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2019-06-04 12:13王云华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抵抗素病程内膜

王云华

(深圳龙岗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 深圳 518000)

子宫内膜癌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态势且年轻化趋势尤为明显[1]。早发现、早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重中之重,但即便于此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抵抗素为一种肽激素,结构中包含有半胱氨酸分泌蛋白,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血清抵抗素水平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转归中的重要性越发引起临床的重视[2]。为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血清抵抗素水平将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入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低水平组35例、中水平组20例、高水平组5例。低水平组年龄47岁~64岁,平均年龄(55.67±1.23)岁;病程时间1.2年~6年,平均病程(4.28±0.22)年。中水平组年龄48岁~65岁,平均年龄(55.65±1.25)岁;病程时间1.5年~6年,平均病程(4.24±0.26)年。高水平组年龄45岁~66岁,平均年龄(55.62±1.27)岁;病程时间1.5年~6.2年,平均病程(4.26±0.24)年。纳入标准:(1)确诊为子宫内膜癌者;(2)无血液系统疾病者。排除标准:(1)病情危重,患者和(或)家属放弃治疗者;(2)无法完成18个月随访或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者。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可分组比对。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住院次日抽取空腹静脉血3ml,以3000转/min离心10min后利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抵抗素水平进行测定并据此进行分组。随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手术治疗以及术后辅助化疗,借助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的方式予以随访18个月。

1.3 观察指标

选取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作为观察指标,其中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子宫内膜状态、癌灶最大径、侵犯深度、TNM分期;预后包括复发、转移、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x2检验,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比较

三组临床病理特征(子宫内膜状态、癌灶最大径、侵犯深度、TNM分期)、预后(复发、转移、死亡)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比较[n(%)]

2.2 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呈正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经居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70%~80%发生于绝经后女性,15%左右发生于40岁至绝经期,5%~10%发生于30岁之前[3]。抵抗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出来的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类细胞因子,最初作为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关联物质进入临床视野,但随后的研究发现其与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4]。

本次研究证实,三组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相比较,低水平组最佳,高水平组最差,中水平组介入其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呈正相关性(P<0.05)。之所以得出该论断,原因在于血清胰岛素能够通过激活PI3K/Atk信号通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分裂、增殖、浸润和迁移,并且此种作用效果随着指标数值的提高而增强[5]。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呈正相关性,血清抵抗素水平越高,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越差。

猜你喜欢
抵抗素病程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抵抗素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HBV相关肝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及其与肝病进展的关系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贝那普利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
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抵抗素表达的影响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