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9-06-11 06:30李分停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激励理论篮球教学有效应用

李分停

摘  要:高职院校在当前体育教学课改战略的号召与领导之下,也开始对体育课程教学不断进行着革新和调整,并引进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对于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来说,其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学习人数较多、较受学生欢迎的一个项目,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激励理论的指导和应用,能够显著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信心,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综合性人才的教学目的与初衷,具有较为可行的实施意义。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展开探究,旨为今后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质量及效果的有效提升,提供一些较为有力的参考性借鉴。

关键词:激励理论  高职院校  篮球教学  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b)-0075-02

高职院校作为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特定专业型人才的教育基地,教学质量与水平直接决定了人才的综合能力。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类型来看,学生需要更高的身体素质作为支撑和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对于体育教学工作比较重视。篮球课程作为一项开设和发展时间较长的传统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当前的教学中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激励理论的提出能够帮助篮球教学工作更加完善。

1  激励理论的应用对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意义

1.1 打破传统篮球教学模式带来的枯燥和单一

激励理论是一种建立在情感变化引导行为转换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理解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而在高职篮球教学过程中使用激励理论,开展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够有效的调节课堂的氛围,改变过去传统的生硬死板的教学风格,让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和身体上有更多自由的空间和独立练习的勇气,从而改善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

1.2 增強高职院校学生对篮球课的信心与热情

高职院校学生也是通过了高考统一考核之后进入学校进行学习与深造的专业型人才,在过去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经历中,由于教学观念和侧重点不同带来的更多是对专业文化课程的学习和关注,从而忽视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在身体素质上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都不合格,从而就会产生对体育篮球运动的恐惧和抗拒心理。激励理论的实践能让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表示肯定与赞扬,不断提升学生对篮球的信心与热情。

1.3 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提升篮球课程教学质量

传统的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和中心,由教师的教学进度决定整个课堂和课程的教学节奏,这就会为教师和学生带来明显的领导与被领导的阶级关系,在心理上产生距离,并且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文化精神的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非常少。而激励理论方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教师充分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增强互动拉近双方的距离,并且学会换位思考,形成良好融洽的课堂氛围。

2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应用激励理论的阻碍与困境

2.1 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导和中心

虽然激励理论对于改善当前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工作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但是考察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篮球课的教学水平不难发现,大多数学校对于激励教学法的应用是远远不足的,激励教学法的适用面临着较大的阻碍。产生这一问题与发展困境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当前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过分的抬升和建立了教师的角色地位,从而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也过于机械化和强迫化。

2.2 高职院校学生对待篮球课程缺乏积极主动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篮球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其上课和训练的态度将直接决定了对篮球课教学内容的接收程度与熟练程度。激励理论强调在篮球课程的训练和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科学合理的给予肯定与鼓励,但是这要首先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篮球学习与练习的基础上。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对待篮球课程缺乏主动性与热情,从而让教师缺失了评价和考核的依据,无法应用激励理论。

2.3 高职院校篮球教师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不高

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中的顺利实践与应用离不开教师对此方法的掌握和对课堂情况的把握。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高职院校面临的教学压力日益加大,对于人才的渴望和需求也不断提升。在这种压力的迫使之下,高职院校对于教师团队的组建就相应降低了标准和要求,导致篮球课程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不过关,不能很好地理解激励教学法的内涵,更不能合理科学的予以应用。

3  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举措

3.1 利用情感激励法形成师生之间的共情共感

情感激励法作为激励理论下提出的激励教学手段中最为常见和基础的教学方法,强调和关注的是通过教师自身情绪的感染与带动,传递给学生积极的正能量从而促进学生对篮球课程产生热爱,从心理上真正的了解和接受篮球项目,并愿意通过篮球运动的锻炼对自己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进行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同学进行励志故事的讲述与亲身经历的介绍,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与实现教学目的。

3.2 利用目标激励法增强学生学习篮球的斗志

高职院校学生正是处于自我意识基本建立的阶段,对待外界的事物拥有较为独立的思考与见解,也拥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观念,同时也正是自尊心发展旺盛的时期,因此在抓住高职院校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激励理论提出了另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就是目标激励法。教师在篮球课堂上设立训练的目标,或者下堂课检测的标准作为目标,督促学生开展练习。

3.3 利用竞争激励法推进自省实现针对性突破

同学之间的竞争和横向比较更容易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篮球的斗志,因此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竞争激励法的应用,让学生清晰的看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不仅能够推动学生对篮球技巧的训练力度,更是能够有针对性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在篮球上的专项突破[3]。

4  结语

激励理论作为一种起源较早、发展时间较长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不同的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当前国家不断注重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为了能有效提高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当中,应积极采用激励式教育的教学模式,并深入贯彻落实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来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虽然,对于当前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教学工作发展现状来说,对激励教学方法的使用还不到位,不能充分发挥其理论带来的优势与进步性,导致当前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教学质量并不高,不能令人满意。但是相信不久的将来,通过针对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和发展的实质性阻碍与困境进行不断分析,通过利用不同的方式广泛的推进激励理论的实践与创新,会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曦.激励式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探讨[J].运动,2016(10):50,84.

[2] 左雄伟.合作学习法在篮球教学中运用[J].运动,2017(3):109-110.

[3] 李思谕.比赛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价值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6):157,183.

[4] 李昕.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合作意识培养探析[J].运动,2013(24):80,101.

[5] 左雄伟.合作学习法在篮球教学中运用[J].运动,2017(3):109-110.

[6] 施发.高校篮球教学的理论知识与结构优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7):73-74.

猜你喜欢
激励理论篮球教学有效应用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分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