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索李其信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用药规律研究

2019-06-05 08:38艾文娟傅伟游旭军曹义国丁劲李其信远庚彦陈柏书
中医药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关联系数牡丹皮山茱萸

艾文娟,傅伟,游旭军,曹义国,丁劲,李其信,远庚彦,陈柏书

(1.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1;2.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广东 深圳 518133)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男科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症状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对名老中医在前列腺增生症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总结,有利于中医治疗泌尿男科疾病学术思想的传承,李其信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兼知名三甲医院男科主任,对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治疗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本次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这一现代科学手段对名中医李其信应用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处方规律进行分析探讨。

1 研究方法

1.1 筛选研究处方

本次研究的时间段为2016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调取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男科门诊处方系统,对李其信处方进行筛选,筛选李其信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合格处方100首。

1.2 病案纳入标准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1]和《吴阶平泌尿外科学》[2]制定病案纳入标准。1)出现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尿流中断、尿细无力、夜尿频数等临床症状;2)经直肠前列腺指检:前列腺增大,质韧,表面光滑无结节,中央沟变浅或消失;3)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前列腺体积增大,前列腺体积>20 mL;4)生活质量评估≥3分;5)一次排尿量>150 mL,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e flow rate,Qmax)<15 mL/s,排尿后残余尿量(Postvoiding residual volume,PRV)≤100 mL;6)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0 ug/L。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年龄40~80岁,并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

1.3 病案排除标准

年龄<40岁或>80岁者;PRV>100 mL,Qmax<5 mL的严重下尿路梗阻患者;既往存在泌尿系统手术史者;合并有反复尿潴留者、反复血尿者、反复泌尿系感染者;合并有膀胱结石者、继发性上尿路积水者;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近2周内使用过其他治疗BPH的中西药物者;不能配合治疗和观察的精神病患者;存在先天性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癌、膀胱颈纤维缩窄等其他疾病引起的下尿路梗阻患者。

2 研究软件

本次分析研究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版本)。

3 处方校对

将筛选后的处方录入上述分析软件。录入完毕后,双人审核,保证数据录入的精确性[3-5]。

4 统计分析

本统计分析软件可以进行频次分析、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还可以利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进行熵聚类的新方分析,所有的新方也可以进行网络展示[6-8]。

5 结果

5.1 药物频次统计分析

本次筛选的100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处方,笔者通过中医传承辅助软件分析发现有45味药物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其中土茯苓出现62次、茯苓出现61次、车前子出现61次、牛膝出现61次、绵萆薢出现52次、三棱出现49次、莪术出现48次、山茱萸出现47次、柴胡出现47次、桂枝出现45次。见表1与图1(仅展示频次10以上)。

表1 100首前列腺增生处方药物情况排名

图1 药物频次使用统计图

5.2 药物组合模式统计分析

中医传承辅助软件对组方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三棱、莪术”组合模式出现频次47次,“山茱萸、茯苓”组合模式出现频次43次,“车前子、牛膝”组合模式出现频次43次,“三棱、茯苓”组合模式出现频次42次,“山茱萸、牡丹皮”组合模式出现频次42次,各种药物组合模式详见表2所示,笔者对本次研究的相互关联规则进行了详细的网络展示,详见图2和图3。

表2 置信度0.6,支持度为20条件下组合模式频次表

续表2

图2 支持度20,置信度为0.9的药物网络展示

图3 支持度20,置信度为0.60的药物网络展示

5.3 改进的互信息法、核心药物组合及新方分析

5.3.1 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的对相关药物进行关联系数分析

设置相关度为5,惩罚度为2,可以得到两药物间的关联系数,本次展示关联系数0.20以上的相关药物组合,详见表3所示,关联系数比较靠前的分布为:海藻、牡丹皮关联系数为0.361 917 8,附子、柴胡关联系数为0.348 299 6,山茱萸、海藻关联系数为0.336 801 5,杏仁、柴胡关联系数为0.333 204 7,海藻、柴胡关联系数为0.320 876 5。

表3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续表3

5.3.2 核心药物组合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V2.5版本),设置相关度与惩罚度,研究发现本次核心组合为甘草-柴胡-牡丹皮。

5.3.3 新方分析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V2.5版本),可以得到1个新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处方为山茱萸-柴胡-牡丹皮-甘草。

5.4 五味、四气、归经及药味个数统计分析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V2.5版本)研究发现:寒性(480次,33.4%)>平性(458次,31.87%)>温性(412次,28.67%)>凉性(48次,3.34%)>热性(39次,2.71%)(见图4);进行五味统计分析发现:甘味(793次,36.13%)>苦味(597次,27.2%)>辛味(443次,20.18%)>酸味(168次,7.65%)>咸味(114次,5.19%)>涩味(80次,3.64%)。详见图5所示。药物归经笔者也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肝经、肾经、脾经、肺经与心经比较排名靠前,详见图6所示;通过药味个数折线图统计发现单个处方药味基本为16味,最小11味,最多19味,其中16味药物组成的处方占据50%,详见图7。

