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养阴汤足浴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9-05-14 03:19齐万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腓总内皮素糖尿病足

齐万军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银城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德州 2532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患有糖尿病足未经过有效治疗,可导致患者足部截肢,对糖尿病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具有较高的自残率。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探究,可以发现糖尿病足的发病因素,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长期处于较高的血糖状态中,导致下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小动脉闭塞或出现皮肤微小血管病变,同时合并发感染等症,使足部产生麻木、疼痛、溃疡、坏死等症[1]。西医治疗常通过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患者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近年来,祖国医学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优势日渐突出。因此,该文以2015年2月—2016年12月,主要探究通络养阴汤足浴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为60例到该院治疗糖尿病足的患者,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络养阴汤足浴治疗。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15例,患者的年龄为 60~82 岁,平均年龄为(71.28±3.19)岁,糖尿病足分级为:糖尿病足分级:0级患者为18例,1级患者为1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14例,患者的年龄为59~83岁,平均年龄为(71.69±3.08)岁,糖尿病足分级为:糖尿病足分级:0级患者为19例,1级患者为1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足分级以及性别等一般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符合《使用内科学》中关于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2)患者的糖尿病足分级标准为0级或者1级。

排除标准:(1)排除营养代谢缺乏的患者;(2)排除存在药物过敏、中毒、遗传性共济失调的患者;(3)排除存在全身性感染的疾病;(4)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基础医疗,给予患者相应的运动疗法以及使用常规降糖药物进行降糖,同时给予改善循环以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642,2010-08-09)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2026140,2010-12-24)治疗,甲钴胺平片给药方式为口服,使用剂量为0.5 mg,早、中、晚各服用一次,银杏达莫注射液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使用剂量为 20 mL,1次/d。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络养阴汤足浴治疗,药方为10 g大黄,15 g水蛭,15 g赤芍,10 g知母,10 g当归,10 g葛根,10 g熟地黄,10 g桃仁,将上述药物混合,加入凉水煮沸20 min后,过滤药液,将药液倒入浴盆中,温度控制在36~40℃之间将双脚浸泡,浸泡需没过踝关节以上8~10 cm,1次/d,控制时间为30 min。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素、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治疗前后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判断,显效:患者的足部皮肤感觉可恢复正常,通过手触足背动脉可发现脉搏搏动有力,伴有溃疡的患者创面可完全愈合:有效:患者足部皮肤感觉得到恢复,足背动脉搏动较为显著,溃疡面积逐渐缩小;无效:患者糖尿病足症状未改善,甚至有加重的倾向,部分0级患者可朝着1级发展[2]。

1.4 统计方法

将SPSS 17.0统计学软件作为计算60例糖尿病足患者数据的软件处理,用(±s)表示血管内皮素、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治疗前后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行t检验,用[n(%)] 表示治疗有效率,行χ2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内皮素、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素、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血管内皮素、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对比(±s)

表1 血管内皮素、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对比(±s)

组别 血管内皮素(μg/L)C反应蛋白(mg/L)红细胞沉降率(mm/h)实验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50.36±3.25 59.68±2.12 13.155 5 0.000 0 1.25±0.32 2.24±0.11 16.024 8 0.000 0 22.83±3.25 32.84±1.67 15.004 8 0.000 0

2.2 对比治疗前后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对比治疗前后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s),m/s]

表2 对比治疗前后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s),m/s]

组别 腓总神经治疗前 治疗后胫神经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38.95±1.24 39.25±1.48 0.8510 0.3983 48.67±2.15 41.65±1.24 15.4918 0.0000 37.58±2.14 37.84±2.54 0.4287 0.6697 46.85±3.14 40.58±1.02 10.4019 0.0000

2.3 对比治疗有效率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治疗有效率

3 讨论

若患者始终处于高血糖状态中,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糖尿病足是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足的发生与血管病变、伴高血糖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糖尿病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可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微血管病变可对神经系统进一步造成损伤[3]。若糖尿病足未得到有效治疗,可导致足部感觉完全丧失,使足部发生创伤时,具有久治不愈的特点,需要通过截肢治疗,可使患者致残[4]。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 “消渴病”“坏疽”“脱疽”范畴,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血运不畅,阻塞气血是以及脉络痹阻所致,可引发患者表现出肌肤麻木,肌肉萎缩,关节疼痛等症[5]。通过中药通络养阴足浴汤可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降低致残率。水蛭中含有水蛭素,经过现代药理学分析,发现水蛭素有明显的抗凝、抗栓效果,可使患者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赤芍归肝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去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功效;大黄具有泻火、凉血、祛瘀的功效;熟地黄具有补血养血,降血糖的功效气,同时可达到滋肝养肾的效果;葛根具有消渴,滋阴补肾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达到降糖促进血液循环,祛火清热通络的功效。糖尿病足为患肢末端血液循环较差而导致的一种疾病,经过西药治疗后很难达到良好的药效,神经之末端血药浓度较低,而中药浴足可在热力的作用下,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足部,对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通络养阴汤足浴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足部的炎性反应,良好地控制血糖,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腓总内皮素糖尿病足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腓总神经损伤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结果分析
腘窝段腓总神经及其分支MR检查方案
超声在腓总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内皮素-1对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和肽素与大内皮素-1及N末端脑钠肽对心力衰竭的预后价值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管内皮素-1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