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麦大枣汤联合认知疗法治疗考试焦虑症临床观察

2019-06-01 07:13杨拥军
光明中医 2019年9期
关键词:甘麦认知疗法焦虑症

杨拥军

考试焦虑是当前大学生、初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该症状是由于考生即将面临考试时,持续出现害怕、焦虑心理,而且无法自我控制,还伴有种种身心不适应的症状而最终造成考试失利的心理疾病,这是对考试恐惧的反应。尤其是高中的学生,频繁的考试,在当今的教育理念下,成绩的好坏与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所以,考试焦虑成为当前学生普遍的现象,过度的考试焦虑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水平,还会对身体各功能系统造成紊乱,长时间的焦虑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纠正,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本文采用甘麦大枣汤联合认知疗法治疗考试焦虑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考试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初中生12例,高中生40例,大学生16例。对照组患者34例,男10例,女24例;年龄12~18岁,平均(14.3±1.2)岁。研究组患者34例,男12例,女22例;年龄14~19岁,平均年龄(15.2±1.3)岁。2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关于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入组时1周内没有服用任何抗精神病的药物、没有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均无明显的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配合贝克(A.T.Beck)认知转变法进行治疗,每晚睡前服用艾司唑仑1~2 mg,谷维素每次20~30 mg,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改变不良的认知方式,采用集体治疗的方式,每次8人,时间为50 min,每周3次,疗程为1个月[1]。

1.2.2 研究组患者采用甘麦大枣汤联合认知疗法进行治疗,以甘麦大枣汤为基础,大枣10 g,甘草15 g,小麦20 g;失眠者加夜交藤、酸枣仁各10 g,五味子5 g;抑郁者加郁金20 g,柴胡15 g,川楝子10 g;心悸者加白芍、当归各15 g,生地黄10 g;食少腹胀者加谷芽、山楂、麦芽各15 g,神曲10 g。每天1剂,分3次服用,水煎,疗程为1个月[2]。认知疗法包括:1)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如何缓解抑郁、焦虑等的负面情绪;2)心理咨询:采用认知领悟和疏导的方法,引导患者消除对考试的重重顾虑,对患有严重考试焦虑的患者进行系统脱敏治疗和放松训练;3)社会支持系统干预:让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减少考试压力;4)团体心理治疗:8人为一组,采用团体游戏的形式,提高自信[3]。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考试焦虑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症状减少50%;无效:症状没有任何改变[4]。

1.3.2 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考试焦虑量表(TAS)的变化焦虑自评量表(SAS),该量表是精神科常用量表之一,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4级计分制,反映受试者最近1周的自我体验,SAS标准分的分界值50分,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焦虑为60~69分,重度焦虑为70分以上;考试焦虑量表(TAS),该量表是考试焦虑量表之一,由37个项目组成,包括个体在考试前后的感受和身体紧张情况,还有对待考试的态度,评分方法为:考试焦虑属于较低水平在12分以下,中等程度12~20分,较高水平在20分以上[5]。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例,%)

2.2 2组患者SAS和TAS评分对比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和T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AS和T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4 2组患者SAS和TAS评分对比 (例,

3 讨论

考试焦虑是当前教育常见的心理现象,学生对优秀成绩的期待,考试焦虑不仅停留在内心活动,比如愁苦、烦躁和压抑,还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考试不能集中注意力、失眠、坐立不安或者梦中惊醒等[6]。考试焦虑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行为方面,比如怕声怕光、坐立不安、视力模糊、手抖出汗、考试时思维混乱、潦草作答、匆匆离场等来获取心情片刻的安宁[7]。二是心理层面,比如担心、紧张、忧虑、恐惧、记忆力衰退、注意力差、学习效率下降、缺乏自信、情绪抑郁、悲伤欲哭以及夸大失败的严重后果等。三是躯体层面,比如头晕、头痛、心悸、失眠、多梦、频作哈欠、气短胸闷、小便频数、肠胃不适等。考试焦虑症的时间较长,大多发生在考试前的1~2月,严重者在大考前的1年之前[8]。甘麦大枣汤来自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治疗脏躁症的名方,脏躁症是由于肝气失和、心阴受损、忧思过度造成的。根据《灵枢·五味》中的“心病者,宜食麦”以及《素问·藏气法时论》中的“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旨,药方中把小麦作为君药,取其甘凉的功效,补心养肝,安神除烦[9]。甘草甘平,补养心气,和中缓急,是臣药。大枣甘温质润,益气和中,缓急润燥,是佐药。3种药物一起使用,调肝养心,共奏和中缓急、养心安神之功。大量研究表明,甘麦大枣汤具有抗惊、镇静、催眠、调节植物神经紊乱以及缓解平滑肌痉挛等的功效。夜交藤有滋养肝肾、养血、益精的功效,还可以治疗失眠等;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止汗、调节血压血脂等的功效;郁金具有安神、降血脂、凉血破瘀的功效;柴胡具有缓解抑郁、疏肝、退热等的功效;川楝子具有行气止痛、燥湿杀虫的作用;生地黄具有清热、养血、生津滋阴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心理治疗的国家,中国本土的心理治疗学不仅有深奥的理论基础,还有行之有效的、丰富而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世界各个国家的医学界人士对中国本土化的心理治疗方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誉,但因为民族习俗、社会历史以及文化背景等的不同,中华民族的人格体质和个性特征与西方人种不同。虽然现代的西方心理治疗学家有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但其中许多治疗方法不被中国人所接受,还有很多地方存在着见病不见人的片面治疗观[10]。道教的认知疗法是我国的首创,而且治疗效果显著,符合中国人的体质特点和个性特征,被我国患者所接受。Beck的认知疗法虽然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它的理论深奥难懂,难度系数高,被治疗的患者需要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和知识层次,我国患者不易接受该种治疗方法。甘麦大枣汤与道家认知疗法相结合,能够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本文的研究表明,采用甘麦大枣汤联合认知疗法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和T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AS和T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考试焦虑症患者采用甘麦大枣汤联合认知疗法进行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降低SAS和TAS评分,减少学生面对考试时的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甘麦认知疗法焦虑症
浅谈甘麦大枣汤的临床多学科应用体会
甘麦大枣汤对ADHD动物模型SHR大鼠DRD1、DRD2与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积极认知疗法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分析
老年慢性病患者精神症状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
枣治“脏躁”有名方
枣治“脏躁”有名方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生述情障碍干预研究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