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祛瘀方治疗痰湿犯肺型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9-06-05 08:38赵会茹苏春娅
中医药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症候体征炎性

赵会茹,苏春娅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多发病、常见病,目前针对慢性咳嗽的定义是咳嗽时间超过8周,而相关检查无明显肺疾病者,咳嗽往往是患儿唯一就诊症状[1]。现今临床中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主要包含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呼吸道感染后咳嗽(PIC)、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等[2-3]。根据流行病学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引发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为CVA,其次为UACS、EB,综合起来可占慢性咳嗽病因的86.2%。目前对于慢性咳嗽临床上多数采用抗组胺、激素、抗生素、制酸剂及止咳化痰药,但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且治疗过程中患儿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更需要采用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减轻患儿痛苦[4]。中医辨证治疗不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还能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功能,标本兼治[5],因此本院采用化痰祛瘀方治疗慢性咳嗽,并探讨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呼吸科门诊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从中选取95例,男患儿59例,女患儿36例,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所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1~13(6.35±4.13)岁;病程8~21周,(13.4±5.8)周;其中CVA 16例,EB 12例,UACS 8例,GERC 11例。观察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1.5~14(6.93±3.42)岁;病程9~22周,(13.8±4.9)年;其中CVA 19例,EB 12例,UACS 7例,GERC 1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拟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版)》[6]中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1)咳嗽持续时间不低于8周,痰少且黏;2)长期反复咳嗽,遇冷空气咳嗽加剧,咽痒干痛,气短胸闷;3)X线胸片显示无明显病变;4)体格检查肺部无罗音。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及《中医内科学》[8]中痰湿犯肺证诊断标准。症见:1)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晨起或食后则咳甚痰多;2)咽痒,因痰而嗽,痰出咳平,咳泡沫痰,或痰涎黏稠;3)胸闷脘痞,呕恶食少,神疲乏力,大便时溏;4)微有恶寒发热,舌苔白滑或微腻,脉象濡滑。

1.4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的患者;2)所有患者均无对本研究采用的药物过敏史;3)年龄1~14岁;4)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家属均知情同意,并且所选患儿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1.5 排除标准

1)急性及亚急性咳嗽患儿;2)存在其他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炎、哮喘等出现咳嗽者;3)有严重鼻咽部恶性肿瘤患儿;4)合并心功能不全,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脏器功能衰竭患儿。

1.6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对应病因治疗,针对CVA、UACS、EB、GERC等,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商品名:吉舒,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987)吸入治疗,1~7岁患儿200~400 μg/d,2次/d;>7岁患儿200~800 μg/d,2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痰祛瘀方治疗。组方:半夏6 g,陈皮10 g,茯苓12 g,厚朴12 g,苦杏仁10 g,款冬花10 g,紫苑10 g,白芥子10 g,莱菔子10 g,炒苍术10 g,甘草6 g。随症加减:咳逆气急、痰多胸闷者加白前、紫苏子;恶风怕冷者加防风;咳嗽甚者加炙麻黄;咽痒甚者加牛蒡子;寒痰较多、痰黏白如沫者加干姜、细辛;恶寒者加黄芪、防风。水煎煮,每剂100 mL,1剂/d,2次/d。

1.7 观察指标

1.7.1 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所有患儿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

1.7.2 中医症候及体征积分

相关症状评分[9]:记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中医症候及体征积分,中医症候评分量表见表1。

1.7.3 生活质量评价

参考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eicesterCough Questionnaire,LCQ)对患儿生活质量进行评定[10],LCQ包括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社会功能3个领域19个条目。

1.7.4 临床疗效评价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制定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儿咳痰、喘息、咳嗽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儿喘息、咳痰、咳嗽症状得到一定改善,少痰或无痰,无咽喉部不适感;无效:患儿喘息、咳痰、咳嗽症状完全没有变化,仍出现持续的咳嗽症状,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表1 中医症候评分量表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2.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由表3可见,治疗后两组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TNF-α、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TNF-α、IL-4及IFN-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中医症候及体征积分

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症候及体征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中医症候及体征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5 治疗前后LCQ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两组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果见表5。

3 讨论

小儿慢性咳嗽归属于小儿咳嗽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疾病主要是因“久病入络、久病入血、久病多瘀”而成,主要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迁延难愈,用药可缓一时之症状,但不易断根[11]。慢性咳嗽的病位在肺,外邪犯肺可致咳,而胃、肾、肝等出现的功能失调情况也会加重慢性咳嗽的病情,正如《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12]慢性咳嗽病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肺系疾病迁延不愈,阴伤气耗,肺主气功能失常,肃降无权,肺气上逆作咳[13]。小儿脏腑娇嫩,卫外不固,形气未充,外邪侵袭肺卫,痰热胶结阻滞气道,咳嗽反复发作,迁延日久,脏器多虚,属邪实与正虚并见。痰湿犯肺者多因湿困中焦,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聚生痰浊,上犯于肺,久延则肺脾气虚,气不化津,痰浊更易滋生,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患儿体虚易感,卫气虚弱,阳虚不足,痰饮内伏,以致痰贮于肺而作咳。故针对痰湿犯肺者治疗当以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为主。半夏为君药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湿痰。陈皮辛行苦泄,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消;茯苓利湿健脾、祛湿消痰,以杜生痰之源;陈皮、茯苓配伍半夏治痰湿壅滞之咳嗽声重,痰白质稀者。苦杏仁入肺经,味苦降泄,肃降兼宣发肺气而能止咳平喘,以苦杏仁之苦温疏肺而降气;茯苓之甘淡渗湿以宣脾,脾肺抒情,则痰不存留矣;厚朴燥湿消痰,下气平喘,与陈皮、半夏合用,治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陈皮、茯苓、厚朴、苦杏仁四味同用,可同助君药化痰之功。佐以款冬花辛温而润,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紫苑温肺下气,消痰止咳,专能开泄肺郁,定咳降逆;款冬花和紫苑其性皆温,但温而不躁,即可化痰,又能润肺,前者重在止咳,或者尤善治痰,二者同用止咳化痰之效益彰。白芥子温肺祛痰,散寒除湿,利气散结,通络止痛;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行气止痛。苍术苦温燥湿以祛湿浊,辛香健脾益和脾胃,助厚朴健脾燥湿之力。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诸药相合,理气降逆、化痰消食,气顺痰自降,痰浊得化,咳喘自平,诸证得解。

慢性咳嗽患儿机体内的多种炎性因子失衡,其中TNF-α在体内发挥着调节免疫应答,促进细胞生长分化等重要作用,而慢性咳嗽患儿体内的TNF-α显著升高[15]。慢性咳嗽的发生与Thl/Th2细胞比例及功能失衡相关,IL-4和IFN-γ被认为是慢性咳嗽发病中的关键的Th1和Th2细胞分化因子,IFN-γ由Thl细胞产生,IL-4由Th2细胞产生,可以抑制IFN-γ的分泌,而慢性咳嗽患儿的IL-4水平明显升高,IFN-γ水平下降,IL-4/IFN-γ比例升高[15-16]。本研究显示,经化痰祛瘀方治疗后,IFN-γ水平显著升高,TNF-α、IL-4水平显著降低,由此提示化痰祛瘀方能有效调节炎性因子,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炎症水平,有利于患儿恢复。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化痰祛瘀方治疗的观察组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机体内的炎性因子也得到了有效改善,由此可知化痰祛瘀方是治疗痰湿犯肺型慢性咳嗽的有效方剂。

猜你喜欢
症候体征炎性
更正说明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