度、脱发情况等指标。

1.4.1 术前准备 操作医生根据产品成分确认患者的过敏反应;根据患者头皮(脱发)状态确认针头和施术深度;术前洗头,必要时剪短发或剃头。术前2 h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消炎痛(吲哚美辛)等,或行阻滞麻醉(用0.5%~1%利多卡因0.5~1 ml行眶上神经阻滞、滑车上神经阻滞。常规消毒头皮1~2遍)。

1.4.2 设备和药液准备 Kingplus注射平台(深圳市东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型号TDI)。滋沫毛发生长液(SKM BIO SOLUTION HGS+ M,国妆备进字J20177020)。根据患者头皮状态,调节King Plus微注射平台治疗相应的参数深度,设定为1.0~1.5 mm。抽取药液 5 ml,加入1 ml利多卡因注射液,连接专用注射针头后安置于治疗枪前段凹槽处。

1.4.3 局部给药治疗 施术者一手持治疗枪垂直紧贴头皮均匀注射,一手持无菌纱布及时按压止血; 治疗完毕,用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或棉球擦拭头皮血渍;术后用新吉尔灭再次消毒,抗生素软膏少量薄层涂抹。

1.4.4 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 ①一般护理:术后当天多喝温水,24 h内不洗头;②术后避免暴露在直射光线,禁做染发、烫发、打蜡、喷发胶等刺激头皮的行为;③注意家庭毛发管理,如洗发水的使用,保持头皮清洁状态且无刺激;④禁止吸烟饮酒过度、保持健康饮食生活、调节压力、保持充足睡眠。

1.5 疗效判断标准

1.5.1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治疗结束3个月后脱发区毛发变化,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规定判定治疗效果[3],显效:毛发停止脱落,脱发再生>70%,分布密度、粗细、色泽均接近健发区,皮脂分泌明显减少;有效:毛发停止脱落,脱发再生>30%,包括毳毛及白发长出;无效:脱发再生<30% 或仍继续脱落。有效率(%)=(治愈+ 显效 +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2 记分标准 受试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积分观察,鳞屑程度:无0分,零星2分,较多4分,大量6分;瘙痒程度:无0分,偶尔2分,不时4分,时时6分;油腻程度:无0分,零星2分,较多4分,大量6分;脱发程度:每日<20根头发脱落为 0 分、每日20~50根头发脱落为 2 分、每日50~70根头发脱落为 4 分、每日>70根头发脱落为 6 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用例(%)表示,差异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釆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AGA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70 d后,患者的脱发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油腻、瘙痒、脱屑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7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表1)。观察组治疗前后,油腻、瘙痒、鳞屑等情况明显改善,症状积分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图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x¯ ±s,分)

2.2 治疗结束3个月后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3个月回访,部分患者的症状在停药后有所反复,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图1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70 d后)肉眼观察、毛发镜和皮肤超声图像

3 讨论

AGA在临床上也被称为脂溢性脱发,是一种影响和损害人类外表特征和美观的常见皮肤附属器疾病。该病常见于男性青壮年,受雄激素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疾病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生活节奏增快,情绪压力增加,脱发的发病率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近年研究表明,AGA属于常染色体显性基因遗传,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易脱发。经典的Hamilton人类试验模型证明雄激素在AGA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有遗传易感性但无雄激素也不能发病[4]。5-α还原酶作用于睾酮,进而引起AGA中的机制是目前临床脱发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实验研究表明,二氢睾酮在体内能转化终毛为毫毛,产生脱发。脱发的产生不但和体内5-α还原酶的量有关系,也和脱发部位的5-α还原酶受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头皮不同部位的毛囊5-α还原酶受体的表达是不同的。常见脱发区域如额部和头顶,5-α还原酶受体往往高表达,而枕部的5-α还原酶受体表达量低,因此脱发的程度也有差异[1]。

中医称AGA又为“蛀发癣、发蛀脱发”。中医学者认为,AGA或因先天肝肾不足,发失所养而落;或因素体血热,血热生风,瘀阻毛窍;或因饮食不节,脾失运化,湿热内蕴,上蒸颠顶,侵蚀发根,气血不畅而致毛发脱落[5]。目前临床上AGA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很多,现代医学主要应用口服和外用药物治疗,也有手术和激光治疗的报道。而中医则根据辨证施治,应用针灸和中药制剂内服外用等方法[6]。

中胚层疗法又称微针疗法,是法国的Michel Pistor于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一项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局部范围的皮下精准注射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7]。中胚层疗法除了通过注射的机械刺激以外,通过药液的化学刺激也是中胚层疗法的重要机制。近年来中胚层疗法已经应用于美容、抗衰老、毛发等领域。该疗法主要原理是直接将含有促头皮生长因子的药物及营养成分等通过带孔微针设备进行注射,定量、定位、定层,精准注入皮肤真皮层,促进毛发再生长的技术。中胚层毛发微创技术利用微注射-气泵给药方式对头皮中胚层的机械刺激与化学刺激,配合滋沫毛发生长液对脱发病患部位的皮内或皮下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给药治疗,以达到治疗脱发的良好效果。滋沫毛发生长液包含有铜三肽-1、盐酸吡哆辛(维生素B6)、锯棕榈提取物、硫酸锌、生物素、泛酰醇、烟酰胺、尿囊素、氯化钾、水解酵母蛋白、壬二酰二甘氨酸钾等20多种有效止脱发、促生发成分。其中铜三肽-1、锯棕榈提取物具有抑制 5-α还原酶,诱发脱发的双氢睾酮(DHT)减少,促进细胞生长因子的合成, 抑制活性氧的抗氧化功能[8],硫酸锌、生物素、壬二酰二甘氨酸钾等具有通过调节免疫,助毛发成长的作用[9]。其原理可能是通过机械刺激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激发受损的毛囊修复和再生,加之药物直接作用于毛囊附属器周围,营养神经和血管,进而促进毛发的再生。中胚层疗法治疗脱发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临床上也可见一些不良反应的报道。有个别患者在注射后出现了局部斑片状脱发,也有注射后出现炎症性瘢痕的报道[10]。但笔者的临床观察显示,未见有类似不良反应。但这些经验也提示中胚层疗法在治疗脱发问题时应该注意严格规范操作,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目前为止,只有米诺地尔和口服非那雄胺两种药物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和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AGA的治疗[11]。但部分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够满意,长期应用会导致性欲减退,抑郁和影响生育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自我用药的依从性差,不能坚持长期用药,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而坚持长期用药的患者,在停药后往往会有脱发症状的复发和反弹,造成患者的困扰。而笔者的观察发现,通过微针给药治疗的方法,要求患者定期来门诊治疗和随访,避免了依从性差的问题。长期的观察和随访数据显示,中胚层给药治疗在长期应用后停药反弹的发生率比较低,远期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还原酶毛发头皮
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头皮出油多会导致脱发吗?
别乱修剪“那儿”的毛发
疑似野人毛发
换季时头屑头痒 其实是头皮“过敏”了
让头皮爱上做SPA
毛发移植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植物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发酵液中酮基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