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理念指导高职院校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发展

2019-06-11 11:15祁朝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3期
关键词:指导高职院校

祁朝丽

[摘要]在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全面重视的良好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以科学理念为指导,与时俱进,紧跟文博行业发展的步伐,根据国情、省情适时调整课程大纲,开拓一条科学合理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之路。

[关键词]科学理念;指导;高职院校;保护与修复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224-02

一、当前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发展的新背景

(一)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全面重视,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就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全面、深入、系统、科学地阐明了文物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物保护的正确理念,合理利用科学的途径,明确提出文物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习总书记对文物保护的系列论述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它明确表达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全面重视,并希望文物工作者能够用科学的保护理念,走出一条正确的文物保护之路。这是当前新时期文博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引和遵循。

(二)高职教育的特点及误区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它的基础理论教学只要求“必需”“够用”,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设计不免使很多高职院校容易陷入“轻理论,重实践的误区。以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为例,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实习实训课程中强调科学保护与科学修复的力度不够,导致许多高职学生毕业后在从业时对文物没有敬畏之心,大胆下手,对文物实施的贸然修复实际上又造成了二次破坏,因此在高职教育中要教育学生对文物“保持敬畏,谨慎动手,小心保护,科学修复”,把“最小干预,最大限度保持文物本体的原真性”等科学的文物保护与修复理念传达给学生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目前高职教育师资的特殊性

由于文物资源的有限性及不可再生性,高职院校在聘请实习实训教师时,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修复经验,因此往往会聘请校外的传统修复匠师来担任,修复匠师大多从传统的师徒制成长起来,有着娴熟的修复技艺,但在修复理念上与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保护与修复还存在着一定距离,科学修复理念的缺失也使我们在今后的高职教育中必须补上这一课,把科学的文物保护与修复理念灌输给将来的行业从业者,以促进文物保护与修复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文物保护和修复专业与科技的结合十分紧密

(一)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特殊性

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是科学性极强的一门学科。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涉及考古学、博物馆学、人类学、工艺美术、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矿物学、生物学、制造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该学科的特点是文理科交叉又与理工科渗透,人文科学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所以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是一个科学性极强的专业。面对涉及诸多复杂学科的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我们在实施课程实训前必须慎之又慎,让学生首先学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与修复方案,经教师批准后再进行修复实训,但从目前设置文物保护与修复行业的职业院校来看,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实习实训前让学生先制定文物保护与修复方案这一环节是缺失的,因此各个职业院校为使专业良性健康发展,实现毕业生与行业的无缝对接,必须适时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及时补上这一课。

(二)现代科技仪器和检测手段在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文物鉴定与修复过程中,用现代科学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对文物进行显微观察、金相分析,进行文物信息的采集与记录;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荧光、X一光探伤、CT、傅立叶红外光谱、激光拉曼、3D扫描技术进行文物样品的检测与分析,明确文物的框架结构,并在无损探查、典型样品检测与分析研究基础上进行文物的成功仿制。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现代科技设备和手段的强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现代的科技仪器和检测手段,没有科学的保护与修复理念,缺乏現代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几乎无法实现。因此,在文物保护与修复中使用现代科技仪器和检测手段进行分析与检测必不可少,势在必行。

(三)高职教育必须紧跟行业发展,与时俱进,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引入一些必备的现代科技仪器充实实训室

