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就无限延伸的学习美景

2019-04-30 11:13王玉龙
文理导航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中学教学名著阅读

王玉龙

【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难点不仅在于学生对单词、语法和句型的掌握度、熟练度不够,还在于中国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疏于对孩子的英语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品格的教学,导致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本身的内蕴和文化品格没有深层次的了解。中国学生学习外国语言没有大环境的熏陶,更需要接触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否则学习英语就是无根浮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法就是阅读名著。名著指的是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的著作,其价值超过了时代本身而得以流传。从名著的用词方法、语句结构、情节设计等,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英语思维、文化品质,有效促进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最终达到提高英语综合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阅读;中学教学;名著

一、初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重要意义

初中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定词汇量和英语阅读方法,甚至一些学生为了加强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开始阅读一些英语原著、读物,往往会陷入两重误区。

第一,学生不认识的单词过多,理解文章意思不连贯,大部分依靠直觉或语感蒙。这种阅读方法往往带来的结果——翻开文章的中文译文后,学生发现自己阅读所得意思与作者想表达的完全不同,学生个人进行的这种无效、低效的名著阅读,不仅不能带来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还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

第二,学生由于不認识的单词过多,容易专注于每个不认识,对不熟悉的单词都要通过查词典明确词意,这样不仅忽略了文章中句子结构的分析和理解,还会使文章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整体把控。最主要的是,这样的阅读方法会大大降低学生的阅读速度,浪费阅读时间,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名著阅读来说不可取。

正因为初中学生在英语的名著阅读中会陷入这样的两重误区,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名著阅读上,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方法教学。初中学生其实是有名著阅读的词汇量储备和阅读文本能力的,只是在英语阅读的方法上,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通过老师的指导可进入更加广阔的英语世界,在以后的英语阅读中做到即使没有老师的指导也能读懂文章意思,精确理解主旨。

二、初中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延伸拓展

名著阅读有利于对学生的进一步语法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对语法训练的效果评判,仅仅停留在自己语法选择题写的好坏上。在选择题上得分较多的同学往往走入一个初中英语学习的误区,也就是“我的语法选择题写得好,我的语法就好”。应试中语法选择题的对错诚然重要,但选择的对错分数时常让同学们有了一种功利思想,认为只要提高语法选择的分数,自己的语法问题就不大了。

笔者认为,初中英语中的语法训练不该局限于语法选择题之中,这种短浅的训练方法对初中生目前乃至以后的英语学习并没有好处,甚至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功利思想,这是一种将英语学习割裂开来的学习方法,无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名著阅读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它从文章实际内容出发,非功利地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语法整体认知,增强了学生对重难点语法的熟悉度。

衡量语法学习效果的标准不仅是从语法知识掌握的多少、对语法原理的融会贯通程度评判,还应该包括学生对句子结构的分析与理解。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倾向于记忆一些固定搭配,对举一反三的灵活用法容易出错。记得一些固定搭配诚然有用,但在英语写作中就出现问题了;学生不可能记住所有的固定搭配,在英语写作时,总是需要自己判断结构是否正确、时态是否合适、介词是用on还是in抑或of与off之间的区别,以及写作标点的合适加入。在写作时,并不会有固定搭配出现来提示学生应该选择什么时态,语法选择题中的策略是:看到某个词就选“过去完成时”,这在英语写作中行不通,英语写作中不会出现词语提示,时态的选择在英语写作中大部分比较含糊,学生需要自己思考想要表达的内容,组成句子结构、选择合适的时态,在英语写作中对这些元素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语法的训练不能通过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法原理达成,应该让学生真正理解句子结构。名著阅读是做到这点的可行方案之一,也是最贴合中国初中生英语学习模式的方法。

三、初中生进行名著阅读的具体方法指导

初中生进行名著阅读的难点在于名著中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可能是学生不曾见闻的,同时,英语名著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没学过的新单词、超纲单词,还有一些在英美国家很常见但在中国引用甚微的俚语、俗语等,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有具体情节代入,需要学生对名著中提及的历史事件、文化背景有基本的了解,否则就会一头雾水。所以,教师应该按照如下顺序进行英语名著阅读的教学:1.划分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工搭配,先确立阅读范围,然后一类组员负责查找陌生单词、短语和句式,并做好记录。另一类组员负责查找文章中出现的专业词汇以及历史事件等,并查找相关资料,最后进行整合,互相学习对方的知识,进行通篇阅读。2.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不理解的地方进行二次批注,如果再不理解就记录下来。3.老师查收学生的批注和记录,寻找有讲解价值的关键点进行讲解,并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几个小问题4.学生回答问题并作出学习经验报告。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高效且有质量地完成英语名著阅读的训练。

在名著选择方面,应该选用一些具有典型性、较为成熟、难度适宜的英语名著给孩子学习。比如“Le Petit Prince”,它具有优美的语言和生动描写,整本书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忧愁和温暖,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再比如:

“The Old Man and the Sea”蕴含着教人坚强乐观面对生活苦难的道理,同样适合学生阅读。兴趣是学生参与教学的第一要义,在兴趣的指引下,有助于学生全面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调查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阻碍,有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与课内无关的读物,课内的教材书还没完全吃透就去读课外书为时过早。所以我认为,课外阅读首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课外阅读本身具备吸引力。

在课堂中,我创设了一个英语角专栏,孩子们可以结合自己在课外名著阅读中的片段,在英语角中开展交流。比如,有的学生课外阅读了《灰姑娘》的英文話剧,我引导孩子们在英语角中一起交流《灰姑娘》的话剧材料。

Long ago, in a land far away, there lived a beautiful young girl.

She was very sad. Her mother had died and her father had married again. His new wife had two ugly daughters, Esmerelda and Griselda.

Soon after, her father also died and life immediately changed for the girl.

"You will be our servant,"said her stepmother."You will do everything we say."

"You must sleep in the kitchens, by the fire,"said the stepsisters.

……

结合英文话剧的开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使学生在自主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此外,我还时常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各类英语话剧,可以根据故事书改编,也可以根据动画片段改编。

结语

从当代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改革方向来看,英语教学趋向于人性化、素质化教育,这不仅是对学生和老师做出的要求,更是对教材选择、课程设计做出的要求。传统的照本宣科、用课本的知识面向所有学生群体,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名著阅读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英语文化品格,名著中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为学生模拟了原汁原味的英语国家的学习氛围,这对初中生英语学习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把握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以名著阅读为有力工具,佐以课内知识进行课外、课堂的有机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孙长青.创新观念,做好实践——读简本英语名著,提高读写能力[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2]李振来.生本理念:让英语文学名著走进高中课堂——开设高中英语名著读写指导课的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2011年第3期77-79,共3页

猜你喜欢
中学教学名著阅读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例谈细胞器知识在中学教学中的延伸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