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的干预化护理要点研究

2019-05-14 03:19周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危险血糖

周健

(道外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危险,若不及时干预,可导致截肢、全身性感染等严重后果,因而必须积极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并及时控制疾病进展。当前,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占比逐渐升高,其临床防治形势严峻,有必要深入分析该类患者的干预化护理要点,从而降低糖尿病足实际发生率[1]。为此,该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2例合并2~3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中高危患者总结分析了干预化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52例合并2~3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中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存在明确糖尿病史,未发生过糖尿病足,且伴有2~3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病程长、老年、肥胖、血糖控制不良、脚外伤、糖尿病治疗依从性不佳、脚部护理行为不当、糖尿病肾病、视神经受损、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观察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 41~72 岁,平均(56.43±15.62)岁,糖尿病程 3~10年,平均(6.47±3.56)年。 对照组,男 17 例,女 9 例,年龄 41~71 岁,平均(56.49±15.52)岁,糖尿病程 3~10年,平均病程(6.32±3.3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包括降糖药物

及胰岛素治疗、实验室指标监测、基础疾病控制、并发症观察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足干预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 开展统一的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说明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危害,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同时,说明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机制,预防要点,使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足,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主动的糖尿病足防治。此外,进行一对一的糖尿病足预防性宣教,根据患者病情,说明其存在危险因素,并指导其如何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降低足部病变的发生风险。

1.2.2足部自护干预 向患者解释说明日常足部护理的重要作用,耐心指导患者掌握足部自我护理方法,真正保护好足部。指导患者学习日常穿鞋穿袜的注意事项,学习正确修剪趾甲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好足部,避免一切损伤。

1.2.3糖尿病及并发症干预 指导患者按医嘱,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说明用药的方法、剂量,强调用药中的注意事项,如低血糖反应处理。为患者制定合理膳食计划,规定每日摄入总剂量,蔬果、肉、蛋、奶的摄入量,帮助患者规范控制饮食。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运动,每日餐后可适当进行散步、跳舞等运动,帮助血糖控制。对于存在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的患者,需积极治疗控制并发症进展。提醒患者严格按医嘱来院复查,采用电话、微信等形式提醒患者按时来院。

1.3 观察指标

1.3.1糖尿病足发生率监测 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糖尿病足发生率,采用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法[2]评估两组患者糖尿病足分级情况:Ⅰ级表面溃疡无感染,Ⅱ级较深的溃疡合并软组织类,Ⅲ级深部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Ⅳ级局限性坏疽,Ⅴ级全足坏疽。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监测(±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监测(±s)

组别观察组(n=26)对照组(n=26)t值P值空腹血糖(mmol/L)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6.02±1.14 5.98±1.21 2.036 0.517 4.02±1.37 5.11±1.31 12.348 0.021餐后2 h血糖(mmol/L)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9.38±1.79 9.45±1.85 1.968 0.426 7.06±1.32 7.91±1.42 11.356 0.019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8.69±1.38 8.45±1.41 4.639 0.621 7.03±1.42 7.79±1.33 11.369 0.022

1.3.2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检测 两组患者干预前(入院时)和干预6个月后,分别检测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对比两组血糖指标变化。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足情况统计

观察组未出现Ⅲ级、Ⅳ级严重糖尿病足,对照组出现1例Ⅲ级(3.85%)、1例(3.85%)Ⅳ级严重糖尿病足,两组均未见Ⅴ级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总发生率统计显示:观察组(11.54%)显著低于对照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血糖指标复查结果统计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复查显示血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存在较高的糖尿病足风险,随病情发展,可引发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严重并发症,因而必须严格控制患者病情发生、发展[3]。目前,临床领域对于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研究逐渐增多,对中高危患者群体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必须针对该类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化护理,降低患者糖尿病足风险[4]。

当前,临床领域对于糖尿病足的干预化护理的认知尚有不足,护理方法和模式尚不完善。为此,本院结合糖尿病足中高危人群的护理特征和发病风险,总结了一套干预化护理模式,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和潜在风险,采取干预化护理措施,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足部自护干预和糖尿病及并发症干预,使糖尿病足的干预化护理延伸至患者的日常生活,切实保证效果[5]。该次研究对糖尿病足中高危患者的干预化护理实施效果分析发现,观察组未出现Ⅲ级、Ⅳ级严重糖尿病足,对照组出现1例Ⅲ级(3.85%)、1例(3.85%)Ⅳ级严重糖尿病足,两组均未见Ⅴ级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总发生率统计显示:观察组(11.54%)显著低于对照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干预化护理切实降低了糖尿病足发生率,防控效果良好。此外,该次研究还发现,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复查显示各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干预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该护理效果有利于降低患者糖尿病足风险及其他并发症风险,应用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中高危人群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足部自护干预和糖尿病及并发症干预等干预化护理,对糖尿病足防治效果良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危险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喝水也会有危险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拥挤的危险(三)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