鉴于文物保护与修复学科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因此就要求设置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也需要与时俱进,或利用学院资金,或申请地方政府财政支持,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投资,通过各种途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适时采购一些必备的现代化科技仪器和检测设备充实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让学生通过实训学会使用现代科技仪器和检测设备,从而培养出适合现代文物修复与保护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三、各地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国情、省情开创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党和国家对文物工作的全面重视是最大的国情,而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人才奇缺也是国情。山西是一个文物大省,目前亟待修复的各类文物数量浩大,如古建筑、壁画、石窟寺以及大量革命文物都亟待保护与修复,但面临修复人才短缺、修复速度缓慢的难题。拿壁画来讲,山西亟待修复的破损壁画,即使动用山西省文博系统所有的工作人员去修复的话,也需要近100年的时间,近几年随着我省文物数量的急剧增加,大量亟待保护修复的珍贵文物在专业修复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只能静默等候。文物修复人才的严重不足也成为制约我省文物保护与修复行业的严重问题,如何培养出能与行业无缝对接、毕业后立即上岗就业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人才成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一)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修复学科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往往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大多数文博单位是需要掌握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但是进入它的门槛比较高,在岗位编制上无法马上满足高职学生的要求,只能临时聘用,工作待遇低,专业素养要求高,在单位得不到编制认可,这样的情形就很容易使高职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安心在文博行业工作,往往在工作几年后转向别的行业,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得不到保证,而文博单位依然面临保护与修复人才短缺的困局。

另一方面,目前文博单位在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的需求比例上,山西在不可移动文物修复人才方面的需求要远高于可移动文物修复人才的需求,山西全省的不可移动文物共5387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1处,占全国的11.5%,而在古建、石窟寺壁画彩塑等方面修复人才的缺乏也需要文博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共同努力来实现。

(二)高职院校要适应行业需求培养人才,推动学科建设

高职院校要适应文博行业对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的需求,把人才培养投入从可移动文物向不可移动文物转移,从传统的可移动文物如陶瓷器修复、纸质文物修复领域向不可移动文物如古建筑、石窟寺、彩塑、壁画等不熟悉的领域发展,以适应行业人才需求,引领专业发展。

在学科建设上,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设置更多的修复材质方向和学科方向,让毕业生在就业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就业。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针对目前革命文物修复人才紧缺、需求大的现状,开设纺织品修复专业,为革命文物衣物、毛毯等材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解决人才短缺的困局。

(三)高职院校与文博用人单位联合办学,共同培养人才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要每年进行文博行业调研,根据文博单位的需求培养人才,双方可以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共同培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文博单位可以根据对人才的需求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在培养过程中对高职学生的保护与修复技能进行具体的要求和指导,以符合行业的用人要求。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也要发挥学校教育稳定性、连贯性的优势,为高职学生搭建学历提升的平台,以适应文博行业的门槛需求。当然,另一方面,文博用人部门也要根据保护与修复人才需求紧缺的现状,主动降低门槛,吸引人才,必要时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紧缺人才进入文博行业编制的“尚方宝剑”,这样才有可能缓解人才需求与岗位编制准入限制的两难问题,保证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人才培养的连贯性与持续性,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借文博研修班的东风,让职業院校的交流与学习成为习惯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虽然陆续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但他们在专业发展中很多都是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缺乏与其他兄弟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与学科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有的院校甚至对国内文博行业的发展动态及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发展情况完全不了解。近几年来,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了三届文博行业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过培训班的集中学习,教师也系统地学习了新时代下文物保护与修复的科学理念和系统课程,通过培训学习职业院校的教师收获良多,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共享信息,互通有无,进行了非常好的交流,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我们也期待能够借着国家文物局、中国遗产文化院举办文博骨干教师研修班的东风,让所有开设文博专业的职业院校定期进行交流学习,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实现师资和教学资源的提升与共享,为文博行业培养出更适合、需要的人才。

山西作为一个文物大省,在培养高素质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方面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在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文物修复工作高度重视的前提下,更加明白必须把科学的文物保护与修复理念贯彻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出的学生在就业后更好地与行业无缝对接,更迅速地适应文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服务于山西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

参考文献:

[1]刘玉珠.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与利用之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A].求是,2016(18).

[2]贾慧媛.浅谈现代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人才培养[A].中国博物馆通讯[C].中国博物馆协会,2017(4).

[3]王博.修与饰:略述中国传统文物修复与现状[J].西北美术,2017(4):73-74.

[4]王燕.五年制高职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理论课程整合初探[J].学园·教育科研,2012(24):70-71.

[5]张晓彤,詹长法.万古传物百年树人:浅谈文物修复人才现状及教育[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1(1):122-125.

猜你喜欢
指导高职院校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