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环保机械设备及应用课程开发与实践

2019-06-11 11:15何建林李伟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产教融合

何建林 李伟江

[摘要]现阶段,职业教育开始注重内涵建设,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受到了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与此息息相关,产教融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进行课程优化和开发的普遍共识。以高职环保机械设备及应用课程为例,研究基于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该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库、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团队、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开发与实践,为高职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提供参考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环保机械设备;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092-02

一、引言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已经成为重要趋势,内涵建设逐渐取代规模发展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特点,在这一背景下,职业院校开始聚焦专业课程的优化和开发,以满足内涵建设的课程需求。内涵建设给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显著提升了职业院校的就业率。但是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也伴随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职业获得感弱,企业对技能人口的需求缺口仍然较大。由此可见,企业用人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错位,因此在深化校企合作框架的基础上,推动产教融合是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路径。

产教融合符合高职院校的角色定位,也是顺应新时代经济转型的客观形势。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该文件明确指出:应加快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对现有职业发展体系进行优化和创新形成产教融合新机制,不断推动中职高职衔接,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提升协作深度,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对特色课程开发而言,也需要产教融合的持续支持,因此如何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体现产教融合需求极具挑战。

二、产教融合对高职环保机械设备及应用课程开发建设提出的要求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染源呈多样化,环保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同时对处理污染的环保设备、技术、技能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业对环保设备技术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具备扎实的职业岗位能力的人才,成为高职环境类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已经成为高校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在实践环节,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校企合作的深度不足,主要原因有合作模式缺乏新意、政府引导作用弱化、政策倾斜不足、部分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缺乏监督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的意愿,直接导致课程开发不能及时得到落实,给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不利影响。

环保机械设备及应用是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环保设备制造方向)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探索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校企合作开发环保机械设备及应用课程,为环保设备技术一线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三、产教融合的高职环保机械设备及应用开发与实践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明确环保机械设备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基于环保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等职业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要求,课程在职业能力培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重要性。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都需围绕环保设备行业发展所要求具备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进行。

(二)课程标准的确定

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即明确特定课程的性质、内容标准、目标、基本理念以及实施建议的具有一定指导性的政策文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课程标准仍然聚焦于理论层面,由于校企合作深度的限制,导致标准对实践操作并未形成指导規范。

基于产教融合大趋势,课程标准的调整能够给课程开发带来诸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满足新时期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必须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这样才能让该专业学生能够快速获得岗位技能,提升就业精准性。产教融合需要高校积极与企业展开深层次、多维度的合作,摒弃以理论教学为主的错误理念。所以课程标准的制定必须凸显实操价值,提升实践操作在整个教学任务中的比重,使实践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的比例达到1:1。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

根据校企合作企业实际的环保工程项目处理的对象:污水、大气噪声、废渣等,选取环保机械设备及应用课程,其主要涉及以下教学内容,包括污水处理设备、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噪声污染控制设备、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保动力设备共5个核心主干课程项目。

在每一个企业的环保工程项目中,按照不同污染物对应的处理规范,明确针对污染物实施的具体搜集以及预处理工作事项,还需详细讲解相应的环保处理设备概况,包括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安装施工工艺及运行维护要点。

(四)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采用学院精品课程资源在线共享平台,比如环保机械设备及应用课程网站,进一步丰富学习资源体系,该在线分享课程涵盖教学标准、课件、现场工程施工图片、微课视频、试题等模块,为教师或者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数字资源在线服务。对学生而言,可根据产品样本、现场工程施工图片、动画仿真能够准确把握不同设备之间的结构特征、功能差异以及运行管理事项;利用工程图纸了解不同设备正确的安装施工流程。教师借助网络平台管理教学、批改作业、统计分析等不同功模块,能够准确分析和把握学生学习进度,而学生可随时浏览和编辑学习计划、提交作业、查看学习成绩和交流及互评等,显著提高了学习计划的针对性,提升了对数字学习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同时校企合作共同编写培训讲义、开发特色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等,将行业最新发展成果与课程计划相整合,弥补了传统教材滞后的不足,有力推动了零距离就业的实现。通过上述方法建立集纸质与电子、静态与动态的图书和网络资源一体的立体化课程资源库。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

本课程基于“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全面融合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按照环保机械设备及应用课程大纲要求,将现场教学法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在知识讲解时,根据目前教学进度以及内容模块的具体要求,统一安排学生去学院地处的佛山周边校企合作企业佛山市新泰隆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华清智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佛山科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丹灶金沙污水处理厂等企业,进一步开展现场教学。

需要注意的是,该课程需要涉及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管理事项以及处理工艺进行详细讲解,单一化的结构示意图无法让学生把握操作和工作原理,讲解过程不仅抽象枯燥,还会引发学生

的排斥情绪。教师可借助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仿真软件,借助仿真动画对复杂环保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及工艺进行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所讲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教学团队应有两大师资团队共同组建,即兼职教师以及专任教师,前者长期在企业一线进行技术实践工作,可重点对课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进行详细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真实的项目案例,注重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应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针对后者,可实施企业顶岗实践的制度,参与企业实际的工程项目,加强与企业环保工程师交流学习,以此积累实际工程项目运作经验,不断提升教师的“双师”素养。

(七)课程考核与评价

校企合作双方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以职业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课程模块化的职业能力考核评价机制。既要注重结果评价,也要重视过程评价,并引入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双重评价机制,构建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在教学实施环节,教师应根据课程大纲以及实际教学进度,对现有考核机制进行优化,推动课程考核形式多元化,例如,可增加课程学习检测,将平时成绩拆分为诸多二级目标,可增加课程小论文实操训练总结以及企业实践报告等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参与实践性学习。此外,还应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占比,注重过程考核;持续优化试题素材管理机制,不断更新和引进高质量课程建设资源,针对环境保护问题等热门领域优化试题库建设。

四、课程开发建设成效

環保机械设备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明确基于职业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制定由重理论转向重实践的课程教学标准,选取企业实际的环保工程项目为教学内容,建设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等一系列措施作为课程开发和建设手段,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团队协作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走上就业岗位更好地参与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和维护创造必要条件。

五、课程未来的开发建设方向

现阶段,保护环境和加强环境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环保产业极具发展潜力,国家将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实施更大的优惠政策,因此社会对环保设备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将更加迫切,未来环保机械设备及应用课程开发建设的方向是:(1)加快基于环保设备企业实际工程案例的仿真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整合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2)基于学生学习需求,丰富课程体系,优化实操教学方法,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高效互动。(3)课程教学资源库内容的持续建设和课程网站的更新。

参考文献:

叶继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0).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