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为主要治疗手段对胃癌、肠癌及胰腺癌伴发消化道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5-17 03:48王晓珩
辽宁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汤药肠癌肠梗阻

王晓珩 高 宏

1.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 沈阳 110847) 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辽宁 沈阳 110032)

腹部相关肿瘤伴发的消化道梗阻,是常见的肿瘤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死原因之一。近年来,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在肠梗阻的病因谱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己居于第二位,仅次于良性疾病导致的肠粘连[1]。笔者收集2017年3月17日至2018年11月24日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伴有消化道梗阻的胃癌、肠癌、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口服中药治疗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疗效情况。期望指导临床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17年3月17至2018年11月24日,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肿瘤科的住院患者。共收集25例首次诊断为伴有消化道梗阻的胃癌、肠癌、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入组。其中男8例,女17例;年龄34~85岁,中位年龄65.52岁,其中结肠癌5例,直肠癌6例,胃癌8例,乙状结肠癌3例,胰腺癌3例。不完全梗阻5例,肠梗阻20例,幽门梗阻4例。曾经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化疗患者共15例,未接受化疗(过)10例。未接受(过)放疗25例。未接受靶向治疗25例。接受过手术治疗13例,未接受过手术治疗12例。

1.2纳入标准 纳入:①经组织病理学、影像学及临床表现明确诊断为消化道梗阻的胃癌,肠癌及胰腺癌患者。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2]。②预计生存期大于1个月;③接受口服中药及其它肠梗阻治疗的患者。

1.3排除标准 排除:①没有明确诊断为胃癌、肠癌及胰腺癌的伴有消化道梗阻的患者;②预计生存期小于1个月的肿瘤终末期患者;③未接受口服中药及其它肠梗阻相关治疗的患者。

1.4研究及统计方法 将25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加服汤药治疗组,其中常规治疗组13例,加服汤药治疗组12例。将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量化处理,有设为1,无设为0。运用描述性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T检验。

1.5治疗方法

1.5.1 常规治疗 所有入组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包括进行西医最佳支持治疗,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感染、手术治疗等,若疼痛需要予以镇痛治疗的患者则按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应用。部分患者根据病情需要,联合院内制剂半夏厚朴膏,神灯照射30min;外敷中药透皮定向D贴(院内制剂)30min。

1.5.2 加服汤药治疗组 在患者必要的包括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感染、手术、止痛治疗及其他对症西医治疗外在症状缓解后加服中药汤剂治疗。需要的患者联合院内制剂半夏厚朴膏,神灯照射30min;外敷中药透皮定向D贴(院内制剂)30min。

中药汤剂包括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大承气汤加减,扶正承气汤,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及大黄单药,番泻叶单药治疗。

1.6疗效评估 本次研究对不同症状治疗后的有效范围进行定义,并将是否有效作为评价标注。

1.6.1 腹胀治疗结果评估 腹胀缓解,按程度分,①视诊:腹部平坦或凹陷。②触诊:腹软,腹部皮肤松弛张力下降。③叩诊:鼓音消失或减弱。④听诊:肠鸣音恢复正常(4次/min)。⑤患者自觉腹胀减轻或消失。⑥立为腹平片:肠管扩张及气液平面消失或肠管扩张减轻。完全缓解:以上六项完全具备。缓解:以上六项至少具备三项。部分缓解:以上六项至少具备二项。稳定:腹胀,为减轻也未加重。恶化=症状加重,有效=完全缓解+缓解+部分缓解。

1.6.2 腹痛治疗结果评估 按照WHO世界卫生组织的疼痛分级标准分为五级:0度:不痛;Ⅰ度:轻度疼痛,可不用药;Ⅱ度:中度疼痛,为持续疼痛,影响休息,需要用止痛药;Ⅲ度:重度疼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Ⅳ度:严重疼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以入院时的疼痛程度为标准,根据收集的临床资料,对每次病程记录中患者是需要服用止痛药及病程记录进行评估,恶化=疼痛等级升高,有效=疼痛等级降低。

1.6.3 便秘、恶心及呕吐治疗结果评估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评价方法》中相关评分方法,将症状分为0、1、2、3四个级别,0表示没有该症状。将收集的临床资料对每次查房记录进行评估,恶化=级别升高,有效=级别降低。

将以上症状在所收集的临床资料中,首次被记录的达到有效治疗的时间作为记录标准,进行量化分析。有效时间维持3日及以上视为有效治疗的有效评判。评判为有效后恶化为复发。统计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改善时间,去掉没有该症状的患者。计算中位值,有效率。将单纯西医组的数据作为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患者一般状况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天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梗阻程度、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临床表现 统计25例患者的典型消化道梗阻临床表现,其中腹痛出现频率68.0%;腹胀出现频率84.0%;恶心呕吐出现频率76.0%;排气排便改变92.0%。出院率88.0%。死亡率12.0%。

2.3治疗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天

由表2可知,对比两组分析结果,加服汤药组与常规治疗组的复发率与有效率的P>0.05无统计学差异。

图1 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气排便复发率

由图1可知,加服汤药组的腹胀腹痛及排气排便的复发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

图2 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气排便有效率

由图2可知,在对于腹胀腹痛及恶心呕吐的治疗,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但对于排气排便习惯改变的治疗上,加服汤药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4 讨论

消化道梗阻是指自食管到肛管任何部位,任何原因导致的上下不通。其中幽门梗阻和各部位、各程度的肠梗阻则是胃癌肠癌及胰腺癌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在胃癌、肠癌及胰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消化道梗阻的出现严重的影响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对于消化道梗阻的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感染、其他对症治疗及手术治疗[2]。在中医治疗中,一般会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外敷、灌肠/滴肛、穴位贴敷、针灸、心理治疗及联合治疗等治疗手段[3-5]。因为消化道梗阻的病情特点,口服汤药在众多医生的治疗过程中被边缘化,成为非主流治疗手段之一。

但在近年来,随着中医的发展,口服汤药治疗消化道梗阻的重要性被很多医家意识到并做了许多相关实验。有文献表示厚朴三物汤能明显提高 POI 大鼠小肠推进率,促进胃肠动力恢复。[6]更有医家追本溯源从经典中汲取经验,经过研究证实平胃散有促进肠道蠕动作用[7]。通里散结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非绞窄性肠梗阻45例,并设对照组42例比较,疗效显著,并可明显 缩短患者腹胀消失时间、排便时间等[8]。肠梗阻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大承气汤的效果显著[9]。采用中药通腑理气方灌肠结合针灸治疗癌性肠梗阻能够缩 短恢复时间,并且有提高癌性肠梗阻恢复率、降低手术率的趋势[10]。更有文献记录在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中,根据临床体会病人多在用药后3~5小时后梗阻解除[11]。

综上所述,对于胃癌、肠癌及胰腺癌伴有消化道梗阻的患者尽早加用口服汤药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延缓肠梗阻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复发。口服中药治疗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汤药肠癌肠梗阻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医汤药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亲尝汤药
亲尝汤药
亲尝汤药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