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2019-05-21 03:24邹成林郑德波何雪银黄开健黄爱花翟瑞宁
中国种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籽粒纤维广西

邹成林 郑德波 何雪银 磨 康 谭 华 黄开健 黄爱花 翟瑞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南宁530007)

玉米是广西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是维持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玉米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品种的升级更新。随着玉米育种技术和育种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玉米品种已经审定或正在审定中,如何从众多的玉米品种中筛选出适合玉米产业发展需求、可大面积推广的品种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展示试验主要是从玉米籽粒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鉴定玉米品种的优劣,是直观掌握玉米各方面性状表现的主要方法,其试验结果[1-6]可为当地玉米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纯粒用普通玉米的种植面积受到限制,专用青贮玉米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但广西气候特征不同于北方,单纯发展专用青贮玉米存在许多不利因素,根据广西实际情况,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本试验以广西主推和目前正在参加各类试验的玉米品种为展示品种,在测定玉米籽粒产量的同时,对全株生物产量和青贮玉米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在筛选出适合广西种植的粒用玉米和青贮玉米品种的同时,也为广西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方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展示品种 已审定玉米品种8 个:桂单0810(桂审玉2012008 号)、桂单162(桂审玉2013001号)、桂单1125(黔审玉2016013 号)、桂单166(桂审玉2015007 号)、桂单165(桂审玉2014016 号)、桂单0811(桂审玉2013008 号)、桂单901(桂审玉2012009 号)、桂单550(桂审玉2018019 号);参加2018 年广西玉米生产试验3 个品种:桂单658、桂单666 和桂单1613;参加2018 年广西科研联合体生产试验5 个品种:桂单662、桂单660、GU1739、GD1615 和桂单551;参加2018 年广西绿色通道生产试验4 个品种:兆玉200、贺玉208、GU1732 和GU1743;参加2018 年国家西南热带亚热带联合体试验1 个品种:桂单203;参加2018 年广西玉米区域试验7 个品种:桂单665、桂单668、桂单669、桂单236、GD1702、桂单552 和桂单553;共计28 个展示品种,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近几年推广效果较好或有望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其中以桂单162 作为本次试验的对照(CK)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8 年2-7 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科研核心示范区进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1 个小区,不设重复,双行单株种植,大行距0.8m,小行距0.4m,行长11.25m,每个小区含4 个双行,种植密度3200 株/667m2(株距35.1cm,33 株/行),每个品种种植时,地头空出0.5m,便于排水。2018 年2 月23 日育苗,3 月12 日玉米3~5 叶时移栽到大田,定向移栽,对生叶与行长呈90°,且与同行的植株适度错位。基肥每667m2施入复合肥10kg,苗期施入尿素10kg+复合肥20kg并小培土,攻苞肥(11~12 叶期)施尿素15kg+复合肥30kg 并大培土。做好排灌水和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

1.3 项目测定

1.3.1 全株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 2018 年6 月3日大部分玉米达乳熟后期至蜡熟初期时,进行全株生物产量测定。每个品种随机连续选取10 株,从根部砍断后称取全株鲜重,计算单株产量后乘以种植密度,即为每667m2玉米全株鲜重产量。7 月8 日收获籽粒进行测产,每个品种取中间2 个双行晒干、脱粒、称重,折算出标准含水量(13%)的小区产量,按照广西普通玉米区域试验测产方法(即按实际株数的多少)对产量进行校正,最后折算出每667m2产量。

1.3.2 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和淀粉 从全株生物产量测产后的玉米植株中选取3 株,自然风干至大部分水分散失后,放入烘箱65℃继续烘干至恒重。用粉碎机打碎并过40 目筛,混匀后每个样品取200g 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测定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和淀粉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展示玉米品种籽粒产量表现 由表1 可知,28个参试玉米品种每667m2籽粒产量在421~686kg 之间,桂单162(CK)籽粒产量居第14 位,为511kg,有13 个品种籽粒产量高于桂单162(CK),除桂单550 外,其他12 个品种均为正在参加各类生产试验或区域试验的品种,说明广西农业科学院最新选育的有望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比较注重于籽粒产量的提高。籽粒产量排名前6 的品种依次为桂单203、桂单669、桂单236、桂单662、桂单665 和桂单551,均较桂单162(CK)增加10%以上,其中桂单203每667m2籽粒产量最高,达到686kg,比桂单162(CK)增产34.25%。

