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2019-05-14 03:18杨艳郭伟李世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期成功率下肢

杨艳,郭伟,李世辉

(日照市东港区妇幼保健院,山东日照 276800)

实施剖宫产患者由于大面积手术创口使得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剧烈升高,致使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同时静脉管壁内膜在术中受到损伤造成静脉循环速率降低,使得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加剧,基于此该文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该院妇产科接收的72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剖宫产患者围生期实施的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深静脉形成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选取该院妇产科接收的72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管理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年龄为24~38岁,平均年龄为(27.6±2.9)岁;孕周为 37~41 周,平均孕周为(39.2±0.6)周;管理组患者年龄为23~39岁,平均年龄为(27.9±2.7)岁;孕周为 38~41 周,平均孕周为(39.5±0.7)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分布和健康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同期对比。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已了解此次护理服务模式,所有患者都有对护理服务的建议权。该次研究已通过科室和院办共同审核,下发有正式文件。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围生期采取普通护理模式,管理组患者在围生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成立专门的优质护理干预小组,在患者入组后第一时间进行身体状况评估,使用Auter评分表评价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系数,将所有的健康指标纳入患者的围生期健康管理档案中。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围生期对其进行心理干预,避免患者对即将接受的剖宫产手术产生过于激烈的应激反应。对患者和家属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增加对下肢静脉血栓的了解,便于患者充分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以预防保健知识。在患者饮食方面,术后需要进食高蛋白质流质食物,尽量多进食高纤维含量的食物,注意控制每日摄入的盐分。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比例,计算预防成功率 (预防成功率=100%-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2)使用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价两组患者围产组期的生活质量,从四个维度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正面情绪和认知能力),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关系[1]。

1.4 统计方法

统一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分别采取χ2检验与t检验,分别用[n(%)] 、(±s)表示,当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成功率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管理组中共计有8例患者在实施剖宫产手术后出现下肢浮肿和疼痛的症状,经下肢动脉血管造影结合病理学分析后检出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成功率为94.44%(34/36);参照组中共计有15例患者在实施剖宫产手术后出现下肢浮肿和疼痛的症状,经下肢动脉血管造影结合病理学分析后检出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成功率为80.56%(29/36)。管理组患者围产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数值见下文表1。

表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n(%)]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之后,收集整理分数后可知管理组患者在四个维度方面的生活质量得分都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 正面情绪 认知能力管理组(n=36)参照组(n=36)t值P值85.8±3.1 72.2±2.9 7.139<0.05 54.3±1.4 43.5±2.5 6.825<0.05 46.21±1.6 36.21±2.3 6.253<0.05 67.9±2.6 56.7±1.9 6.837<0.05

3 讨论

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高危人群,已有研究表明在产妇围生期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患者实施剖宫产后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对于促进母婴健康有积极指导意义[2]。在该文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组中发生下肢胀痛浮肿和深静脉血栓的比率,且与普通护理模式相比,在剖宫产患者围生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策略后,患者术后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也可同步提高。其原因在于,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服务后,为患者制定了科学的膳食指南,其中低钠饮食可以起到减轻水分滞留的效果,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下肢水肿,从而起到降低下肢静脉血管壁压力的作用[3]。同时饮食中多以高纤维素含量的食物为主,纤维素可促动肠道挪动,能够有效缓解便秘症状,不会因用力排便造成腹腔压力增高,有效降低血栓形成概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能够正确运用泵踝运动促进下肢远端血液循环速率加快,可起到局部改善血液回流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患者围产期积极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策略,可起到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形成的效果,值得对外推广。

猜你喜欢
生期成功率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