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2019-05-14 03:19吕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龄麻醉指标

吕娜

(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日照 276800)

为了分析针对需接受下肢部位骨科临床手术治疗的超高龄患者,最佳麻醉方法,该次临床观察实验研究选取于2017年6月—2018年7月该院所收治需接受下肢骨科临床手术麻醉的超高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三组患者实施不同的麻醉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所收治需接受下肢骨科临床手术麻醉的超高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的数字表达方法,分别将该90例患者分成腰-硬联合(联合组)、单纯硬膜的外部麻醉(外麻组)、器官插管的静吸复合(复合组),共三个研究小组,各为30例患者。联合组中,男性患者为17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年龄区间为:79~88 岁,平均的年龄即为:(80.5±3.0)岁;外麻组,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14例,年龄区间为:81~87 岁,平均的年龄即为:(82.5±2.8)岁;复合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区间为:82~88岁,平均年龄:(83.5±3.0)岁;其中,17 例肺气肿合并慢性的支气管炎、32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22例高血压。临床手术治疗种类包含着股骨粗隆之间骨折的切复内部固定手术、人工式股骨头的置换手术治疗、人工式全髋关节的置换手术治疗。所有患者与家属已知情并同意该次试验,均签署知情的同意书。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麻醉前期准备 术前,针对慢性的支气管炎、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等高龄患者,均需实施响应治疗,确保无手术与麻醉绝对禁忌。患者进入手术治疗室内后,需接好Ohme-da S/5的多功能式监护仪器,对患者做好血氧的饱和度、脉搏、心率、无创血压、心电图等各项的生命体征监护,开放深静脉及外周静脉的穿刺置入管,桡动脉的穿刺置管,连接到直接的动脉测压,留置导尿管实施导尿。

1.2.2 具体麻醉方法 复合组的诱导药物为0.07~0.15 mg/kg 维库溴胺、3~5.5 μg/kg 芬太尼、0.2~0.4 mg/kg依托咪酯、0.2~0.4 mg/kg咪达唑仑,待气管插管之后与呼吸机连接好。术中需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等实施静脉泵注。同时,间断新型吸入较低流量的七氟烷,定时追加适量维库溴胺,密切监测双频谱参数值,维持适当麻醉的深度;外麻组,实施L2-3间隙性侧入穿刺,待穿刺成功之后,向头侧2 cm处置入导管,取1.0%浓度5 mL利多卡因为试验的计量,待观察无殊之后,添加0.5%浓度10~12 mL罗哌卡因;联合组,则择选L3-4间隙性侧入穿刺,待外部穿刺针到硬膜外部腔之后,针内针刺该蛛网膜的下隙处,在脑脊液逐渐回流通畅之后,再注入浓度为0.5%1.5~2 mL布比卡因,并添加浓度为50%葡萄糖溶液。硬膜外腔内置管留以备用。待超高龄患者平卧之后逐渐调整最适宜体位,阻滞平面控制在T10范围内。联合组、外麻组超高龄患者均使用硬膜外部镇痛泵,注入2 μg/mL芬太尼、0.2%浓度罗哌卡因。术后均自控镇痛,该三组超高龄患者接泵之前,均需实施6 mL负荷量,输注速度设定为4 mL/h,4 mL自控,锁定时间设定为30 min。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低血压指标评分情况。

(2)对比三组患者手术后各项临床指标评分情况。

(3)对比三组患者每个时段的VAS指标评分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借助于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以χ2该检验计算法来进行资料计数,使用以t值该检验计算法来进行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低血压指标评分情况

复合组10例患者低血压发生于全麻的诱导期,联合组的2例与外麻组的8例,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指标评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如表1所示。

表1 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低血压指标评分情况

2.2 三组患者手术后各项临床指标评分情况

三组患者术后转入ICU的例数、认知功能性障碍例数、呼吸道的感染例数、住院平均时间,复合组评分略高一些,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如表 2。

表2 三组患者手术后各项临床指标评分情况

2.3 三组患者每个时段的VAS指标评分情况

相比较联合组、外麻组,复合组患者镇痛效果指标评分略高一些,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如表 3 所示。

表3 三组患者每个时段的VAS指标评分情况[(±s),分]

表3 三组患者每个时段的VAS指标评分情况[(±s),分]

注:相比联合组、外麻组,*P<0.05。

组别12 h 24 h 48 h联合组(n=30)复合组(n=30)外麻组(n=30)1.79±0.65(3.37±0.83)*1.81±0.57 1.69±0.59(2.89±0.77)*1.65±0.47 1.39±0.43(1.57±0.63)*1.43±0.53

3 讨论

目前超高年龄患者骨科手术逐年增多,此较多合并很多并发症,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具有创伤大、失血量多等特征[1-2]。为确保手术治疗顺利、成功完成,合理择选麻醉方式至关重要。近几年大量临床数据研究表明,相比较于局部麻醉、单纯硬膜的外部阻滞这两种麻醉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比较适用于超高龄接受下肢的骨科手术治疗患者[3-4]。为进一步验证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应用优势,该次临床观察研究选取近两年该院所收治需接受下肢骨科临床手术麻醉的超高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将该90例患者分成腰-硬联合(联合组)、单纯硬膜的外部麻醉 (外麻组)、气管插管的静吸复合全麻(复合组),共三个研究小组,各为30例患者。分析效果。结果表明:相比较全身麻醉、单纯硬膜外阻滞这两种麻醉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具有血流的动力学较为稳定性、麻醉药物的用量相对较少,能够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呼吸道感染事件发生率,且镇痛效果极佳、住院时间较短、便于术后病患早日康复。故针对超高龄需接受下肢部位骨科临床手术治疗的病患,尤其是患有各种合并症的病患来说,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具有可行性,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高龄麻醉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