图4 使用中药在四气中所占比重统计分析

图5 使用中药在五味中所占比重统计分析

图6 中药归经使用频次统计分析

图7 药味个数折线图分析

6 讨论

本次研究笔者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版本)统计分析李其信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用药规律,本次分析发现土茯苓、茯苓、车前子、牛膝、绵萆薢、三棱、莪术、山茱萸、柴胡、桂枝、薏苡仁、甘草、生地黄、牡丹皮、王不留行、杏仁、山药、附子、海藻和昆布等出现频次较高,以上药物具有补肾、活血、化瘀、疏肝、健脾、利湿、散结、软坚及温阳等疗效。李其信治疗前列腺增生使用的组合有:1)车前子、牛膝;2)茯苓、山茱萸;3)三棱、莪术;4)三棱、茯苓;5)山茱萸、牡丹皮;6)牡丹皮、茯苓;7)车前子、茯苓;8)甘草、 柴胡;9)山茱萸、牡丹皮、茯苓;10)三棱、牛膝等。经过聚类算法分析,常用的药对包括:海藻-牡丹皮;附子-柴胡;山茱萸-海藻;杏仁-柴胡;海藻-柴胡;山茱萸-昆布;三棱-牡丹皮;昆布-柴胡;杏仁-牡丹皮;杏仁-甘草;山药-海藻;山茱萸-甘草;甘草-海藻等。基于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发现李其信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核心组合主要有甘草-柴胡-牡丹皮。本次系统产生的新处方是:山茱萸-柴胡-牡丹皮-甘草。本次研究发现李其信喜用寒、平、温性药物;善用甘、苦、辛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归肝经、归肾经、归脾经药物运用比较多。折线图统计发现单个处方药味基本为11~19味,其中16味药物组成的处方占据50%。

本研究发现李其信教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配伍有车前子、牛膝组合,不仅下可利湿、通癃闭,还可补肝肾、强筋骨;茯苓、山茱萸组合为六味地黄丸经典两药搭配,不仅可利湿健脾,还能平补肝肾,补而不涩,滋而不腻;三棱、莪术搭配为经典的对药组合,通过活血化瘀之法,通癃闭,缩小前列腺增生体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三棱、茯苓搭配可健脾活血利湿并用;山茱萸、牡丹皮搭配组合,可活血化瘀兼平补肝肾等,李其信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用药配伍具有精妙的运用,不外乎脾、肾、肝三脏,疏肝活血、补肾健脾利湿之法,综合运用,辨证施治。

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开展李其信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核心组合主要有甘草-柴胡-牡丹皮,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程一般较长,临床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中医学一般从肝论治,李其信用药方面往往会添加疏肝药物柴胡,牡丹皮可以活血化瘀,为血中气药,能泻阴中之火,使火退而阴生,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核心药物,甘草调和诸药。本次传承辅助系统产生的新处方是:山茱萸-柴胡-牡丹皮-甘草,山茱萸微温而不热,是一味平补阴阳的药品,不论阴阳虚,都可配用,既能补益肝肾,又能收敛固涩;能补能涩,故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应用频次居第8位,其形成的新处方是否能应用于临床,期待临床实践进一步检验应用。

李其信善用补肾活血法(通癃启闭汤)治疗前列腺增生,其主要药物组成有附子、桂枝、川牛膝、苦杏仁、山药、茯苓、泽泻、山茱萸、生地黄、牡丹皮、车前子、三棱、莪术、海藻、昆布等,前期研究发现补肾活血法能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且在减少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副作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雌激素水平有关[9],补肾活血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也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10]。附子具有温肾助阳,健脾祛湿除寒之功;桂枝可通阳化气行水;山茱萸、山药、生地黄补肾健脾,养血滋阴,海藻、昆布具有软坚消痰散结之效;三棱、莪术具有活血化瘀,治癓瘕积聚,除结块瘀阻之力;泽泻、车前子、茯苓等具有利尿渗湿之能;杏仁可下气利膀胱以助通癃启闭;牛膝利尿通淋,化瘀活血,尚能引药下行,直达病所。李其信教授用药精细,单个处方药味基本为11~19味,其中组成的处方50%为16味药物。

猜你喜欢
关联系数牡丹皮山茱萸
山茱萸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基于牡丹皮微观性状与抗炎活性相关的“辨状论质”研究
山茱萸真空干燥特性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分析
山茱萸的资源分布及开发应用现状
识别真假牡丹皮
唐太宗与牡丹皮的故事
山茱萸提取物保护脊髓损伤神经的机制研究
基于灰色关联度对山东小麦新品种(系) 综合表现评价分析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稠油热采油井生产主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