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卷调查的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改革探讨

2019-04-29 00:01张友谊
关键词:问卷调查实践教学

张友谊

【摘 要】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开拓专业视野、了解专业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的推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设,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课程教学的始末分别进行随堂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探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问题。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问卷调查;课程团队;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05-02

土木工程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通常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对新生认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专业兴趣、明确学习目的、树立专业目标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肩负着把完全外行的学生引入土木工程行业的大门,使其了解并热爱这个专业、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起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学习方法的重要使命[1]。

鉴于概论课程在整个土木工程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国内很多学者在其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多方面的尝试[2-6]。为深度了解本校学生对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建议及学习效果,寻找最佳教学途径及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针对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学习该课程初、末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共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问卷调查时间为大一新生概论课的第一讲,第二次问卷调查时间为概论课最后一讲,均采用随堂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新入学2017级土木工程专业全体本科生,共362人(男生占90.9%,女生9.1%),其中四川省省内学生占79.3%,省外学生占20.7%。第一次调查下发问卷362份,回收36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第一次调查问卷共17题,其中14题单选题,2题多选题,1题主观题。第二次调查问卷共15题,其中11题为单选题,3题多选题,1题主观题。调查内容围绕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专业知识的了解、教学模式及就业等问题,现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如下。

1.专业选择情况。

首次问卷设计了“土木工程专业是否是选择的第一专业”、“对所选择的土木工程专业是否满意”、“选择土木工程专业的初衷”、“对专业不满意时你会怎么做”等4个问题,调查结果如表1。

从调查结果看,选择土木工程专业为第一专业的学生有275人,占75.97%,非第一专业87人,占24.03%。可见土木工程专业生源较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对专业很满意和一般满意的占96.11%,只有不足4%的新生对专业有所不满或非常不满。有85%以上的人选择土木工程专业时是自己喜欢或家人期望,并认为该专业是比较热门、强势专业。说明土木工程專业在社会上仍然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和关注。当对所选专业不满意时,有41.71%学生选择转专业或跨专业考研,这也彰显了90后年轻人“爱憎分明”的鲜明个性。

期末时第二次问卷调查设计了“通过概论课学习,你对所选专业是否满意”,调查结果如表2。

从结果可见,选择“很满意”的学生比例升高了3.93%,教学虽取得一定效果,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对专业有所不满和非常不满的学生仍占5%左右。因此土木工程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并没有把对专业感觉一般(占57.65%左右)学生真正吸引到本专业上来。

2.专业知识的了解情况。

第一次问卷调查在专业知识情况上设计了“你对土木工程专业了解多少”、“你所了解的土木工程有哪些”、“是否了解土木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等题,调查结果如表3。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99%的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有一定的了解,而对专业的具体工作内容只有46.96%的学生有一定了解,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工作内容。对土木工程类型的了解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了解3-4方面,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只了解1-2个方向。从具体了解的内容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及交通土建工程有所了解,而对地下工程、给排水工程及基础工程绝大多数同学还很陌生。

通过一学期概论课的学习后,针对本节的几个问题,对学生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4。

由表4可看出,通过学习,只了解1-2种土木工程类型的学生比例大幅度下降,了解6项及以上的学生比例提高了30%,由此可知通过概论课的学习,大部分同学拓宽了对土木工程专业方向的了解,深化了专业认识,明确了今后学习重点,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另外本专业学生对桥梁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三个方向最为感兴趣。

3.教学模式。

目前我校概论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课堂ppt教学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及视频教学为辅。在期末第二次问卷调查中,设计了“你对今后土木工程概论课的教学有何建议?”的主观题。通过调查发现有36.88%的学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建议的内容主要有:“多讲工程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增加视频讲解”、“多与同学互动,活波课堂气氛”、“多提问、适当布置作业,调动学习主动性”、“走出课堂,多一些实践课”等,这些建议都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4.择业及工作设想。

