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坎地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19-05-17 03:48张凌毅李萍华
辽宁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

张凌毅 李萍华 陈 红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健康管理科(广东 深圳 518110)

高血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性疾病,如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易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家庭与社会健康的严重危害[1]。据流行病学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近3亿高血压患者,而随着统计人群年龄增加,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大幅增高[2]。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以防控为主,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需要选择降压作用平稳缓和、药物安全性高的降压方案[3],为进一步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坎地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降压效果以及药物安全性,笔者就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人。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26例,年龄范围(60~75)岁,平均(69.32±3.13)岁。病程1~9年,平均(2.52±1.65)年。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27例,年龄范围(60~76)岁,平均(69.01±3.98)。病程1~10年,平均(2.64±1.4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具有可比性,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患者符合2017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4]中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且均为老年患者(年龄>60岁);(2)患者精神、意识清醒,能够遵医嘱进行治疗;(3)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入组治疗,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患者存在神经、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2)患者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循环系统疾病;(3)患者合并肝肾功能等其他系统异常;(4)患者对本次试验所用药物过敏。

1.3治疗方法 综合管理: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饮食控制、生活方式干预等非药物治疗方案,并给予降脂药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预防心血管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

1.3.1 对照组 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晨起口服,1次1片(5mg),1天1次。

1.3.2 观察组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坎地沙坦酯片降压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晨起口服,1次1片(5mg),1天1次。坎地沙坦酯片1次1片(8mg),1天1次。

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早晚各监测血压一次,并依据血压情况适当调整用药。

1.4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以及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5](1)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内,或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Hg;(2)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不足10mmHg但降至正常范围内,或舒张压下降在10~20mmHg之间,或收缩压下降超过30mmHg;(3)无效:患者血压改善未达上述标准或血压上升。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观察指标 ①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治疗前以及治疗2月后变化。②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微量白蛋白(mA1b)以及血肌酐(SCr)等代谢指标。

1.4.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以及DBP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与治疗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以及DBP变化比较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后HOMA-IR、mA1b以及SCr等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HOMA-IR、mA1b以及SCr等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HOMA-IR、mA1b以及SCr等代谢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未发现与药物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

3 讨论

高血压是影响我国老年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有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老年人群中有一半有高血压病史[6]。目前普遍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与主动脉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大动脉血管壁弹性以及顺应性降低导致血管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缓解,进而产生高血压[7]。另外有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的发病与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环境、遗传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8]。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在平稳降压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延缓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并减少靶器官的损害[9]。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临床常用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类降压药,该药物能够选择性进入平滑肌细胞与心肌细胞,更多的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以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达到降血压的目的[10]。

坎地沙坦为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类降压药物,作用于高血压患者可以与血管平滑肌AT1受体结合,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作用,另外坎地沙坦能够减少肾上腺醛固酮的分泌,两种作用协同起到降低末梢血管阻力的作用[11-12]。本次实验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与治疗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坎地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降压效果。另外治疗后观察组HOMA-IR、mA1b以及SCr等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药联用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代谢相关指标改善更为显著,这与其更好的降压作用密切相关,能够减少患者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试验中两组患者未发现与药物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证明了坎地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行坎地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并改善代谢相关指标,药物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坎地沙坦靶向TRAIL-DR5介导的AMPK信号通路减少宫颈癌细胞自噬保护的研究
哪些降压药不能搭配着吃
沙坦“致癌”,必须要换药?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