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类课程集成背景下应用本科机电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分析

2019-06-11 11:15李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李鹏

[摘要]在广西高校试点国家提倡的应用本科“人才立交桥”培养模式下,应用本科培养的学生来源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和认知规律差异化的特点。在分析不同层次生源认知规律异同点的基础上,针对应用本科机电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分析行业、企业对机电专业学生的岗位核心需求,详细探讨机电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并基于此提出核心素养引领下的电类课程集成改革思路并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多层次人才培养;核心素养;电类课程集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058-02

一、引言

近年来,广西高校试点实施多层次“人才立交桥”培养,应用本科生源层次呈现多元化、立体化,学生来源由单一的普通高中转变为普高升本、中职升本和高职升本等多层次立体化生源分布。各层次生源存在较为显著的认知规律差异和知识基础差异,给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急需针对上述背景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在培养计划中体现专业课程认知的循序渐进和立体融合,构建衔接紧凑的递进式教学体系,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基于当前学情,为适应多层次生源不同的学习需求,重点分析了当前行业和企业对应用本科机电专业人才核心素养的实质需求。

二、应用本科机电专业多层次生源学情分析

作为职业教育一部分的应用本科教育较之传统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理实结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机械电子一体化相结合能力,突出学生对现代制造技术中的电子控制内容。目前,广西高校应用本科学生层次来源主要有三类:普通高中起点的普高升本、中等职业教育起点的中职升本和高等职业专业教育起点的专科升本。三类层次学生来源差异性大,集中突出体现在专业技能基础厚度、专业理论基础宽度和专业学习认知接受规律。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输出也有不同,分别针对企业一线工程师、储备干部(助理工程师)和一线核心技术人员等。

依据多年的教学实际对在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企业用人评价标准进行总结,归纳出来上述三个层次学生的综合专业认知特点对比如下表所列。多层次学生在大学应用本科专业学习过程中展现出下列主要特点:普高升本生源基本理论基础较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中职升本生源专业理论基础极为薄弱,专科升本生源理论和实践基础相对较好,这给应用本科教学创设了多元化教学情境。

多元化教学情境和多层次生源特点需要应用本科机电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时需要建立多层次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做到:(1)因材施教——差异化制定多维度教学目标;(2)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难易度;(3)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4)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有利于基于不同生源特点实施专业课程体系,做到学生会学会用,切实掌握行业、企业不同层次岗位所需的核心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应用本科机电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分析

職业教育体系下专业核心素养是人才综合工程素质的核心。通常,应用本科机电专业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专业知识交流沟通、技术技能运用、信息获取和迁移以及团队协作等各方面。经过多年对国内行业较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相关企业和北部湾区域进行调研,数据表明企业在应用本科层面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应用本科机电专业学生适应企业较之普通本科和其他层次更具优势。企业对机电专业人才核心需求的评价标准均涉及专业核心素养,归纳起来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情商、智商、能力和专业,如下图所示。需将上述企业判断标准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意识到上述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又称“情绪商数”,主要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更多依赖于后天培养,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控制情绪,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结合实际,也就是指学生应具备适应社会融入团队及专业技术团队融合相处的能力。在校期间,学生情商培养主要通过学习活动及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加以锻炼,诸如参加社团、承担各级学生管理、参与创新创业团队、参与学校各类社会体验及社会公益活动等。在学生入学之初需要针对这方面进行强化宣传和引导,专业教师进行的基于行业的情商引导更具现实意义。

职商(Career Quotient)又称“职业智商”,是指自然人工作时智商与情商的综合体验。职商是一种包含了判断能力、精神气质、积极态度的综合智慧,关乎自我与工作现状与发展的契合度。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否在长期与企业共成长、应对发展中的阶段性职业困难的态度都属于职商范围。相较而言,企业,更倾向于给认可企业理念有志于行业发展的人更多发展和锻炼的机会。相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要求学生对行业和企业的认知程度、对职业的态度和专业性都应上升至更高的层次。如何在高校教育阶段突出培养学生相关行业的认知性、行业前瞻性、从业稳定性和职业规划性等日益重要。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人们在完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能力总是与实践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实践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专业是指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也即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所分的学业门类。专业是专门知识和能力的具象载体,人才的前述综合能力必然要具化为专业加以呈现。接受大学教育必须依托专业,大学教育是体验式教学,专业之间存在或多或少互通性和共性要求。文科和理工科之间专业差异化较大,企业更注重的是学生是否具备从事某领域职业发展所需的基本逻辑思维、判断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等。

当前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普遍缺乏关于上述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应用本科机电专业学生培养应以企业切实需求的人才专业核心素养为方向,打破传统的课程教学大纲目标设定、内容设置、评价考核等机制,完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从知识内容、实践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多维度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尤其在专业能力维度上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能力表现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机电专业电类课程集成也应适应当前多层次生源培养实际,以上述人才核心素养需求分析为导向,以提升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对电类课程进行有效集成,包括课程教学内容有效整合和教学方式变革。充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突出企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情商和职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展开相关课程学习,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从而适应企业的切实需求,大大提升学生就业效率和未来的职业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39-45.

[2]时荣.“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工科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9).

[3]李晓军.核心素养:技术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新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4(17):65-70.

[4]郝建华,王明贤.工科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困境与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1).

[5]袁振国.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N].光明日报,2015-12-08.

[6]赵亮,陈韵.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工科类院校“双创”教育发展研究[J]科技视界,2017(9).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