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消合剂治疗肝郁肾虚型乳腺增生症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

2019-06-24 13:06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乳癖增生症肾虚

杜 丽

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 浙江 长兴 313100

乳腺增生症是指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的乳腺上皮和间质增生、复旧不全而引起的一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存在年轻化倾向。近年来,笔者采用乳消合剂治疗肝郁肾虚型乳腺增生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采集时间从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全部观察病例共131例,其中9例因失访、资料不全予排除,即两组共122例,均来自长兴县中医院乳腺专科门诊,年龄18~61岁,平均35.67±5.3岁;病程10天~15年,平均18.7±4.73月。采用简单随机方法,被纳入研究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逢单号者列为治疗组63例,逢双号者列为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西医诊断参照《外科学》[1]标准制定,中医诊断[2]符合乳癖肝郁肾虚证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服用乳消合剂,药用:柴胡、香附、当归、姜半夏、仙茅、淫羊藿、浙贝母、夏枯草、茯苓、王不留行各10g,白芍12g,荔枝核20g,甘草3g。加水至500ml,浓缩两次,共成120ml,每次20ml,3次/日,经前服用7天,经期停服。

2.2 对照组:口服乳癖消片。乳癖消片(由沈阳红药制药有限公司提供)5粒/次,3次/日。

两组均以每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价: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制定的疗程标准判定。痊愈:肿块及疼痛完全消失,随访观察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或结节数量减少在1/2以上;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观察3个月经周期无加重;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或结节数量减少不及1/2,但增厚腺体明显变薄;疼痛有所减轻或不明显。无效:用药3个月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多变硬者;疼痛不减轻,或反而加重;或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同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中雌二醇(E2)、孕酮(P)和催乳素(PRL)的变化。

3.2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3.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3.2 两组治疗前后血E2、P、PRL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E2、P、PRL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E2、P、PRL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PRL(μg/l)24.89±10.41 16.30± 9.52▲◆24.62±10.19 18.36± 9.2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E2(NG/l)150.46±0.46 120.68±0.31▲◆151.51±0.53 135.82±0.48▲P(μg/l)11.87±6.07 18.51±7.49▲◆11.74±6.23 16.27±6.86▲

4 体会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与肝肾两经关系密切,肝郁肾虚是本病关键[3]。乳消合剂方中,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王不留行、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柔肝,仙茅、淫羊藿补益肾元,姜半夏、浙贝母、夏枯草化痰软坚散结,茯苓健脾、实脾而化湿,荔枝核理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补肾助阳、调理冲任、疏肝理气、软坚散结的作用。结果表明,乳消合剂治疗肝郁肾虚型乳腺增生症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乳癖增生症肾虚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18F-FDG PET/CT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透视“肾虚综合征”
肾虚是种文化病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2例并文献复习
名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乳癖67例
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乳癖立消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