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耀州窑动态传承的时代价值

2019-05-03 03:37马玉山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刻花耀州陕西

马玉山

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陕西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六大窑系之一。其创烧自唐代,在宋、金时期更是因“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优良品质而受到各阶层厚爱。鼎盛之时,窑口遍布耀州(今铜川市大部),并形成了西至宁夏、南至越南、北至内蒙、东至朝鲜的庞大耀州窑系。[1]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它是宋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当时人们社会审美意识的体现。

一、耀州窑概述

耀州窑创始于唐代,宋时铜川被称为耀州,故耀州窑因此得名。耀州窑青瓷多以刻花、印花装饰为特征,其刻花为宋瓷同类装饰之冠。产品有黑瓷、白瓷、青瓷等。唐末至五代,耀州窑因受越窑的影响,质量也日臻精美。至北宋末期,耀州窑刻花装饰在北方独具一格,非常兴盛,与定、汝、官窑一起被选送入宫廷。

1.雕刻

北宋初期,陶瓷雕刻产生了刻花工艺,先用锋利的斜刃刻刀刻出纹样轮廓,再采用斜刀广削的手法去除纹样以外的部分,因前后雕刻得深而广,因此刻出的花纹凸出且清晰,这使其更增欣赏趣味,装饰效果也得到加强。

刻花的装饰手法分为单刀刻和双刀刻两种。单刀刻是在半干的胎面泥坯上直刻、斜刻,以刀代笔刻划而成,线条生动流畅,变化丰富,然后在半干的泥坯上用环形刀刻出花瓣、枝叶和轮廓线,线条表现具有深浅粗细变化,再用梳齿刀刻出花筋、叶脉。[2]剔花工艺是在未干胎体上先刻出轮廓,再剔除轮廓线之外的部分,图案层次感丰富,厚重精美,浮雕特征明显。[3]

刻花是耀州青瓷的主要装饰特征,工具采用平刃直刀和斜刃直刀两种,雕刻分两个步骤:首先将刀垂直插入纹饰部位,然后再行刀,雕出图案的主要轮廊线;其次,在主要轮廓线外侧采用下斜式行刀,去除花纹主轮廊线外部分,花纹图案具有凸出立体感。在主轮廊内采用多齿的篦形工具,勾划出花瓣纹理和叶脉。这种独特的浮雕式雕刻配上精巧的篦纹划花,呈现出刚劲、粗犷、凸突、精致、柔和之态。

耀州窑的刻花工具是一种类似小勺形状的圆形刻刀,在纹饰拐角处不用停刀,即可变换方向,刻纹也较浅,显现出刻制的自由动感。

制作印花青瓷纹样先拉坯成型,然后放上印花图案印花,最后修坯成型。常见有莲瓣纹:唐时期莲瓣丰满肥硕,五代则莲瓣略长,瓣头较圆;至北宋初期瓣头为圆中微尖,莲瓣较圆,北宋中期莲瓣修长,是北宋鼎盛期的典型图形;北宋晚期的莲瓣修长削瘦,瓣头尖削中略有弧度,具有接近南宋的特征;南宋的莲瓣更加削瘦,瓣头往往削瘦到尖角失去弧度,成为或几乎成为直线相交的尖角。[4]

2.装饰

耀州窑作为北方最大的青瓷,其图案装饰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早在宋代时期,瓷器装饰图案就千姿百态,构图严谨,具有极强的装饰性。装饰题材取自植物花卉纹样,如牡丹、莲花、海棠、蕉叶、石榴、萱草等。动物装饰题材也增加了许多,有凤凰、孔雀、鸳鸯、海马、狮子、鹿、鹤等。除此之外,婴戏题材在宋代也广泛采用,创作题材以抽陀螺、赶鸭、钓鱼、玩鸟等,画面惟妙惟肖,体现出鲜明的生活情趣。

元代青花在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外销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装饰形式主要有白底彩绘装饰及青花拔白装饰,层次丰富,其主题图案花纹呈现露白瓷形式,部分元代青花装饰也采用镂空雕刻和堆贴图案装饰。

元青花装饰采用花朵为印花,印花部分留白,枝叶以青花描绘,图案装饰具有茂密的特点,一般采用元青花图案进行装饰,在造型上以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密切结合,并且突出主题图案装饰,配以辅助纹样,如元青花人物梅瓶,瓶腹以主题装饰萧何月下追韩信,肩部绘以莲花,山石、芭蕉、松、竹、梅作为背景,以连续纹样构图,繁而不乱。

