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rnier坏疽17例患者治疗及转归分析

2019-04-29 06:44李晓雪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广谱坏疽抗菌药

孙 静,郝 丹,李晓雪,蒋 献

Fournier坏疽是一种少见的累及肛周、外生殖器或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1月—2017年7月共收治17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1月—2017年7月共收治Fournier坏疽17例,男15例,女2例,平均年龄50.2岁(5月~77岁)。平均发病时间19 d(3~90 d),平均住院时间25 d(7~70 d)。原发疾病:肛周脓肿8例,虫咬皮炎、疥疮、阴囊感染、阑尾炎术后感染、空腔脏器穿孔、痔疮术后各1例,未找到原发疾病3例。

1.2 临床表现

17例患者均表现为生殖器、会阴或者肛周的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其中单纯生殖器、会阴或肛周受累6例,伴有周围组织(盆腔、腹壁、大腿或臀部)红肿、疼痛或者坏死性筋膜炎11例。发病前并发糖尿病4例,肝硬化3例,直肠癌、肾功能不全、梅毒各1例。

1.3 实验室检查

分泌物病原菌培养阳性16例,其中细菌培养阳性13例(76.4%),真菌培养阳性1例(5.9%),细菌+真菌培养阳性2例(11.8%),阴性1例(5.9%)。共检出病原菌29例次,其中细菌25例次,念珠菌4例次(表1)。1种病原菌感染4例患者,2种病原菌感染8例患者,3种病原菌感染3例患者。抗生素敏感性从高至低分别为碳青霉烯类、头孢三代、喹诺酮类(表2)。

表1 病原菌培养结果

表2 药敏试验结果

2 治疗

17例患者中,16例患者使用广谱抗菌药,1例5月龄患儿单纯外科手术治疗。2种抗菌药联合使用6例,其中3例为亚胺培南倍他司丁联合万古霉素,1例为亚胺培南倍他司丁联合阿米卡星,1例亚胺培南倍他司丁联合头孢三代,1例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10例(使用率55.6%),头孢二代使用5例,帕拉西林舒巴坦钠、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各3例,头孢三代使用2例,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各1例。17例患者中,清创联合植皮手术7例,单纯清创3例,单纯药物治疗2例,脓肿切开引流3例,单侧睾丸切除1例,剖腹探查2例。

7例患者使用1种广谱抗菌药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中6例根据药敏试验分别调整1次抗菌药)。6例患者联合使用2种广谱抗菌药,均为多部位受累,其中4例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2例死亡(病死率11.8%),均死于感染性休克,并发细菌和念珠菌感染。2例患者单纯使用1种广谱抗菌药物后痊愈,1例5月龄患儿单纯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使用1种广谱抗菌药联合右侧睾丸切除后好转。

3 讨论

Fournier坏疽(Fournier's gangrene,FG)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生殖器、会阴及肛周的一种严重类型的坏死性筋膜炎[1],可继发于肛周、会阴、生殖器的外伤或感染[2,3]。该病主要发生在男性,但女性一旦发病,病情进展更快,更易出现致死性腹膜炎。有研究表明,男女患者预后并无明显差异[4,5]。尽管该病主要累及生殖器、会阴以及肛周,但由于睾丸受到双层精索筋膜保护,并且睾丸的血液由后腹膜的血管供应,因此很少出现睾丸坏死,但有睾丸切除适应证预示着后腹膜受累[6]。感染性休克是该病主要致死病因,病死率0~88%[7]。本组共2例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均已死亡,病死率11.8%。

大肠埃希菌作为肠道定植菌,被认为是Fournier坏疽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式/醋酸不动杆菌[8]。而鲍曼式/醋酸不动杆菌是增加病死率的主要致病菌[9]。对本组患者皮损部位行分泌物培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其次是鲍曼式/醋酸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多数条件致病菌和少数非条件致病菌。本组2例死亡患者均并发细菌和念珠菌感染。有文献报道,念珠菌感染的Founier坏疽患者通常发生在宿主免疫功能减弱的情况下,如并发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白血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10]。若Founier坏疽患者并发免疫抑制,则推荐经验性使用抗真菌治疗[10]。本组死亡的2例患者1例并发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1例并发肺部感染。

Fournier坏疽早期表现与蜂窝组织炎鉴别困难。但Fournier坏疽发病更为急骤,疼痛可先于皮损出现,除了局部症状以外,还有可能出现全身中毒表现,因此Fournier坏疽早期使用广谱抗菌药以预防感染性休克尤为重要。本组共6例患者联合使用2种抗菌药,均多部位受累,4例痊愈,2例死亡。在本组患者中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敏感性和使用率最高,使用后均未出现耐药,其次敏感性高的是头孢三代和喹诺酮类抗菌药。有文献报告,头孢三代、甲硝唑或阿米卡星敏感性最高,耐药性从高至低依此为氨苄青霉素/舒巴坦、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8]。

若全身情况允许,应尽早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局部清创手术。有文献报道,坏死性筋膜炎24 h内行清创手术,其病死率降低[11]。后期可根据皮损缺损面积大小选择植皮手术。若病变累积睾丸,需要切除患侧睾丸,必要时行剖腹探查。如存在尿外渗、尿道周围蜂窝织炎及尿管置管困难,需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12]。除此以外,高压氧治疗和封闭式负压引流也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Founier 坏疽作为皮肤科危及重症之一,主要为多细菌多部位受累,感染性休克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大肠埃希菌作为肠道定植菌,是Fournier坏疽的主要感染源,推荐发病早期选用碳青霉烯类、头孢三代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猜你喜欢
广谱坏疽抗菌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艾滋病病毒的膜蛋白上有哪些广谱中和抗体表位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中西医结合与单用抗菌药物治疗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临床对照研究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窄谱与广谱抗生素间疗效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