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程标准下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影响

2019-06-03 09:46牛保兰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宫素产程组间

牛保兰, 李 铭

唐县人民医院 产科,河北 保定 072350

分娩会引起母体疼痛、应激反应等,而分娩镇痛是临床常用的镇痛处理方法。其中,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EA)是产妇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之一,可有效减轻产妇疼痛,有助于产妇自然分娩[1-2]。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发布了《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3],提示医师在产程管理时,应采取新产程处理理念。有研究报道,新产程标准具有改善产妇分娩结局的作用[4-5],然而,关于新产程标准下EA分娩镇痛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新产程标准下EA分娩镇痛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3组,每组100例。A组给予旧产程标准下EA分娩镇痛;B组在新产程标准下分娩,但未给予EA分娩镇痛;C组给予新产程标准下EA分娩镇痛。纳入标准:(1)年龄20~40岁,无精神病病史;(2)单胎、头位、足月产妇;(3)产前经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为Ⅰ~Ⅱ级。排除标准:(1)产前1个月有激素、免疫制剂、抗感染等治疗史;(2)患有恶性肿瘤;(3)患有心、肝、肾等脏器的严重疾病;(4)产检显示骨盆狭窄、巨大儿等。3组间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产史、年龄、体质量指数、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A组给予旧产程标准下EA分娩镇痛。指导产妇放松,监测阴道、产程图、产妇自身状况及胎儿情况等。第一产程(T1)的潜伏期时,使宫口扩大至3 cm,并于宫口开至3 cm时给予EA分娩镇痛。取左侧卧位于L3~L4行硬脊膜外腔间隙穿刺、向头侧端置管4 cm后,改平卧位并注入0.1%罗哌卡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37)+10%葡萄糖的混合液,注入2.0~2.5 ml;观察5~10 min,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无麻醉异常后,在宫口全开时停止用药。活跃期时,使宫口扩大3 cm至全开。第二产程(T2)使宫口全开直至胎儿娩出。生产期间潜伏期>16 h为潜伏期延长,活跃期>8 h为活跃期延长,停止>4 h为停滞,出现宫缩无力、胎膜早破>2 h,但仍未临产等情况时,则应用静脉滴注缩宫素2.5 U(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0472)+乳酸纳林格液500 ml(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020)以加强宫缩催产。B组仅给予新产程标准处理,但不给予EA分娩镇痛。准备同A组,潜伏期时使宫口开大至6 cm。活跃期时,使宫口扩大6 cm至全开。T2使宫口全开直至胎儿娩出,生产期间处理同A组。C组给予新产程标准下EA分娩镇痛,准备同A组。潜伏期时,使宫口开大至6 cm,并于宫口开至6 cm时给予与A组相同的EA分娩镇痛。活跃期时,使宫口扩大6 cm至全开。T2使宫口全开直至胎儿娩出,生产期间处理同A组。

1.3 指标观察 记录并比较各组T1、T2及第三产程(T3)时间;分别于产前(T0)、T1、T2及T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评估各组镇痛效果,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比较各组分娩及产后情况,包括缩宫素使用率、生产结局(剖宫产、器械分娩、会阴侧切、正常分娩)、产后结局(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1-2]。

2 结果

2.1 各组间产程时间比较 A组、B组T1时间明显短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T2、T3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间产程时间比较时间/min)

注:与C组比较,①P<0.05

2.2 各组间VAS评分比较 T0时,3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中,A组、B组VAS评分明显高于C组,且B组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各组间分娩及产后情况比较 A组、B组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C组,正常分娩率明显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各组间VAS评分比较评分/分)

注:与C组比较,①P<0.05;与A组比较,②P<0.05

表4 各组间分娩及产后情况比较/例(百分率/%)

注:与C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分娩是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个体的时期和过程,T1时间占整个产程时间较多,是决定能否顺利分娩的重要阶段。T1阶段会消耗产妇大量体力,增加分娩过程中的疲劳感,且易促进机体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节律性、对称性、极性的子宫收缩,无力完成分娩,从而需使用缩宫素、甚至转剖宫产等,并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的发生[5-6]。

新产程标准是2014年发布的新一代产程管理标准,其主要改变了产程时间(主要是T1)及活跃期停滞时间,可有效延长产程并减少医学干预对产妇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母婴的安全与健康[7-8]。有研究显示,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以新产程标准为指导的产程处理能使产程延长,并减少不必要的产程干预,有助于保障产妇的顺利分娩,改善分娩结局[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B组T1时间明显短于C组;T1、T2、T3中,A组、B组VAS评分明显高于C组,表明新产程标准下EA分娩镇痛可延长产妇T1时间,有助于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在新产程标准的指导下,能够有效延长产妇的产程时间,尤其是T1时间,有助于推进产妇自然分娩的产程,减少不必要的产程干预[11-12]。配合EA分娩镇痛,能够更有效地减轻产妇产程的疼痛[13-14]。

同时,本研究中,A组、B组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C组,正常分娩率明显低于C组,这与宗银东等[15]研究结果相似,说明新产程标准下EA分娩镇痛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分娩结局。新产程标准下,潜伏期宫口开大至6 cm时给予EA分娩镇痛,能通过延长T1而推进产程进展、提升子宫收缩力,缓解母体疲劳消耗程度。此外,还能更有效地减轻产妇产程疼痛,使产妇得到有效的休息,给予初产妇更多分娩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产程干预(如缩宫素使用等),提升产程诊断概率,有利于积攒足够体力,完成正常分娩,从而减少转剖宫产的发生。产妇能顺利完成自然分娩,有效避免剖宫产对母婴的不良影响,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产后结局[14-15],进一步改善母婴结局。本研究收集的患者例数较少,今后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更准确地评估新产程标准下EA分娩镇痛对产妇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新产程标准下EA分娩镇痛可延长产妇T1时间,缓解疼痛,有助于改善产妇分娩结局。

猜你喜欢
宫素产程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