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诱导化疗疗效的关系分析

2019-05-27 00:56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1期
关键词:鼻咽癌自由基局部

白 桦

(郑州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河南 郑州 450053)

鼻咽癌是头颈部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南方发病率较高[1]。与其他肿瘤相比,鼻咽癌具有较高的放射敏感性,因此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资料显示70%~80%鼻咽癌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2],5 a生存率较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模式,因此,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已成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模式[3]。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对诱导化疗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已被证实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物质之一,可以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减少其对细胞的损伤[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患者血清SOD可以降低其对诱导化疗耐受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9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并经结合鼻咽镜检、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及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检查证实为局部晚期(Ⅲ~Ⅳa),其中Ⅲ期30例,Ⅳa期30例。所有患者符合以下条件:年龄18~65岁;治疗前未因恶性肿瘤接受过放疗、化疗或手术治疗;功能状态:ECOG评分0~2分;可定期随诊;白细胞>4×109·L-1,血小板>100×109·L-1;血清肌酐<1.5倍正常值,总胆红素及丙氨酸转移酶<2倍正常值;心电图正常;无不可控制的严重感染。

1.2 分组根据实验室检查,按血清SOD水平从高到低均分为A组、B组,每组30例。同时,比较Ⅲ期与Ⅳa期患者血清SOD水平。

1.3 治疗方法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了化疗知情同意书,接受了2周期的诱导化疗。诱导化疗方案为DP方案或TPF方案。TPF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d1;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d1;5-氟尿嘧啶750 mg·m-2·d-1,持续24 h静脉滴注,d1~5。TP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d1;顺铂100 mg·m-2·d-1,静脉滴注,d1~3。全程均采用全自动注药泵给药。每次化疗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化疗后复查血常规。A组:20例接受DP方案,10例接受TPF方案;B组:19例接受DP方案,11例接受TPF方案。

1.4 复查及评估诱导化疗2周后,复查鼻咽镜、超声、MRI评价肿瘤及淋巴结消退情况。诱导化疗不良反应的评价:采用第3版国际常见不良反应标准(CTCAE v3.0)评价患者的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及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于2周期诱导化疗后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RECIST 1.1)进行近期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

2 结果

2.1 血清SOD水平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关系Ⅳa期患者血清SOD水平为(171.11±11.23)u·mL-1,高于Ⅲ期患者的(120.02±13.81)u·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21,P<0.001)。

2.2 2组诱导化疗疗效的比较诱导化疗后来院复查率100.00%。近期疗效评价显示,A组中CR 1例,PR 21例,SD 8例,PD 0例;B组:CR 1例,PR 24例,SD 4例,PD 0例。A组有效率为73.33%,B组有效率为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4,P=0.347)。

2.3 2组诱导化疗相关消化道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恶心、呕吐均为Ⅰ、Ⅱ级,治疗过程中同时给予护胃及止吐药物应用,患者均可耐受。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6.67%、40.00%,低于B组的80.00%、73.33%(χ2=7.177,P=0.007;χ2=6.787,P=0.009)。A组、B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46.67%、5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7,P=0.606)。见表1。

表1 2组诱导化疗相关消化道反应发生情况

2.4 2组骨髓抑制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均有骨髓抑制发生,给予升白及生血小板药物应用后匀未影响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A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60.00%,低于B组的86.67%(χ2=5.455,P=0.020)。A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0.00%、33.33%,B组分别为73.33%、2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00,P=0.273;χ2=0.317,P=0.573)。见表2。

表2 2组骨髓抑制发生情况

3 讨论

鼻咽癌是头颈部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8~9万,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特别是在广东、广西和福建[5]。由于其特殊的发病部位,极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初诊时75%~90%为局部晚期[1]。目前针对一些局部晚期并且一般情况较好的鼻咽癌患者,常采用放疗前2周期的诱导化疗。一项Ⅲ期临床试验[6]发现,对于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组总生存率比同期放、化疗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诱导化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并使放疗的靶区缩小,减少临近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同时诱导化疗还可以清除血液中的肿瘤细胞,甚至一些潜在的微小转移灶,以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常用的诱导化疗方案主要有TPF、TP及PF方案。

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新陈代谢会产生一定量的活性氧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被不断清除。放、化疗治疗过程中,X线和化疗药物都能诱导细胞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在一定时间段,产生的自由基超过机体的清除能力,这些氧自由基可损伤细胞DNA,造成不同程度的DNA损伤,进而通过多种途径引起细胞凋亡[7]。SOD是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被称之为氧自由基清除剂,能够催化超氧化物生成氧气和水,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损伤[8]。

本研究发现,临床分期较高的患者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临床分期较低患者。已有研究证实较大的实体肿瘤内部血供较差,较多的细胞处于乏氧状态,产生较多的小分子自由基,释放入血,刺激机体代谢性增加SOD水平,以维持自身的内环境稳定。本研究还发现血清SOD水平较高患者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均低于血清SOD水平较低患者。这能是因为血清SOD可以有效清除患者正常器官内化疗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从而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对比2组患者有效率发现,虽然高血清SOD水平患者略优于低血清SOD水平患者,但是统计学分析未见明显差异。

总之,高血清SOD水平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近期疗效无明显关系,但明显提高化疗的耐受性。

猜你喜欢
鼻咽癌自由基局部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鼻咽癌患者血清miR-144-3p及miR-151-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丁学军作品
局部遮光器
鼻咽癌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