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19-06-11 11:15李子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3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教学改革

李子莹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大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满足信息化环境下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技术促进教学的典范,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捉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尽管翻转课堂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的诸多弊端,但目前教学者对其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仍存在一定不足。通过对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结合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在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情况,反思翻转课堂的不足与困境,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022-03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其中明确提出了“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精品课程、可汗学院、MOOCs等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以“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教育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仍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正向“融合创新”阶段迈进。而“翻转课堂”正是顺应了教育信息化趋势,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教育的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翻转课堂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课前知识的获取和课堂知识的内化,即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化教学资源为基础,课前自学和课上强化为主要形式的混合学习模式。因此,生动有趣、目标性强、指引清晰、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优质教学资源是翻转课堂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将已开发的信息资源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翻转课堂的研究概述

翻转课堂(Flipped Cassroom),又称颠倒课堂、反转课堂、颠倒教室、反转课室等。关于“翻转式教学”的研究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高校就开始了,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把翻转学习与他创立的“同伴教学法”进行了整合,其特点是关注师生互动。而对翻转课堂的真正实践探索,则是从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一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录制教学视频并开展“课前看视频,课上互动内化”的教学方式开始。乔纳森·伯尔曼等人强调,翻转课堂并非在线课程,而是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混合模式;翻转课堂不是用视频替代教师,它是一种增加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让学生获得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011年,翻转课堂被《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其后,可汗学院为翻转课堂提供免费教学视频,而慕课(M0OC)的出现也提高了翻转课堂学习者的参与性。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受到全球教育者的关注并开始探索研究。

在我国,“翻转课堂”引起了信息技术领域及教育人士的极大关注。以“翻转课堂”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截至2018年12月,共有18548条结果发文量逐年递增。从研究发展历程来看,国内学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从2012年开始,张金磊等发表我国第一篇研究翻转课堂的学术文章,主要讲述翻转课堂的起源、概念和特点,属于初级探索阶段。2013年和2014年共有689篇篇名含有“翻转课堂”字样的文章,基于各类技术和平台的运用,探讨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等。2015和2016年共有6079篇,文章发表量呈井喷式增长,微课、慕课等被应用到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以英语教学、数学为主的具体学科教学实践文章较多,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阶段。2017年发表量增速放缓,经过七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2018年的文章中,学者反思翻转课堂在中国的适用性、利弊以及本土化方案等,进入理性思考阶段。

总体来看,2012-2018年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总量逐年上升,研究单位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但高职发文量占比较少。文章中的热]关键词有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微课、慕课、信息技术等,表明如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微课资源有效开展翻转课堂是研究翻转课堂的主要内容。在翻转课堂应用研究中所涉及的学科主要集中在英语、计算机应用类、医学类课程,而贸易经济类的学科较少,专门研究国际商务及相关学科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成效,缪静敏汪琼借助在中国慕课网开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慕课对一线教师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调查的教师已经开展了翻转课堂实践,并认为翻转课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但也遇到资源制作技术不够、课堂翻转比例难以确定、时间精力投入与回报比例失衡学校制度不灵活等困难。杜静、杜志强等学者反思制约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因素,指出信息时代下翻转课堂不应流于教学范式,而要回归教学本义,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升级。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不足与反思

(一)对翻转课堂的内涵理解不到位,翻转课堂教学陷入误区综上所述,翻转课堂的真正内涵,是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翻转,课前由教师创建以视频为主的课程资源,由学生按照个人学习情况完成课前资源的线上学习;然后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组织多种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和运用,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然而,在翻转课堂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对翻转课堂内涵的理解存在以下三个误区:(1)碎片式的课前资源学习割裂了课程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学生在课前学习的导人资源都是细化到单个知识点的颗粒化资源,而且学生学习课前资源的时间也是零散的,这导致学生难以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以及缺乏对课程整体性和系统性融会贯通的理解。(2)翻转课堂的实施步骤割裂了师生教学关系的有机结合。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观看视频,实际上也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知识讲解和传授,并没有真正实现师生互动。而且学生自学自控能力参差不齐,自主学习意愿不强的学生就会为了完成浏览资源的任务而使用各种作弊手段,这也是教师未能现场监督和引导的结果。(3)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形式而忽视有效性。翻转课堂的课内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但由于课前学生掌握的程度存在差异,课堂活动经常出现“冷场”或讨论随意讨论目标不明确、讨论成效低等问题。

(二)翻转课堂教学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教学资源难以深度整合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是教学时空、教学场所的翻转,更是一种理念的转变。而教学理念的转变必然导致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的重构,这需要从上至下的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然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时,都缺乏这样的整体设计和规划。就国际商务专业而言,课程结构中包含基本素质课和职业能力课,但不是所有课程都需要且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而老师往往为了给课程增添特色而盲目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为了创新而创新,导致同一专业的学生在多门课程中都要完成大量的课前资源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但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反而使学生产生抗拒课前资源学习的厌学心态。而在同-1]课程的翻转课堂应用中,也存在缺乏整体设计的问题。一方面,教师没有依据教学内容的重要性、难易程度、性质特点等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只一味追求“翻转”的比例;另一方面,翻转课堂的实施缺少清晰的课前学习指引和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课堂活动作为支撑,导致课前学习效果不佳,课堂活动效率低下,达不到翻转课堂的真正教学目的。此外,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建设重复浪费。由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商务专业知识的更新很快,尤其是涉及实际操作的知识和技能受政策和市场变动的影响极大,需要及时更新。而各院校同类专业为了申报各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或参加各种微课比赛等,各自制作自己的课程资源,出现制作成本高、效果欠佳、更新不易、资源重复浪费等问题。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技术缺失,难以满足翻转课堂的技术需求

