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

2019-05-14 06:16徐晓琳厉娜杜梅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预防性下肢血栓

徐晓琳,厉娜,杜梅香

(日照市中医医院胃肠肝胆学科部,山东日照 276800)

患有胃肠道肿瘤的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之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系数较高,因此需要总结出一套科学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为此,该文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于该院收治的11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办理住院手续准备接受外科手术,选用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5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8∶27,年龄为33~76岁,平均年龄为(51.28±5.36)岁,胃部肿瘤 21例,结肠肿瘤患者19例,直肠肿瘤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5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6∶29,年龄为35~77岁,平均年龄为(52.09±5.31)岁,胃部肿瘤 23例,结肠肿瘤患者18例,直肠肿瘤患者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范围、性别比例以及手术方式等各项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同期比较对象。该次预防性护理策略研究已取得科室批复意见,研究方法符合科室规章制度,所有患者都拥有对应知情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普通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选用优质预防性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外科手术综合风险评估,届时还需要评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指数,将所有评测数据纳入患者护理工作档案中,为后续开展优质预防性护理工作提供循证依据[1]。在患者术前准备时期可择期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介绍引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诱因,使患者掌握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基础保健知识,形成康复训练意识。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远离因即将接受肿瘤外科大手术的焦虑、不安情绪。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主治医生之间的协同度,尽量提高协同效率以降低手术时长,患者头部可低于手术台10°左右,促使静脉血液循环加快。结束手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下肢情况,是否存在病理变化。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生下肢浮肿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将其据实记录在工作手册中。向两组患者发放护理工作评分表评价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护理工作评分与工作质量为正比关系[2]。

1.4 统计方法

将研究数据导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运算分析,计数资料用[n(%)] 表示,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分析完成后所得的P<0.05 时即可认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选取优质预防性护理措施之后,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肿胀,经动脉血管造影检测之后有2例患者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比率为3.64%(2/55),预防有效率为96.36%(53/55);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选取优质预防性护理措施之后,共有31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肿胀,经动脉血管造影检测之后共有9例患者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比率为 16.36%(9/55),预防有效率为 83.64%(46/55)。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n(%)]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评分对比

实施优质预防性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各项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基础护理 健康指导 总体印象研究组(n=55)对照组(n=55)P值86.27±3.17 75.19±2.75<0.05 87.26±1.41 80.09±1.62<0.05 89.14±1.39 81.23±1.29<0.05

3 讨论

行外科手术不得已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因肢体受限,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的将会大幅升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之后通常并无显著症状,若患者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将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得不到基本保障,肢体的功能会收到程度不同的影响,有可能会导致患者残疾[3]。当患者腹腔压力过大造成血栓脱落后,血栓有可能会随血液流入肺部,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引起栓塞,届时若医治不及时,患者病死率极高。因此,有必要对实施胃肠道肿瘤外科手术的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措施。在该文研究中,实施优质预防性护理措施的患者需进行早期肢体锻炼,同时由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定时按摩下肢,使其肌肉筋膜得到有效放松[4]。针对卧床不起的患者,为加快下肢远端处的静脉血液循环,按摩时需要从患者下肢远端处开始,从脚踝往上按摩,每次按摩时长30 min,每日早晚按摩2次。当患者已有活动能力时,可以自由活动下肢,活动脚踝和膝关节,加快下肢静脉回流过程。

综上,对实施胃肠道肿瘤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优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稳定,值得推行。

猜你喜欢
预防性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