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2019-05-14 03:19万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糖化空腹

万红

(所在单位八五二农场医院,黑龙江双鸭山 155620)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最近几年该疾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疾病的发生和遗传以及环境因素存在关联性。有文献证实,接近3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0~15年之后会有较大概率出现糖尿病足[1]。在此同时,由于糖尿病足治疗难度较高,所以说当前对于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文献证实,对于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满意效果。为了证实该理论的真实性,结合实际情况,该文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病患应用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得出心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以及相关检查,受试者确诊,符合卫健委最新颁布的关于此类疾病临床诊断标准。在此其中男患者66例、女患者34例。年龄区间为48.72~85.34岁,平均年龄为(65.33±2.16)岁。病程区间为5.3个月~18.6年。平均病程为(8.34±1.52)年。现依照就诊次序,将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观察2组,每组50例。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受试者入院后接受常规化护理干预。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受试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详细原则如下。

1.2.1健康宣教 为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开展足部皮肤饮食护理,为健康宣教中的重要内容[2]。由此能够看出,积极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全面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有效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和复发。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护理人员也可以使用手机中的通信软件定期向病患推送与糖尿病足发生、发展、治疗、护理相关知识,令其能够实现随时随地接受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定期评价病患对于糖尿病足知识掌握水平,全面提升治疗疾病的一种性。

1.2.3心理干预 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时间较长。其在治疗期间内极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抑郁情绪。对于这种情况,相关医护人员以及家属应当对其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临床医护人员应当全面告知患者以及家属产生糖尿病足的原因、危害、防治要点和护理方法等[4]。同时也要向患者家属阐述糖尿病足的用药方案以及预后情况。

护理人员在查房过程中,应当将糖尿病足可能发生的因素和患者阐述,积极考虑当前患者所担忧的问题。真正做到全面了解、查看彻底。糖尿病足的愈合期为20~30 d,甚至更长。对于此,院内护理人员应当尽最大的努力帮助病患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对患者存在的疑问应予以解答。家属的积极探望以及心理支持,可促进患者疾病转归。

1.2.4饮食护理 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饮食中应当多摄入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每天主食选择为燕麦、玉米、小米等。蔬菜建议食用菠、黄瓜、菜花、西红柿等。水果为猕猴桃、草莓、苹果等。值得说明的是,苦瓜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起到类似胰岛素作用,因此也要建议糖尿病患者多食用苦瓜。

1.2.5足部干预 告知患者不得光脚行走,所选鞋履要规格适合,鞋跟应当在两英寸以下。在穿鞋之前应积极检查鞋子松紧度,袜子勤加更换,不得穿着破袜。尽可能择取质地柔软的袜子。在使用之前,应当检查袜子内是否存在异物和洞口。告知受试者,每天使用,40℃的,温水洗脚,切记不要使用热水,告知受试者在浸泡指甲过程中应当将时间控制在10~15 min。同时也要使用软毛巾第一时间擦干。当修剪指甲时,不易修剪太短,以防止皮肤受损。对于脚部硬皮,应当使用搓脚时轻轻擦除。定期检查足部是否存在硬皮和伤口,并及时处理。对于足部溃疡患者,应当依照其实际情,开展对治疗处理。结合患者细菌培养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帮助患者进行创面控制感染工作。

1.2.6足背康复 告知受试者应当定期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每天实施足部的按摩以及足部保护。或者利用下肢上抬放平下垂交替的方式完成足背康复。在穿鞋之前应检查鞋中是否存在异物。

如果脚部出现鸡眼、老茧等异常情况,应适当轻揉。必用磨石磨平,不得使用刀片自行刀刮处理。也可平躺于床上双腿上去后缓慢放下,脚部垂直于床沿之下,当自己感到脚底血液充盈后再抬起双腿。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受试者干预后神经病变例数以及血管病变例数。(2)分析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 χ2检验,用[n(%)] 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也许是我来的季节不对。落叶乔木,只在晚秋初冬时才会转色,变红或变黄,之前都是深沉的绿,若不走近是无法辨出它们的。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受试者干预后神经病变例数以及血管病变例数

干预后,对照组内神经病变率 64.00%,血管病变率为68.00%。

观察组内,神经病变率为 32.00%,血管病变率为24.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干预后神经病变以及血管病变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情况(±s)

表1 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情况(±s)

注:和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2.09±0.44(1.90±0.37)*3.226<0.05 8.57±1.29(7.14±0.98)*4.584<0.05

2.3 两组受试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00%,观察组为 98.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细见表 2。

表2 两组受试者护理满意度情况[n(%)]

3 讨论

从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高龄病病程长。

第二,饮食不规律,血糖未得以控制。

第三,未能重视足部护理。

第四,缺少与糖尿病相关知识。

第五,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异常也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

随着机体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原水平提升,糖尿病足发生概率逐步增大。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则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率上升现象。最终引起血管狭窄,甚至堵塞。

该次实验调查结果指出,对观察组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之后,有助于提升受试者护理满意度、改善血糖指标,降低糖尿病足发生概率。方案从受试者的健康宣教、运动心理、饮食护理、选择合适的鞋袜以及足部护理等诸多方面出发,得出了满意成效。

另有文献指出[5],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经科学合理化运动之后,能够有效促进机体内脂肪以及蛋白质的代谢。经过加大肌肉收缩的方式,可令骨骼肌增大对于葡萄糖消耗量,实施科学有效的足部护理以及健康宣教,有助于创面愈合、稳定血糖水平。通过该实验,笔者认为:对于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其对于自身疾病状况的认知度,其对于稳定病情、延缓并发症发生,提升生活质量来讲,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糖化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