二、耀州窑动态传承的重要意义

传统耀州窑产品市场适应能力弱,产品深度和广度不够。随着现代工业的冲击和观念的变化,传统技艺遭遇到了生存困境。这是因为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传统民间手工艺强调手工制作,因此同其他产品相比而言,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因此很难在价格与数量上取得优势,同时因缺少迎合现在消费者的审美喜好,受到了当今市场的冷落。首先,从业者所受的文化教育普遍偏低;其次,因地域偏远和薪金等问题,地方企业无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第三,传统作坊也存在后继乏人。由此可见,加大学校教育与企业联合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后继人才队伍,才能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更好地持续与传承[5]

传统耀州窑手工艺在传承和发展上面临着困境,而仅仅依赖政府的扶持,也只能保证其继续维持现状。传统耀州窑手工艺要走向复兴之路也只有走市场化道路,才能激发其自身的内在活力,吸引企业更多资金和先进技术,吸纳更多人才的加入,使耀州窑这一传统民间手工艺在现代经济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由此可见,现代耀州窑的发展需要有的放矢,重点发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发展。耀州窑的创新是融入新时代风貌和社会特征为根本,而不仅仅是外观图案的简单传承。

现代耀州窑的发展需要传承耀州窑的传统文化精髓及核心精神,赋予耀州窑新时代的面貌,并保有其核心的文化精神。使其既有唐宋时期的文脉,又有当代新时期的社会思潮与风骨精神。让其既有传统基因,又有当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发展。相反,如果不能认准耀州窑的核心文化精神,断章取义地截取其某个时期的样式面貌进行刻划装饰,美其名曰这是对耀州窑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这不具有时代意义,至少说不具有核心价值。总之,耀州窑要发展创新需要在继承传统耀州窑手工艺的同时,赋予耀州窑新的时代精神,在造型与装饰中融入时代痕迹。

三、多元文化融合与耀州窑的动态传承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六大名窑之一,炉火1400余年不熄,是北方最负盛名的青瓷窑场。陕西以周秦汉唐文化闻名于世,而耀州窑所蕴含的历史、社会、科学、艺术价值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化融合和动态传承时,需要做好如下内容:

(1)融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精神

传承耀州窑的关键因素是研究耀州窑的文化特征,比较耀州窑与其他陶器的差异,从自然环境、民俗、传统技艺、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体现耀州窑本质,耀州窑在不同时期体现不同的艺术风貌与时代特征,动态传承需要融入现代元素与时代风貌,需要以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耀州窑的传承与利用。

将现代文化元素成功融入耀州窑的创作之中,使产品更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使作品更加深邃、凝练,更加有时代艺术特征,更具文化魅力,以此促进耀州窑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同时,让陕西地方特色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为陕西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动力。

(2)融合陕西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耀州窑产品市场价值直接取向于市场定位,耀州窑产品偏重于日用陶器的生产,而市场需求则偏向礼品居多,耀州窑产品制作偏重于陕西地方民族特色的因素,因此,需要提炼其地方特色,进一步挖掘陕西地方特色文化因素。

在耀州窑产品设计时融入陕西历史古迹及多元文化,使其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保留耀州窑传统工艺特点,突显耀州窑产品特有的品质和文化内涵,对其造型和装饰工艺的艺术进行归纳整理;凸显深厚文化内涵,重视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等内容的研发,提升耀州窑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陕西特色文化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作用更加凸显,它对耀州窑产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借助合理的市场商业运作,将使这一古老的青瓷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耀州窑是陕西传统工艺品,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并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市场竞争力依然较弱。还需要结合陕西特色文化,扩大耀州窑文化的品牌效应,做好耀州窑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发挥耀州窑特色文化的聚合力、文化创新力及文化辐射力,扩大耀州窑文化影响,提升特色文化挖掘及产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刻花耀州陕西
浅谈青瓷刻花装饰艺术的现代表现形式与图案创新
西夏黑釉剔刻花瓷与宋元黑釉剔刻花瓷的对比研究*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耀州瓷走在“十字路口”——向左是传统,向右是时尚
耀州瓷:时光雕刻千年——你的美一缕如烟,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刍议青瓷的刻花工艺及纹饰特征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