两次问卷调查对学生的择业去向及期望从事工作方面设计了“毕业后的选择”、“毕业后希望从事土木工程的工作”及“你认为土木工程前景怎样”等问题,以期弄清学生在学习课程前后对今后工作的设想,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毕业后就业和打算考研的学生比例相当,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毕业后希望直接就业的学生比例显著增加,上升了9.26%,而打算考研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比例下降了10.23%。事实证明,当学生对自己的择业规划明确后,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将得到很大提高[2]。

对于今后的期望从事的工作,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希望从事设计工作,希望从事施工及管理工作的约占40%。通过对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的调查结果显示(表6),在刚入校前有85.36%的同学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及发展前景有比较乐观的态度,通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学习后,持有这种盲目乐观思想的人数下降了19.72%。说明学生意识到了一定危机感和紧迫感,对今后三年的学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

概论课程内容涉及到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给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机场工程、项目管理、防灾减灾等,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然而,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分配的课时往往不够(通常概论课课时为24~32课时)。

2.对教师的要求高,而学生知识储备少。

鉴于本课程的重要性,教育部曾要求:“要配备对土木工程有着深刻认识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讲授这门课”[5]。而高校的实际情况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还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而概论课程常常是由经验欠丰富的讲师承担,近年来我院非常重视该课程的教学,课程组授课教师由具备副教授、教授职称的教师组成。尽管如此,矛盾仍然存在,大部分教师通常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比较熟悉,而对于其它不大相关的方向则知之较少,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影响了授课质量。

另外,由于本课程的基础性定位,它开设的时间通常是在大一第一学期,而此时学生还不具备结构力学与材料力学等知识储备,在讲授如桥梁受力体系、截面应力分布等内容时会遇到很大困难。

3.课程实践性强,而实践机会很少。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有相关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工程实践。若能将讲授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改善都将产生巨大的帮助。但可惜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内容多,极少有机会带领学生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实践[5]。

三、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的精简和更新。

由于课时较少,无法详尽介绍全部内容的所有细节,这就要求教师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利用有限的课时讲清楚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同时,在全面介绍大土木工程的基础上,针对学校专业方向特点,有侧重地根据专业方向进行讲授,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应力争做到“基础宽广、重点突出、触类旁通”。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及网络收集资料,培养其自学能力,拓宽知识面,弥补教学课时过少的缺陷。另外,任课教师应多渠道收集工程的最新案例,对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等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确保传授的知识与现实不脱节。

2.课堂教学和工程实际相结合。

由于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尤其对于一些实践性强、工艺复杂的教学内容,仅靠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用语言和文字难以描述清楚,学生亦凭空想象,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在课堂之外适当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现场参观和见习。根据教学内容把现场经验丰富的技术及管理人员请进课堂,开展专题讲座。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不仅增加了感性认识,而且还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3.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打破该课程基本由年轻讲师授课为主的思想模式,成立课程组,课程组成员主要有不同专业方向的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有实际工程经验的教师组成。积极尝试不同学科方向骨干教师共同授课的模式,根据各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安排每位教师讲授自己最擅长的学科知识,共同完成概论课程的教学。目前采用该种模式教学已执行两年,教学效果显著。概论课程组借助学院“双百计划”(学院每年下拨两个一百万分别支持10个科研团队和50个教学团队,滚动支持5年),组建课程教学团队,课程组群策群力,共同商讨教学方法和授课内容,交流教学经验。教师授课之余加强和设计院、监理公司,施工企业的交流,积累工程经验,另外课程组成员之间坚持互相听课,鼓励参加教改项目、教学会议和教学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20.

[2]郑元勋,蔡迎春.土木工程概論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1):62-65.

[3]杨柯.“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与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10-14.

[4]陈利群.“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讨[J].期中国建设教育,2009,6(6):12-14.

[5]方薇,李盛.《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J].广州化工,2014,42(13):226-227.

[6]张晓杰,王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32(4):95-98,转110.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实践教学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