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品种周豆25 号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

2019-05-21 03:24杨青春舒文涛李金花张保亮张东辉
中国种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夏大豆稳产区域试验

李 琼 耿 臻 杨青春 舒文涛 李金花 张保亮 张东辉

(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周口466001)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河南省又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区[1]。过去中国大豆主要依靠进口,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约占进口总量的1/3。2017 年中国大豆需求量1.12 亿t,而国内产量仅1530 万t[2],可见大豆自给率较低。因此选育高产、稳产的大豆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首要的育种目标[3]。

LSD 法是Fisher 于1935 年提出,用T 检测完成各组间的配对比较,检测的敏感性高,各个水平间的均值存在微小的差异也有可能被检测出来[4],可进行品种间产量差异的显著性比较分析。Shukla 互作方差分解法是在分析品种与试点(G×E)的基础上提出的,直接把用(G×E)方差分配到每个品种上,通过品种与环境的互作方差值及其变异系数来评价其稳定性,方差及变异系数越小,稳定性越好,无须关注适应性等问题,可以直接比较品种的稳定性[5-6]。AMMI 模型在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方面比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比方差模型、线性回归模型等应用更有效,可用图形的方式直观地表达和解析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7]。因此,为全面了解大豆新品种周豆25 号的生产特性,本研究以2015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运用LSD法、Shukla 稳定性方差、AMMI 模型对周豆25 号大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大豆新品种周豆25 号是由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2015-2016 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2018 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豫审豆20180004)。由于2016 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数据搜集不全,本试验仅采用2015 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数据,参试品种有周豆25 号、秋乐1401、濮豆820、许豆601、长义豆2号、长义豆3号、洛豆1号、中黄301、周豆24、开豆46 号、科豆17、安豆5246、豫豆22 号(CK)。

1.2 试验时间、地点 2015 年共有周口、宝丰、驻马店、平舆、长葛、南阳、安阳、濮阳、焦作、商丘、漯河和郑州12 个试点承担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7 行区,行长5m,行距0.4m,小区面积14cm2,株距13.33cm,收中间5 行计为小区产量,计产面积10cm2,再折算出每667m2产量,试验四周设保护行。

1.3 分析方法 运用LSD 法对品种间的产量进行多重比较,采用Shukla方差分析确定品种的稳定性,采用AMMI 模型分析品种的适应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丰产性分析 通过用LSD 法对13 个品种12个试点的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周豆25 号每667m2产量为227.38kg,居第3 位,比豫豆22 号(CK)增产5.83%,达极显著水平(表1)。

表1 2015 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差异比较(LSD 法)

2.2 稳产性分析 运用Shukla 稳定性方差分析法对13 个品种进行稳定性分析。各品种Shukla方差同质性检验(Bartlett 测验)Prob.=0.00388,达极显著水平,各品种稳定性差异极显著。由表2 可知,周豆25 号、安豆5246、科豆17、洛豆1 号、濮豆820、许豆601 和豫豆22 号(CK)与环境的互作方差为0,变异系数较小,因此稳定性 较好。

表2 2015 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各品种Shukla 方差分析(F 测验)

2.3 适应性分析 由AMMI 双坐标图中纵坐标反映的是基因环境交互的差异,标识点越接近IPCA1零值表示交互作用越小,则该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越好。由图1 可知,在IPCA1 纵坐标方向上,大豆品种周豆25 号、科豆17 和秋乐1401 的IPCA1均值为0,因此产量的适应性较好。

2.4 农艺性状 周豆25 号属中早熟类型品种,生育期106d,属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较强,分枝性好。卵圆叶,灰毛,白花,荚皮褐色,株高71.7cm,主茎节数16.2 节,单株荚数53.9 个,有效分枝数3.0 个,百粒重19.2g,单株粒数112.3 粒。

图1 2015 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产量结果与地点、品种AMMI 双坐标图

2.5 抗病性与品质 由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2015 年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SMV)流行株系SC3、SC7 均表现抗病;2016 年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 表现中抗,对SC7 表现抗病。田间病毒病平均0.3 级,倒伏平均0.3 级。

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2015 年检测结果:蛋白质(干基)44.5%,粗脂肪(干基)18.6%;2016 年检测结果:蛋白质(干基)45.7%,粗脂肪(干基)19.3%;2017 年检测结果:蛋白质(干基)44.7%,粗脂肪(干基)19.7%。周豆25 号的品质表现超过国家双高标准(蛋白质与粗脂肪含量之和为63%)。

3 结论

在生产实践中,大豆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是检验大豆新品种是否优良的根本依据,大豆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也是区域试验及该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8-11]。本试验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由LSD 法进行品种产量差异显著性比较分析可知,周豆25 号产量居第3 位,增产极显著;由Shukla 稳定性方差分析法分析可知,周豆25 号与环境的互作方差为0,变异系数较小,稳定性较好;由AMMI 模型分析可知,周豆25 号IPCA1 值为0,稳定性、适应性较好。经检测周豆25 号对大豆花叶病毒(SMV)流行株系SC3、SC7 表现抗病。蛋白质含量较高,具有广泛的市场开发价值。因此,周豆25 号是兼备高产、稳产、广适、优质、多抗的大豆新品种,是一个极具有推广潜力的大豆新品种,适合黄淮海南片大面积推广种植。

致谢:对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王金社老师对本试验的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猜你喜欢
夏大豆稳产区域试验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高阶煤煤层气井稳产时间预测方法及应用−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郑庄为例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优质夏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玉米早熟品种赛德9号丰产稳产
水肥运筹对夏大豆植株形态和根瘤发生的影响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