表1 展示玉米品种籽粒产量表现

2.2 展示玉米品种全株生物产量及青贮玉米品质表现 由表2 可知,28 个参试玉米品种每667m2全株生物产量在3.27~4.84t 之间,桂单162(CK)全株生物产量为4.30t,居第10 位。不低于桂单162(CK)的品种有10 个,分别为桂单669、桂单236、桂单901、桂单550、桂单203、兆玉200、桂单662、桂单658、GU1732 和GU1743,其中桂单669 最高,每667m2达到4.84t,比桂单162(CK)增产12.56%。

依据国家青贮玉米品质分级及指标,一级(中性洗涤纤维≤45%、酸性洗涤纤维≤23%、淀粉≥25%、粗蛋白≥7%),二级(中性洗涤纤维≤50%、酸性洗涤纤维≤26%、淀粉≥20%、粗蛋白≥7%),三级(中性洗涤纤维≤55%、酸性洗涤纤维≤29%、淀粉≥15%、粗蛋白≥7%),应品种选育者的要求,本试验对24 个品种做了青贮玉米品质测定,结果表明,24 个品种均未达到青贮玉米品质一级标准;达到二级标准的有1 个,为桂单165;达到三级标准的有6 个,分别为桂单665、桂单552、桂单658、GU1739、贺玉208 和GU1743。

其中,中性洗涤纤维未达标的有2 个,酸性洗涤纤维未达标的有15 个,所有品种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均高于一级标准(淀粉≥25%、粗蛋白≥7%)。全株生物产量不低于桂单162(CK)且青贮玉米品质又能达到三级标准的品种有2 个,分别为桂单658 和GU1743。

表2 展示玉米品种全株生物产量及青贮玉米品质

3 讨论与结论

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广西农科院选育玉米品种的方向比较侧重籽粒产量方面的提高,大部分有望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其籽粒产量均高于桂单162(CK),排名第一的玉米品种为参加2018 年国家西南热带亚热带科研联合体试验的桂单203。本试验所有玉米品种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均能达到青贮玉米指标标准要求,说明广西玉米品种营养成分较高。全株生物产量较桂单162(CK)的提高,无论在增产品种数量还是在增产幅度上均不及籽粒产量。大多数玉米品种中性洗涤纤维能达到青贮玉米品质国家三级标准,但酸性洗涤纤维指标能达到的却并不多,因此在后续青贮玉米品种选育的过程中应更多考虑如

何降低玉米植株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本试验筛选出2 个适合作青贮玉米的品种,分别为桂单658 和GU1743,全株生物产量不低于桂单162(CK),且各项青贮玉米品质指标达到三级标准。目前广西还没有制定青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本试验结果亦可为广西青贮玉米或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试验方案实施和审定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是指在获得较高玉米籽粒产量的同时,又可获得大量畜禽充分利用的玉米秸秆,是介于普通玉米与专用饲料玉米之间的一种中间型玉米[7],本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高的品种其青贮玉米指标未达到要求,而达到青贮玉米指标的玉米品种其产量表现情况又不理想。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是选育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关键。GU1743 达到了青贮玉米品质指标要求,同时全株生物产量不低于桂单162(CK),其籽粒产量较桂单162(CK)仅降低0.89%,在没有其他可选品种的前提下可作为粮饲兼用玉米的备选种。

综合来看,桂单203 适合作粒用玉米,桂单658和GU1743 适合作青贮玉米,若用于粮饲兼用型玉米则应根据当地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必要时可多品种进行混合种植。

猜你喜欢
籽粒纤维广西
广西贵港
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形态性状分析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油菜联合收获籽粒受力分析及损伤评价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玉米籽粒机械直收应注意的问题
膳食纤维通肠道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