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在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5-28 03:48李莉谢秋霞黄莉
药品评价 2019年9期
关键词:放化疗例数肺癌

李莉,谢秋霞,黄莉

江西省萍乡赣西肿瘤医院护理部,江西 萍乡 337000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的高发类型,具有发病隐匿、扩散较晚等特点,因而患者往往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导致病情发展为晚期[1,2]。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是临床上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用方式,漫长的治疗周期不仅会损害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引发免疫力下降、黏膜反应、皮肤受损等不良反应,还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使其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于改善预后[3-5]。因此,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近期疗效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优质护理干预在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5~72岁,平均(60.76±3.34)岁;病程2~13个月,平均(6.32±3.18)个月;Ⅲa~Ⅲb期15例,Ⅳ期19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43~75岁,平均(61.21±3.64)岁;病程3~11个月,平均(5.76±2.59)个月;Ⅲa~Ⅲb期14例,Ⅳ期20例。纳入标准:①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年龄≤75岁;③预计生存期在6个月以上。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肿瘤疾病;②存在严重肝肾疾病;③凝血功能异常。经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包括以下方面:①心理护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过程中,疾病的折磨、沉重的经济负担会引起患者出现恐惧、绝望、抑郁等多种消极情绪[6]。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耐心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营造轻松的氛围,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疏通不良情绪,促进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应适时向其讲解疾病知识,提醒其放化疗的相关注意事项及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对疾病产生全面的认识,解除患者的疑虑,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③不良反应护理。针对患者治疗后出现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让患者以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多餐,同时注意营养的平衡,以满足身体所需能量,对于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应为其提供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饮食;针对患者出现的骨髓抑制,治疗后护理人员需通过血常规检查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准确把握,出现骨髓抑制时及时给予药物进行治疗;针对患者的出现的放射性肺炎,应让患者进行充分休息,予以患者支气管扩张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缓解,促进患者呼吸道症状改善,防止出现肺部感染[7,8]。

1.3 观察指标、疗效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所有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分为正常(<50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69分)4个等级;抑郁自评量表分为正常(<53分)、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2分)4个等级。

(2)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参照RECIST1.1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4个等级,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疾病稳定例数)/总例数×100%。

(3)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满意情况进行统计,总分30分,分为很满意(≥25分)、较满意(18~24分)、不满意(<18分)3个等级,总满意率=(很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处理方法 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卡方χ2检验。P<0.05时,则表明组间统计数据之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如表2所示,研究组34例患者中有1例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7例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研究组34例患者中未出现完全缓解,有15例部分缓解、9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0.59%,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如表3所示,研究组中很满意例数有26例,对照组有19例;研究组有1例不满意,而对照组有7例;研究组的总满意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导致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迅速攀升。肺癌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较高的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9]。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情重、预后差,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10,11]。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改善,长期的同步放化疗治疗可使患者产生多种负面情绪,且治疗过程中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12]。为了减轻负面情绪对患者病情造成的消极影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放化疗治疗效果,需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结合患者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让患者享受到专业、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以此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优质护理对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了优化,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使其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弥补了传统护理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和缺陷,全面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和应用价值。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在精神上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为患者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治疗事宜,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缓解心理压力。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临床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可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降低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消化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以及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防止其对患者病情造成影响,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34例患者中有31例有效,对照组有24例有效,前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后者的70.59%(P<0.05),提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可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缓解,促进近期疗效的提升。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实施,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使护理满意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满意例数有33例,对照组有27例,两组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7.06%和79.4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可达到更理想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满意率。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比较(±s/分)Tab1 Comparison of adverse emotion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χ- ±S/point)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比较(±s/分)Tab1 Comparison of adverse emotion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χ- ±S/point)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研究组 34 53.28±4.36 38.76±3.39对照组 34 62.17±5.33 51.78±4.54 t—3.34 6.24 P—>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Tab2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例/%)Tab3 Comparison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cases /%)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在行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能优化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提升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一种效果理想的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放化疗例数肺癌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