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研究

2019-05-28 03:48谢先顺丁婷陈艳华王柏琦
药品评价 2019年9期
关键词:骨髓瘤多发性血尿酸

谢先顺,丁婷,陈艳华,王柏琦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血液内科,湖南 衡阳 421001

多发性骨髓瘤为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主要侵犯骨髓,产生异常免疫球蛋白,导致肾功能不全、溶骨性病变、高钙血症及贫血。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大多为40岁以上人群,男性患者较女性多,如未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对患者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均存在一定的负性影响[1,2]。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受多因素所影响,患者肿瘤细胞异常活动对其肾脏具有一定的损害,对患者病情进展以及预后存在一定的影响[3]。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可减少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相关尿毒症并发症,清除患者血液中游离轻链,最大程度减少对肾小球的损伤,以达到治疗效果,但该治疗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近年来较多学者认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VD方案)联合HD对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5]。为此,本研究收集了40例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VD方案联合H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效果,为丰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52.17±5.03)岁;病程为6~10个月,平均病程(6.41±1.05)个月;研究组:男13例,女7例;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52.33±5.12)岁;病程为6~10个月,平均病程(6.65±1.0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6]。排除标准:①存在沟通障碍者;②存在精神疾病者;③参与其他研究者;④患者及其家属要求退出本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VD方案治疗。治疗第1、4、8、11d采用硼替佐米1.3mg/m2(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J20100108,规格:3.5mg)进行皮下注射,治疗第1、2、4、5、8、9、11、12天采用地塞米松10mg(生产企业:焦作福瑞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41021269,规格:1mL:5mg)进行静脉滴注,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HD治疗,给予患者股静脉或颈内静脉中心静脉透析导管置入术,建立血管通路后进行血液透析净化治疗。采用东丽血透机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血流量为200~250mL/min,透析液流速500mL/min,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血透时间为3~4h,每周2~3次。

1.3 观察指标 ①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的具体情况;②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液5mL,离心后将其置入低温中保存待检。采用贝克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肌酐、血钙、血尿酸水平检测,外送康圣环球检验公司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定量水平检测;③统计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头晕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7年修订)》[7]对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进展(disease progression,PD)。总有效率(RR)=(CR+PR+SD)/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年龄、血清肌酐、血钙、血尿酸、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定量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采用t检验;性别、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描述,并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血钙、血尿酸水平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酐、血钙、血尿酸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定量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定量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轻链蛋白定量水平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详见表4。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Tab1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case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血钙、血尿酸水平比较 (±s)Tab2 Comparison of serum creatinine and blood uric acid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血钙、血尿酸水平比较 (±s)Tab2 Comparison of serum creatinine and blood uric acid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组别 组别 例数 血清肌酐(μmol/L) 血钙(mmol/L) 血尿酸(μmol/L)治疗前对照组 20 1061.25±82.74 5.64±0.52 335.19±11.42研究组 20 1059.29±92.70 5.49±0.60 334.36±11.54 t—0.323 0.845 0.229 P—0.758 0.804 0.820治疗后对照组 20 250.81±9.26 2.87±0.41 282.92±9.33研究组 20 204.21±8.80 4.35±0.62 264.11±9.72 t—16.314 8.905 6.244 P—<0.001 <0.001 <0.001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内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贫血、骨质破坏、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及免疫球蛋白异常等[8,9]。故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和找寻治疗其安全有效的药物及治疗方案是目前临床上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10,11]。

本研究旨在探讨VD方案联合H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且血清肌酐、血钙、血尿酸、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定量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VD方案联合H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血液透析可减少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相关尿毒症并发症,清除患者血液中游离轻链,最大程度较少对肾小球的损伤[12]。硼替佐米能够延迟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在内的肿瘤生长,临床多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13]。地塞米松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过敏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14]。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定量水平比较 (±s)Tab3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serum immunoglobulin light-chain prote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蛋白定量水平比较 (±s)Tab3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serum immunoglobulin light-chain prote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注: a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 5

时间 组别 例数 血清免疫球蛋白(g/L)轻链蛋白定量(g/24h)治疗前对照组 20 33.01±4.82 3.55±0.32研究组 20 33.25±4.21 3.67±0.35 t— 0.168 1.132 P—0.868 0.265治疗后对照组 20 30.18±3.26a 2.13±0.52研究组 20 29.63±3.05a 1.60±0.47 t— 0.551 3.382 P—0.582 0.002

表 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Tab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cases(%)]

表 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Tab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cases(%)]

组别 例数 恶心 呕吐 头晕 总发生率(%)研究组 20 1(5.00)0(0.00)0(0.00) 1(5.00)对照组 20 2(10.00)3(7.14)1(5.00) 6(30.00)χ2— — — — 4.329 P— — — 0.037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VD方案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中存在一定的血液毒性以及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病变,但患者大多症状较为轻微,安全性较高。以上结果与王欢等研究结果相似[15]:相比较于长春新碱+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方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更显著,该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抑制因子、免疫细胞水平。

综上所述,VD方案联合HD对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指标水平,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骨髓瘤多发性血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促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丢失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痛风治疗血尿酸需持续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