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孕妇学校”健教模式对初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的影响

2019-06-04 12:13孙召香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产后

孙召香

(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产科,江苏 连云港 222200)

母乳喂养具有经济、方便、卫生、科学、有效的特点,能提高婴儿的免疫和抗病能力,是婴儿最天然的营养食品。母乳喂养还能促进产妇子宫收缩以减少产后出血,利于产妇康复[1]。但初产妇常由于缺乏泌乳机制和母乳喂养知识,常因为喂养时遇到各种问题或者困难而得不到科学指导而放弃母乳喂养。因此,产前的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教育对帮助产妇获得正确信息、降低影响因素而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都非常重要[2]。传统孕妇学校承担着产前健康教育的职能,但是由于时间、交通限制,健康教育效果常不尽如人意。随着互联网的全面覆盖,产妇孕期获取知识的途径等也随之改变,“互联网+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模式以其信息量大、接受人群广的特点,更能满足当代育龄妇女对孕产期相关知识的需求和专业指导的期待[3]。因此,我院在传统孕妇学校基础上,结合网络技术,形成“互联网+ 孕妇学校”健教模式,运行以来,效果满意。本文对接受该模式的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现报告如: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住院经阴道自然分娩初产妇100例,从中筛选出接受“互联网+孕妇学校”健教模式的64例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接受传统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36例初产妇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初次产检后与配偶共同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孕产期保健知识;(2)初产妇均为孕期体检健康状况良好适合母乳喂养者,排除体检结果显示不宜母乳喂养者。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5.66±3.14)岁,平均孕周(39.44±0.66)周。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2例,高中28例,大专及以上24例。观察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6.12±3.22)岁,平均孕周(38.54±0.91)周。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15例。两组产妇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均为足月头胎自然分娩初产,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传统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孕妇学校授课人员为我院产科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和高年资产科专科护士,在固定周期的固定时间实施集中式常规授课法,由我院产科医生和护士固定讲授面授孕期保健、分娩征兆及准备、模拟分娩 、母乳喂养、科学做月子和新生儿护理等系列孕产期相关知识,课堂采取互动提问方式来查验授课效果,孕妇被动听课,每次授课时间2小时。采用授课前电话通知方式进行集中。产后定期电话随访。

1.2.2 观察组:实施“互联网+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模式:(1)在传统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媒介微信平台搭建孕妇微信群,由我院产科医生和护士将授课内容如孕期、分娩期、产褥期、新生儿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点采用微课形式录制,不定期推送相关知识、图片,每月定期固定时间点链接授课视频,由高年级产科医生和护士与群内成员进行1小时平台交流咨询、解答和科普[4]。(2)安排一名高年资产科护士为微信群群主,对群内孕产妇进行随机管理,关注群内孕妇的互动动态和情绪变化,负责答疑、疏导和安抚,鼓励母乳喂养。(3)出院后常规电话随访或者微信随访。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初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专项问卷调查,由接受过培训的产科护理人员担任问卷调查员,于患者入院待产前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模式满意度一对一调查;母乳喂养调查问卷包括泌乳机制、母乳喂养优点,母乳喂养姿势、体位、方法、乳头含接、挤奶手法等技巧,哺乳期饮食、营养知识,乳头护理等,共10项内容,每项10分,共100分[5]。健康教育模式满意度评价表也采取评分制,共7项,满分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分~69分为满意,70分~79分为比较满意,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调查人数×100%[6]。两份调查表内容信效度良好。对照组共发放36份,回收36份,观察组发放64份,回收64份,有效率均为100%。(2)对两组产妇产后4周、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通过电话随访和微信跟踪随访形式调查喂养方式。产后1年入户随访,统计产妇坚持母乳喂养时间。喂养方式评定:婴儿除母乳外部添加任何辅助液体(包括水)称为吃母乳喂养,婴儿除母乳外还添加其他代乳品称为混合喂养,母亲不授乳,全部为代乳品喂养为人工喂养[7]。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入院待产时,观察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认知度和孕妇学校健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母乳喂养随访:观察组产后4周、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一年随访,观察组母乳喂养时间也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母乳喂养知识和满意度及产后1年母乳喂养时间比较(±s)[n(%)]

表1 两组母乳喂养知识和满意度及产后1年母乳喂养时间比较(±s)[n(%)]

组别 例数 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分)产后1年母乳喂养时间(d)健康教育满意度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观察组 64 92.48±13.14 212.64±54.24 44(68.75) 10(15.63) 9(14.06) 1(1.56) 98.44对照组 36 81.12±10.52 113.32±55.12 6(16.67) 20(55.56) 5(13.89) 5(13.89) 86.11 t/z值 - 4.4445 8.7385 -4.452 P值 - <0.0001 <0.0001 <0.0001

表2 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方式随访[n(%)]

3 讨 论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T-CEF)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础措施[8]。随着生育妇女整体文化程度的提高,产前对孕产期保健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了解更为迫切[9]。母乳喂养要求婴儿与母亲早接触早吸吮,但初产妇分娩结束后往往因为疼痛和劳累需要休息,因此而产生畏难情绪,失去母乳喂养信心。因此,加强产前母乳喂养知识学习对产后喂养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

孕妇学校是孕妇获取孕产期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母乳喂养认知和自我效能的主要途径。孕妇学校多元化、丰富性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可显著提高孕妇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目前我国孕妇学校的授课方式仍没有统一模式和标准,尚处在探索阶段,大部分孕妇学校的授课方式仍然以集中授课,老师讲课,孕妇被动的听课学习为主,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孕妇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学习效果并不佳[10]。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广覆盖,“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媒介。我院启动“互联网+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利用多媒体媒介微信群功能,以视频和微课形式丰富了孕妇学校的专业授课内容,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和互动相结合,使医护人员弹性时间内给予专业的解答,满足了孕产妇的需求[11]。运行调查显示孕妇对媒体传播孕产妇教育方式非常满意,显著提高了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主动性和自我效能增强,产后纯母乳喂养率明显提升,因此利用互联网进行孕妇学校的教学非常有必要,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初产妇母乳喂养产后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