翻转课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视频,借助具有学习轨迹跟踪和分析功能的教学平台,创建在线互动学习社区,为学生营造一个高效的学习环境。虽然不能以运用信息技术的程度来衡量翻转课堂的质量,但信息技术为翻转课堂的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对参加我校举办的全国信息化教学培训的教师进行调查,约有90%的高职教师在授课时只采用传统的教学设备(包括投影、黑板、讲台电脑),极少数老师表已采用新型信息化教学设备,如智能白板、触摸屏、短焦距仪一体机、AR/VR技术等。除了教室新型信息化设备,还有电脑端和手机端的多种教学平台和教学软件,也是教师未能熟练运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频是最重要的课前学习资源,目前教师主要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视频作为学生课前学习的视频资源,但网上已有视频资源存在信息过时、相关度不高等问题,部分教师开始自己制作视频。由于缺乏视频制作的技术,教师自已录制的视频效果不理想,存在设计呆板、音像不清晰等问题,不利于学生学习。同时,视频制作的技术门槛大大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工作量的加大与产出的不确定性极大程度上打击了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

(四)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不能与翻转课堂相适应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标准是依据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目标是依据教学理念制定的,而归属于不同教学理念的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方式必然是有所区别。传统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劳动者,从事标准化生产和服务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传统课堂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评价方式通过考核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合格以做出统一评价,常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或“平时成绩+实训成绩+期末考试”等评价形式构成。而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多层次多阶段的,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规律、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应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人格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情况。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还不完善,暂时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翻转课堂全过程的评价体系。从查找的文献看,只有少数文章提出对教学评价的一些看法,但只停留在理论的解读,并未做出具体评价方案的设计。此外,对学生课前微课程学习和课堂学习的评价都很难量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不强,翻转课堂出现了替学、替考、作弊等问题。

四、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建议

(一)升级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技术驱动下的新型教学范式,无疑给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带来更多的学习自由。但要使翻转课堂真正实现提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等作用,教学者必须将翻转课堂回归教学的本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升级改造,构建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要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学时空转换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配和参与度、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知识系统化与碎片化等关系的问题。首先,升级版的翻转课堂需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不仅存在于课堂活动环节,更应贯穿于整个翻转课堂的前、中、后阶段。即使是利用看似没有教师出现的课前线上资源自学,教师也应通过预先设计的具有清晰学习步骤指引的课前学习任务单、线上讨论、线上答疑等师生双向交互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线上学习,而不是“放羊式”的任由学生凭兴趣或自律来自行浏览资源,进行单向知识输入。其次,升级版的翻转课堂要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满堂灌”的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往往只能停留在识记和理解的浅层学习。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多阶段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实现从课前(识记、理解)到课中(分析、应用)再到课后(综合、评价),由浅层学习过渡到深度学习。再者,教学资源本身是碎片化的,无法形成知识体系。翻转课堂教学要将碎片化的知识点关联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网络,可通过构建课程知识树、逐步推送经过序化的教学安排等方式实施,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构建整体化的知识体系的学习策略。

(二)合理规划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包括对整个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模式的定位,教学资源的统筹每门课程教学步骤的设计等做出有利于学习的整体安排。以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为例,纯理论课程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比较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纯实践类课程则适合传统课堂教学。其中,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的翻转课堂设计中,可按照课程内容的难度和重要性,将较容易的内容安排在课前线上学习,增强学习的信心,并引发较难内容的线上讨论,通过收集线上讨论信息,有针对性地安排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深度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知识的运用和迁移拓展。而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上,应从国家层而进行规划和布局,协同各校优势资源共建专业资源库,避免重复的低质量的教学资源建设。而各院校在使用共建资源时,可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及学校特色资源进行课程资源特色优化,这样既可以共享共性资源,又能满足各校专业的特色发展需要。

(三)培养与翻转课堂相适应的教师信息化素养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将教学信息与多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到课程中,教师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逐渐成为教师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翻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的信息化素养包括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利用电脑端和手机端教学软件及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的能力等。有效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需要建立培养机制实施多方联动:学校制订培养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制度,在新教师人职时提供基础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并定期组织信息化教学专项能力培训班,为教师提升信息化技能提供支持和保障;教师也可参加各种信息化教学专题的在线课程或校外培训,多渠道獲取最新的信息化教学动态;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或观摩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学习更多信息化教学的优秀案例。

(四)完善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方式

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方式应能满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可分为课前学习评价、课中学习评价和课后学习评价三个阶段。其中课前学习评价的内容是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包括在线学习行为(观看视频时长、阅读资源个数、参与讨论次数等)、在线测试成绩和在线作业完成情况等;课中学习评价的内容是线下课堂学习情况,包括课堂出勤率、课堂活动参与度和质量水平等;课后学习评价则是依据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定。翻转课堂在教学时空上的自由度决定了翻转课堂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包括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组内互评第三方观察员评价等多维度结合。而翻转课堂的评价指标既要考虑到知识与技能的评估,还要考虑学生创新思维、团队意识、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翻转课堂的评价指标可分为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评价过程多阶段、评价形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维度、评价内容多层次的教学评价方式相比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更能满足翻转课堂的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杜静,杜志强.翻转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型”还是“教学本义”的回归[J].课程.教材.教法,2018(3):106-111

[2]缪静敏,汪琼高校翻转课堂:现状、成效与挑战:基于实践一线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5(5):74-82.

[3]金莹,席志武,王卫明.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重庆高教研究,2017(5):78-87.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高职教学改革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