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临床观察

2019-06-01 07:13
光明中医 2019年9期
关键词:承气汤排气腰椎

张 倚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而腹胀便秘是胸腰椎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短期内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肠梗阻等症状,同时由于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休息,胃肠蠕动功能减弱,粪便滞留时间延长,加重了患者的便秘症状,给其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西医主张用开塞露、酚酞片、吗丁啉等药物或胃肠减压、禁食等方法治疗,但会使患者胃肠功能紊乱,产生药物依赖性,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认为骨断伤筋,术后气滞血瘀,胃肠内堆积大量浊气,脏器功能衰弱,脾失健运而致粪便塞结,而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或腹中痞满燥实之证,具有软坚润燥、消痞除满、清热通便等功效[2,3]。本研究旨在探讨大承气汤加味对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行胸腰骨折手术后腹胀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71±3.79)岁;胸椎段骨折17例,腰椎段骨折14例;传统切口内固定术13例,经皮微创内固定术18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11±3.82)岁;胸椎段骨折16例,腰椎段骨折15例;传统切口内固定术14例,经皮微创内固定术17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可进行对比研究。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本研究。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腹胀便秘的诊断标准:术后肠鸣音弱或无,便闭,粪便干燥坚硬,肝门停止排气;有腹部胀满、疼痛、纳差、神疲、嗳气、乏力等症状。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在30~75岁者;术后3 d内未排便者;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等。排除血糖、尿糖不能控制的糖尿病者;排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排除近1个月内服用抗胆碱、促胃动力等影响胃肠功能药物者;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性疾病者;排除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胃肠功能异常者等。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磷酸钠盐灌肠液灌肠(四川健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472,130 ml/支),患者左侧位平躺,将其灌入直肠,1支/次,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大黄、枳实各12 g,厚朴15 g,芒硝 9 g。上述药物先煎枳实、厚朴,而后下大黄,芒硝溶服,以水煎煮浓缩至500 ml,1剂/d,分早晚2次温服。气滞血瘀型加用红花、赤芍、延胡索;热结阴虚型加用生地黄、白芍、玄参等;气血两虚型去芒硝,大黄减量,加用党参、黄芪、木香等。2组均连续治疗7 d。

1.4.2 观察指标1)记录2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次数及首次排便时间。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5、7 d后排便疼痛程度,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3)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痊愈:治疗后纳差、腹胀、便秘等症状完全消失,用药8 h内排气排便,且排便通畅,便质软润;显效:上述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用药24 h内排气排便,且便质转润,解时通畅;有效: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72 h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无效:各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次数及首次排便时间比较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排便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VAS评分比较自治疗前至治疗7 d后,2组VAS评分逐渐降低(P<0.01),且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1 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次数及首次排便时间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1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排便VAS评分比较 (例,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1

2.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4.19%(23/31);研究组治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7%(30/31),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手术应激、长期卧床、心理应激及腹膜后血肿等均会引起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腹胀便秘,导致患者用力排便后牵拉伤口,使其伤口疼痛难以愈合,肠道运动节律紊乱,影响术后康复效果[5]。目前西医治疗腹胀便秘首选导泻剂,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可引起结肠黏膜上皮的不良反应,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危险性。因此需要寻找通而不泻、缓而不慢的治疗方式,在促进胃肠道功能早日恢复的同时,又不致患者腹泻。

中医认为腰椎术后腹胀便秘是由于创伤或术后气滞血瘀、脏腑失调,离经之血未能及时排出或消散,瘀血蓄积,气血运行受阻而致;该病位在大肠,同时与脾、肝、肾等相关,使气虚津液,大肠传导无力,大便干结而无力排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中满者,泻之于内。”治宜苦寒泻下,攻逐瘀血,除胀止痛[6]。因此以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为主要治则,本研究所采用的大承气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代表性方剂;方中大黄可荡涤肠胃,祛瘀通便,破积导滞,为君药;芒硝可助大黄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为臣药;厚朴、枳实可理气散结、消积除痞,二者共为使药;全方共奏通里攻下、行气散结、通畅六腑之功效[7]。本方不拘泥于“痞、满、燥、实”之症,根据不同分型,灵活辨证用药,对于气滞血瘀型加用红花、赤芍、延胡索,以攻下逐瘀,行气活血止痛;热结阴虚型加用生地黄、白芍、玄参等,以祛邪滋阴;气血两虚型去芒硝,大黄减量,加用党参、黄芪、木香等,以攻下通便,补气益血[8]。现代药理研究[9]表明,大黄是传统泻药之一,具有泻下作用,同时还具有保护胃黏膜、止血、抗炎、抗病毒等作用;芒硝可增加小肠水分含量,稀释粪便,促进泻下;厚朴可促进胃肠蠕动,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枳实可促进小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加速清除小肠内容物。有研究[10]称,大承气汤可增加胃肠道推进功能,增加肠血流量及肠容积,增强平滑肌电兴奋性,促进肠肽、胃动素的释放。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排便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自治疗前至治疗7 d后,2组VAS评分逐渐降低,且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大承气汤加味可有效缓解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症状,缩短排气排便时间,且效果显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综上所述,大承气汤加味可有效缓解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症状,缩短排气排便时间,且效果显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本文校对:郭钦佩 收稿日期:2019-01-09)

猜你喜欢
承气汤排气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有限减压配合Sino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