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

2019-05-15 10:52姜昌堃李佳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

姜昌堃 李佳童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资助育人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奖助学金的评定、为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经济援助以及资助育人工作载体建设、内涵挖掘、信息化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思路,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教育机制。

关键词:发展型 效用分析 資助育人 实践探索

现阶段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大部分还只停留在的经济的层面,政策贯彻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包括认定模式不科学、资助方式单一、育人作用不明显、资助体系不平衡的问题,表现在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资助育人工作中资助与育人结合度不足、缺少有效的发展型资助育人载体等,分析高校财政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的运行模式,完善高校财政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是当前高校财政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途径

高校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方式主要有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友基金、勤工俭学资助、困难助学、社会助学等,其中,激励补助和免费补助的总额一般不超过1.2万元/年。[1]

二、高校奖学金的效用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校奖学金的效用情况进行了调研,选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0名同学填写了调查问卷,在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的过程中,得到了如下结论:

1.宣传覆盖范围小,激励效用发挥不明显

目前,对奖学金评定制度的解释沟通不到位,主动关注奖学金评估措施的学生人数并不多等原因,导致学生奖学金评估、措施和规定等理解不足,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奖学金评定的难度、奖学金评定结果的理解程度,奖学金评定过程的认可度。同时,由于学生不了解奖学金评估的内容,更是没有充分发挥奖学金评估体系的指导和激励作用。[2]

2.评定体系不完善,教育引导作用发挥不全面

目前我校奖学金按评定方式可分为学习类奖学金和非学习类奖学金,学习类奖学金主要遵循学生的B项积分排名进行分配,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行和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量,也弱化了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竞争精神和感恩意识的培养。非学习类奖学金包括校长奖学金和情商奖学金,主要测评指标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等,但测评指标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评定过程往往流于形式。

3.奖学金文化内涵缺失,德育作用发挥不明显

在奖学金评定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评定的机制研究和完善,缺乏对奖学金文化内涵的建设和延伸,未能建立奖学金信息数据库,将各类奖学金来源、意义、内涵等进行汇总编写,并以一定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导致学生对奖学金的认识十分模糊,大多数只停留在设奖名称和金额上。同时,奖学金的发放形式过于单一,未能与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奖学金目标的道德优化作用未能较好发挥。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问题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话的形式,目的了解大学生经济困难的基本情况及经济援助的效果。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总结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

1.诚信意识不足,申报材料失实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依据材料主要有学生个人申请书和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很难判断,导致了部分学生故意瞒报家庭收入、拖欠学费等不顾诚信、弄虚作假的情况出现。同时,由于相关监督管理措施未能有效跟进,部分地方基层单位开出的贫困证明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

2.信息化建设缺位,资源缺乏统筹分配

高校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划分为一等贫困、二等贫困、三等贫困,将名额按学生比例分配到学院,忽视了各学院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数量和规模的差异。学校未能对各学院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额进行统筹分配,易出现部分学院名额剩余、部分学院名额不够的情况,使得评定的公平性难以保证。

2.思想教育环节薄弱,育人效能发挥不足

高校现行的资助政策更多地在关注“物质资助”,忽视了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心理、学业等方面的“精神资助”,使得资助育人效能未能充分发挥。一是育人导向乏力,对困难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以及压力疏导等思想教育不够,使得部分学生存在诚信缺失、享乐主义等问题。二是心理疏导方面有所疏忽,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仅要承受经济压力,还要承受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这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3]

4.社会参与度不高,资助育人载体匮乏

由于缺乏对社会机构的宣传,社会机构对大学生资助工作了解不够,参与程度不高,可以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和实习岗位的单位更是少之又少。与此同时,学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人员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工作精力主要投入在困难学生评定和相关申报表格审核、报送中,无力顾及育人载体的探索和搭建,使得资助工作中未能形成系统化、品牌化、长效化的育人手段,育人效果难以保证。[4]

四、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

1.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模式

通过讲解说明会的形式,指导学生填写家庭信息,避免学生误解家庭信息,影响评估结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过程中的关键性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制定出多主体、多维度、多层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评估标准和实施细则。建立完善的民主评议制度,对量化测评结果进行争议、民主表决和公示调整。网络管理系统的构建可以动态了解和掌握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实现所有资助项目的在线评估和资助学生的信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在学校助学金总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数量均可确定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计算出各等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发放的资助金额,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院系间的动态平衡,使得评定结果更加公正,资助金使用效率最大化。通过“家访调研”对学生信息及评定结果进行核查和验证。建立动态调整反馈机制,对财政困难学生每学年进行动态调整。针对家庭突然发生重大变化,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由自己申请,学校核实后,可随时调整。

2.构建双向多维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高校发展型资助体系首先应当建立双向机制,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和资助育人工作评价反馈机制,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对学生心理状态及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评价的基础上设置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模式,同时通过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分析资助育人措施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在双向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多维学生发展培育机制,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和资助工作实际,以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切入点,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思路,结合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通过多维项目化的运行方式,建立包含人格培养项目、技能培训项目、素质拓展项目等多模块的科学化、人性化、系统化资助育人模式,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转变观念,锻炼能力,增强价值认同,突出资助育人在教育中的有效性,从而让资助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充满活力。

3.强化资助育人载体建设及内涵挖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性格比较内向,活动圈子要比其他同学小很多。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当积极搭建资助育人工作载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个人发展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一是成立“学生发展资助联盟”,成员主要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采取社团化管理方式,功能包括勤工助学岗位管理、资助综合业务办理、信息化平台运营维护、资助育人项目拓展与实践等,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学校资助育人工作长期开展的有效载体。二是深入开拓校友、社会资源,积极与校友所在企业、单位联系,选派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组织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校友成立“助梦校友团”,定期邀请其与困难学生开展广泛交流互动,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良性循环。三是不断挖掘育人工作内涵,开展和挖掘更多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深化育人工作内涵,提升育人工作效果。[5]

4.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学校资助工作管理中心应当建立信息化资助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工作模块统计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基本信息、一卡通消费、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帮扶项目申请与实施等情况,记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资助认定到资助目标实现的全过程,以及真实全面地反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的行为表现。同时在系統中加入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块,提供菜单化、项目化能力提升模式选择,对学生网上申报的项目类型和效果反馈进行统计分析,不断优化资助育人手段和方式。

参考文献

[1]龚洪德.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陈现威,冯建波,郭金花.对高校现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224.

[3]赵丹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现状模式的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02):77-78.

[4]秦蔚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思考与探索[J].科技展望,2015,25(27):265-266.

[5]张瑶,樊志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资助育人新模式的实践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0):94-95.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
提升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探索
“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民俗文化传承与中专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