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教育教学

2019-05-02 13:25苏传玉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学科资源

苏传玉

【内容摘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观,那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如何正确的去协调人口、资源、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成了地理的首要学习问题,也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观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演愈烈,高中地理可持续教育与教学也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注点,那么我们应该从那些方便进行地理可持续教育教学的发展呢?如何有效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呢?

【关键调】高中地理  可持续发展  培养

一、高中地理教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该如何解释地理这一门学科呢?地理是一门建于地理环境与人文科学的学科,简单的说来,地理就是研究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分布关系、分布差异等问题的学科,地理也是一门研究现象本质以及发生原因的学科,从本质到内里,从内里到表面,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

那么什么又是可持续发展观呢?可持续发展主要指的是资源与资源、资源与人口、资源与环境、资源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就是以科学的目光来解决资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有效的让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制定有效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学习理念的树立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学习理念的树立,让学生有意识的去注意人口观、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从而让学生有效的将生活与地理学习连接起来,从而有效的协助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思维的培养。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学生遇到的第一个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问题就是原始社会时期环境人口容量,教师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进行社会环境、现在可用资源的讲解,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资源观、环境观的建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高中地理的学习。

2.以责任感激发学习动机

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对当前环境的介绍,教师可以通过ppt等形式进行现在生态发展环境问题的展示,让学生可以近距离的接触臭氧层问题、温室效应、绿岛效应等问题,通过相关文章、相关言论激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高中地理学习的现阶,从而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激发学生对环境的保护。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可持续发展并不只是单纯的喊喊口号,也不仅仅是教师课堂上简单的重复强调。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一章内容涉及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再通过一些环保活动进行可持续发展战屡的扩展,从而有效的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进行知识的再一次认知。

三、如何进行高中地理可持续教育教学

1.充分利用课本教学知识,进行可持续教育再现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图片和文字,有非洲贫瘠的土地,有干涸的旱地,有因环境污染死亡的鱼群,這许多内容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同时也有许多表格可以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性,从而有效的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理论依据。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表格让学生从最基础的地方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接触,让学生可以更多的去接触可持续发展观。

2.课堂内外融为一体

在进行“先污染后治理”相关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用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一些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的讲解,从而有效的营造一个课堂情景,再进一步进行课本内容的引入,从而有效的让学生意识到现阶段的环境发展问题,让学生有意识去思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进行素质扩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地理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但是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进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在进行地图绘制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进行学校平面图的绘制,让学生突破课堂的局限,突破课本的局限,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接触到地理,同时为了进一步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成果的参观,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可持续发展、从最基础的方式去接触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的将可持续发展进行质的飞跃。

4.定期举行可持续发展讲座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教师还应该有意识的举行一些可持续发展知识竞赛以及可持续发展讲座等等。比如教师进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讲座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环境污染视频的集中播放,可以是植动物受到的伤害,也可以是动植物为什么濒临灭绝的原因,紧接着是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最后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改观成果。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学科资源
【学科新书导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超学科”来啦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