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数学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方式的设计与实践

2019-05-08 03:14史娜薛亚奎程蓉陆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教学设计

史娜 薛亚奎 程蓉 陆平

【摘要】由于“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授课学时数较少,教学内容丰富,为使本科生扎实地掌握课程内容,本文提出了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方式的设计构想,并且对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网络考试系统的架构和功能给出了框架式的设计,不但节约资源,而且可以较大程度上实现教考分离,将一考定结局的模式调整为分阶段、分过程的考查.网络考试的模式不但可以更加真实合理地考核及评价学生,而且还能改变功利性教学的现状,客观地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效果,更符合教育规律,从而印证了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网络考试模式改革的合理性.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工科数学;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2015年山西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7年中北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的资助.

一、引 言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各专业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并且积分变换方法在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普通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答疑解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考试既能对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又能更好地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科学合理的考试模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必将推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革新.

二、笔者所在学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考核模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数学相关课程的考试模式比较单一.就“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而言,第一是考核形式比较单一,主要由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所构成.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平时听课、到课和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而期末考试成绩主要采取闭卷笔试的单一形式,一般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考核.一份试卷容量有限,想通过几道题目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二是考试内容比较单一,试卷重点考查了基本知识理论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侧重于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和教师讲授情况的掌握程度,很少考查与实际问题相关联的题目.这种传统的量化考试很难综合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全面掌握的程度,更难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隐性学习的效果,如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素养、合作精神等,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由于只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导致了“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现象,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的空间,没有达到通过考试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三是缺乏对教学过程的科学考核.“复变函数与积分變换”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而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就是考试,只有将评价活动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但是,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普遍存在着“一考定成败”的情况,即一个学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试,而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性考试或过程性考核很少,教师不能通过考试反馈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进行阶段性考试,而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考核措施仅限于考勤和课后作业成绩,致使在学期期间学生处于一种没有压力的放任状态.另一方面,一次性的期末考试模式助长了学生平时不用功,期末搞突击的不良学习习惯.由于是期末一次性考试决定学生的成绩,大部分学生在学期最后一两个星期突击学习,死记硬背,考试结束也就基本忘光,难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目的.

三、过程性考核模式的优势

高校的考试理念必须是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的,考试的时候要按照创新人才的标准来进行,使其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厚的知识基础.在这种背景下,过去采取一次性考试的方式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基于过程性考核的多样式考试方式就应运而生了,具体可包括闭卷、开卷、讨论、答辩、口试、读书报告、小论文、实践操作等等.

过程性考核模式具有全面、及时、灵活、可持续的优势.过程性考核评价的形式和内容较全面客观,主要是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每名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过程性考核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中,考核与教学相互交叉和融合,能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的学习发展方向.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错纠偏.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个人的综合学习素质[1].过程性考核的可持续性,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培养目标.

四、过程性考核方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1.利用“过程性考核方式”促进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过程性评价方法,因此,要求教师一是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二是要研究课堂的教学设计环节,三是要制订学生的预习方案并制作微课程资源等.这样,促使课堂教学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讲授,而应转换为学生的高度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

2.设计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考核模式.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工科专业的本科生,本课程的最终成绩由五部分构成,具体为: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40%;观看微课视频和预习时提交的问题占20%;课堂讨论代表小组演讲次数20%;小组作业时的互评分数占10%;独立的大作业两次各占5%.

3.“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师在讲授课堂内容之前,首先要设计出明确的“自学任务清单”,该任务单需要配合每个学时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外按照自己的学习步骤(进度)自主学习,可以自由地选择教材知识或微视频等等.课堂上,以学生参与提问或讨论为主,教师只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课内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做出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观察,设计对话和讨论的主题,让学生积极讨论,通过讨论提升大学生的“吸收内化”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适时介入,帮助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对学习有困惑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互动式指导,减少学生的困惑.研究形成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模式、多元化考核方式和适合数学课堂的典型教学案例.

五、结束语

通过对大二学生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大学生对大学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加深刻,过程性考核成绩的优秀和良好比例都有所增加,不及格率明显下降.本次教学实践很好地完成了教学改革的任务,对优秀大学生参加后续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有所帮助,对工科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功底.今后,考试方式的改革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勇于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史娜,薛亚奎,等.翻转课堂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教学设计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94-98.

[2]史娜,薛亚奎,等.基于MOOC的微课制作方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22):93-95.

[3]胡洪萍,等.地方高校数学系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1):68-71.

猜你喜欢
过程性考核教学设计
应用型法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探析
论高职物流专业包装课程开发与改革?实践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高校课堂教学过程性考核的信息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