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铂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2019-05-27 00:56高伟艳顾爱丽代凤娟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1期
关键词:胸腔积液恶性

高伟艳,赵 玲,顾爱丽,代凤娟,朱 眉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河南 郑州 450052)

恶性胸腔积液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较为常见,胸腔积液的量和生长速度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大量胸腔积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治疗,生存时间大多小于3个月。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胸腔灌注化疗药物,其中顺铂的临床应用最广[1]。洛铂是第3代铂类药物,相对于第1、2代铂类药物,其消化道毒性、肾毒性及神经毒性更低,且与其他铂类药物无交叉耐药,目前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本文比较观察了洛铂与顺铂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收治的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1例,彩超证实均伴有中等量及以上的胸腔积液。所有6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洛铂组30例中,男18例,女2例;年龄57~69岁,中位年龄62岁;鳞癌13例,腺癌17例。顺铂组31例中,男19例,女12例;鳞癌14例,腺癌17例;年龄54~68岁,中位年龄61岁。2组患者KPS评分均≥60分,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均可以耐受局部药物治疗。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KP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经彩超定位选择穿刺点,行胸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管持续引流胸腔积液,依据患者情况引流24~72 h,待导管内无积液流出,再次经彩超检查证实为少量胸腔积液后,沿导管向胸腔内灌注药物。洛铂组: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20 mL+注射用洛铂30 mg·m-2(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59)+质量分数2%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国药集团荣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676)+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国药集团荣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036),1次/周,连用2周,2次为1周期;顺铂组: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20 mL+顺铂针40 mg·m-2(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13)+质量分数2%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1次/周,连用2周,2次为1周期。注射药物后夹闭导管,并在注药后2 h内每15 min变换体位1次,以便药物在胸腔内与胸膜充分接触,所有患者注药前均予止吐及对症支持治疗。7 d后开放引流,若仍有积液,则再次引流干净后重复上述药物治疗,最多给药4次;每周复查胸部彩超,若治疗期间胸腔积液明显增多,患者出现症状,只抽液不打药。若无液体流出,且彩超检查证实无积液时,14 d后拔除导管。治疗结束后,定期彩超复查,以了解积液情况。所有患者在胸腔灌注过程中均未联合全身化疗,胸腔内未应用其他生物制剂。

1.3 疗效评价标准所有患者均在完成2周期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近期疗效参照1980年WHO关于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完全缓解(CR):胸腔积液完全消失并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胸腔积液显著减少>50%并超过4周;无效(SD):胸腔积液减少量<50%,或是增加量<25%;进展(PD):积液增加量>25。以CR+PR计算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通用毒性判定标准3.0评价。生活质量以KPS评分变化评价。改善:KPS评分增加≥10分;降低:KPS评分减少≥10分;稳定:KPS评分增加或减少<10分。

2 结果

2.1 2组近期疗效比较洛铂组有效率为73.3%,顺铂组为5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n(%)

2.2 2组不良反应比较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其中恶心呕吐发生率洛铂组(13.3%)低于顺铂组(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注:表中统计学数据为2组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结果

2.3 2组生活质量比较洛铂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77.7%)显著高于顺铂组(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见并发症之一,胸腔积液的量一般为中到大量,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胸闷,甚至猝死,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呼吸困难症状,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是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恶性胸腔积液在胸腔穿刺排液后1个月内复发率极高,因此在彻底引流胸腔积液后,需经胸膜腔内注射药物,以达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目的。目前临床常用的是灌注化疗药物,化疗药物不仅可以减少胸腔积液渗出,同时还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全身反应也轻。

顺铂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应用的一线药物,也是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灌注最常用的化疗药物。顺铂胸腔灌注的作用机制主要有:1)直接杀死胸膜及胸腔积液中的肿瘤细胞;2)促进两层胸膜粘连,从而抑制胸腔积液的生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恶性胸腔积液即为晚期,大部分患者胸腔积液会反复生成,因此控制胸腔积液常需多次胸腔灌注[2-5]。晚期肺癌患者一般体质较差,反复应用顺铂胸腔灌注,消化道反应、肾毒性等明显,导致很多患者无法按时完成治疗。丛莹莹等[2]报道顺铂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高达58.8%,且顺铂对肾脏可产生累积性损伤,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顺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给药后很快被血管吸收,不易在治疗部位长期保留,疗效仍然不理想,大多数文献报道其有效率在50%~60%[3-5]。因此临床上亟需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药物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洛铂是第3代铂类药物,其通过使DNA变性、延迟和抑制DNA修复、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发挥抗肿瘤作用。洛铂的pH值为6.0~8.0,最接近人体酸碱度,化学刺激小,水溶性好,肾毒性低,且与其他铂类无交叉耐药。洛铂的离子自由基为乳酸,顺铂的自由基为氯离子,比顺铂对消化道的影响更小,目前在临床上已显现出明显的优势[6],尤其对于接受过顺铂胸腔灌注治疗失败的患者亦是不错的选择。李芳华等[7]采用洛铂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有效率达70.58%。本研究结果显示,洛铂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为73.3%,与其报道基本一致;且洛铂组有效率与顺铂组相当,与刘俊等[8]报道的不一致,这可能与治疗方法、本研究样本较少相关,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加以证实。本研究中洛铂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顺铂组,生活质量也较顺铂组明显提高,骨髓抑制与顺铂组相当,提示洛铂较顺铂不良反应更轻,更有利于患者抗肿瘤治疗的进行。同时在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洛铂胸腔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疗效与顺铂相当,不良反应更轻,有较好的耐受性,可以改善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胸腔积液恶性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并腔内化疗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