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9-05-14 03:19丁振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胫骨钢板膝关节

丁振平

(中铁山桥集团医院外一科,河北秦皇岛 066200)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双踝骨折并伴随干骺端骨折与双踝骨折[1]。此种骨折类型会严重影响干骺骨、胫骨与胫骨双侧平台,同时还会对关节内血管、韧带与半月板构成损伤。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主要是受到高能量创伤引起软组织损伤与内外侧平台劈裂、塌陷与压缩[2]。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难度较大,很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临床治疗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3]。该文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为研究时段,分析对比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接收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4例。经CT与X线诊断确诊均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且均为闭合性损伤,无手术禁忌。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3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患者年龄为 35~64岁,平均年龄为(42.9±7.3)岁。左侧 20例,右侧12例。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34~64岁,平均年龄为(43.1±6.9)岁。左侧19例,右侧13例。两组患者的常规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影响影像学检查,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对于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还需进行会诊,评估手术风险,根据患者病情择期手术。手术前半小时患者均注射头孢类抗生素。所有患者均采取硬膜外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后为患者翻身采取平卧位,手术时需使用C型臂X线影响增强透视机全程件事手术情况。在手术台面铺上合适消毒巾。对照组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在患者膝关节前外侧作长度为10 cm的切口。切开关节囊充分暴露关节面,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性。如患者关节面有塌陷或缺损的情况,可使用钝性器械恢复平整。针对缺损比较严重的部位或有缺陷可使用异体松质骨填充促使关节面平整,达到解剖复位。恢复胫骨后将克氏针打入进行临时固定,使用X线机拍片满意后,应用高尔夫锁定钢板于外侧髁骨平台固定,随后就可冲洗、止血逐层缝合。依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是否使用引流管。观察组则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在膝关节内后侧作长度为10 cm左右的切口,将内后侧缘位置与胫骨内侧平台位置充分暴露出来,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骨折部位进行解剖复位,以便胫骨内侧位置的力线可恢复至正常解剖形态。随后可选择适宜长度与大小的钢板固定局部骨折部位。之后从膝关节外侧作长度为10 cm左右的切口,松懈局部组织后,促使膝关节与胫骨外侧髁充分暴露,对于塌陷的关节面应采取恰当的方法恢复其正常形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松质骨填充。X线照射关节面复位良好后,选择长度适宜的胫骨平台外侧支持钢板进行固定。再冲洗、完全止血后逐层缝合。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放置引流管。所有患者于术后2 d内拔除引流管,术后1~3 d使用抗生素。为避免患者下肢形成静脉血栓,需术后第2天使用抗凝药物。术后第3天便可告知患者进行创伤肌肉运动与锻炼。术后4~6周可对膝关节进行石膏固定,术后6周左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是否下床活动。术后2个月左右依据患者情况是否可进行负重运动,并告知患者定期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开始负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析两组患者内翻角 (TPA)与后倾角(PA)、膝关节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膝关节恢复依据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包括行走能力、关节疼痛、关节稳定性与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等。累积积分≥27表明优;积分在26~20分表明良;积分在10~19之间说明可;积分6~9分表明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开始负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经检验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对比(±s)

注:相对比对照组,*P<0.05。

?组别 手术时间(min)骨折愈合时间(d)开始负重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n=32)观察组(n=32)92.3±10.2(82.4±9.5)*127.3±34.2 142.3±32.5 41.7±4.2 49.2±4.1 12.5±3.7(8.2±2.2)*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率与TPA、PA、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1.9%、68.8%,对照组患者治疗优12例,良10例,可7例,差3例,观察组优13例,良10例,可9例,差0例,检验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TPA与PA、膝关节活动度,观察组患者 TPA(86.3±8.1)°、PA(7.3±2.6)°、膝关节活动度(97.5±6.3)°, 对照组患者 TPA (84.5±7.3)°、PA (6.9±2.3)°、膝关节活动度(93.5±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中切口感染5例,膝关节强直3例,骨坏死4例,膝关节不稳3例,发生率为46.8%,观察组患者中切口感染3例,骨坏死2例,发生率15.6%,检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主要是受到高能量冲击引起的损伤性骨折,多发生于外伤,临床表现主要为膝关节局部肿胀疼痛与活动障碍[4]。因膝关节解剖部位特殊,不同的生理结构,加大临床治疗难度,且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易受到一定影响,难以达到完全恢复的状态[5]。

临床治疗主要有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6]。锁钉钢板是一种带有螺纹孔的骨折固定装置。此种装置对骨折固定需根据钢板自身交锁结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不可消除骨与钢板的不良接触,这对骨膜的血运与生长具有重要意义[7]。且基于骨皮质与钢板之间较小的压力,可对骨膜提供保护,维持骨膜血运与流通[8]。但如螺钉位置不容易拆除,会对早期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很容易引起并发症。相比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膝关节固定力,并有效预防骨折出现移位与力线改变[9]。实践证实,此种治疗方法可促使膝关节功能恢复到较满意状态。此次研究中采用的两种治疗方法,都是侵入性的操作,都会对机体产生一定不良反应,且两种治疗方法均各有利弊[10]。因两种治疗方法疗效肯定,治疗时可综合考虑,但基于锁定钢板会影响膝关节的活动,可见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整体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均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但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可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胫骨钢板膝关节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复合钢板焊接坡口的制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15CrMoR(H)+SUS32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