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2019-04-30 11:13刘捷姬
文理导航 2019年13期
关键词:微课资源小学美术传统文化

刘捷姬

【摘 要】小学生的美术教育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些融合性的观念。美术作为一项文化产业,牵引着学生的审美,影响着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看法,也因此备受教育部门的关注。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可开发利用微课资源,将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课程更好地融合,使小学生从小就能接受艺术美的渲染,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微课资源;教育运用

传统文化是我们上下五千年积累的瑰宝,具有一定的传承性。随着世界的开放,西方文明的强势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呈现日渐式微的趋势,在年轻一代更为甚之。很多传统文化和技艺因为无人传承已经失传,因此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刻不容缓,必须从娃娃抓起,美术课堂就是最好的阵地。因此,教师应从现实情况出发,根据现代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点,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现代互联网的优势,开发适合小学阶段的美术微课资源,向学生宣传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展示我国优秀文化的风采。本文主要围绕基于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展开讨论。

一、现阶段基于传统文化的美术教学资源利用现状

(一)基于传统文化的美术微课资源利用现状的表现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对于美的事物的记录和认识。如中国的古建筑、年画、粤剧、刺绣、皮影等,都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现阶段,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已被引入小学美术的教学课堂,且呈增长趋势。将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融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型教育手段,如微课。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结合某个教学环节和某种教学方式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数字化学习资源。微课资源在美术课堂近几年开始推行,它直观形象的表现形式能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于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微课资源利用现状的问题

新课改指出,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对美术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力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在现实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教师固守成规,不能接受新鲜事物,习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开发与利用的效果;一些教师虽然有在美术课堂中开发、使用一些微课资源,但却存在运用不足或运用不当的问题。此外,由于教师将重心放到教材讲解之上,压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较好地培养学生欣赏美、判断美、表现美的能力。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策略

(一)认真分析美术课改新要求,充分利用微课资源

新课改中的一个主要的要求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将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联系在一起,能最大化地使两者高度融合,我们可借助互联网的春风,利用微课,将之投入到美术课堂,这样既能丰富美术课堂的表现形式,能又传承传统文化。它短、快、精的特点,能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美术知识。例如:在小学美术岭南版《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一课中,很明显这一课的主角是学生,因此,我在课前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传统美术:绘画类、雕塑类、戏曲类、刺绣类等,以及它们的寓意及历史渊源等传统文化知识。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寻找—记录(照片、视频、文字)—分类整理,并制作出简单的微课,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情况要做好跟踪指导。课堂中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向全班同学介绍,教师进行最后的补充和总结,整个学习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这得益于微视频,没有它,学生的学习成果就没法直接展示、分享。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找准对传统文化的切入点进行资源的组合,利用微课资源使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感知传统文化,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步应用微课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而微课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具有新颖、直观、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点。在开发上只要符合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原则,就定能使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得到发扬。小学生在生活中传统文化的体验并不多,其中的主要原因则是教育力度不够和教育方式不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规律。因此,在美术课堂中必须把握好美术知识和传统文化的重叠点,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微课资源,激发学习的兴趣、解决学习的困难。例如:在小学美术岭南版四年级上册《走进民间美术》一课中,“听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于是,笔者制作了一个故事型微课——把传统美术的种类、特点、寓意等知识点以“商人炫富”为线索展开介绍,“商人”诙谐幽默的表演、简洁而专业的语言、条例清晰的知识脉络把陌生而枯燥的传统文化向学生直观的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轻松掌握知识、了解传统文化。

通过微课学习,学生可在课前对课堂知识先行体验、了解,并能够有效把握作品中的美术元素,深层次地挖掘美术微课资源的历史人文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重视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积极引入微课美术资源

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的欣赏力、观察能力、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教师是这个阵地的守护者,教师授课时不能仅依据课本内容进行讲解,更需要把美术中的深刻内涵传递给学生。微课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实现美术课堂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既能升华美术教育,也能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例如,在讲解小学美术岭南版第十二册《戏曲人物》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学——欣赏粤剧片段《穆桂英》《梁祝》,让学生先体验粤剧唱、弹、跳、服饰等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粤剧兴趣;学生自主学习清单:结合前面的人物图文并茂的提出关于粤剧的基本问题,让学生利用一些碎片的时间提高欣赏与观察能力并初步掌握基础粤剧知识,也为课堂奠定了兴趣和知识的基础。课中,根据课程要求,学生分组通过国画、手工等的形式制作了关于粤剧的脸谱、服饰、头饰、道具等美术作品。课后,以小组的形式分角色表演一段粤剧(用自己制作的作品),并制成微课与同学分享,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微课完美地把课前激趣、课中解决重难点、课后运用分享三大环节链接起来,使传统的文化既在美术课堂中生根发芽,又能在学生的生活中开花结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的开始阶段,不仅是单纯地教授孩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把握机遇。微课资源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资源丰富的重要条件,能够最大化地发挥美术课堂的价值,综合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对美术学习的需要,能够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葛彩云.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措施分析[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5(4)

[2]陈艳莉,民间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教研中的开发与利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06):56-57

[3]刘大庆,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胡小勇.设计好微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5):1

猜你喜欢
微课资源小学美术传统文化
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微课资源开发
中职“单片机”课程中微课资源的开发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