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标本红细胞浓度对不同放置时间后血糖测定结果影响研究

2019-06-27 09:54管丽红陈卓敏王占科李丽萍关晓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检测值离体检验科

管丽红,陈卓敏,王占科,黄 杰,李丽萍,周 媛,王 康,关晓辉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体检中心,江西南昌 330002;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护理部,江西南昌 330002;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 330002;4.南昌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 330008;5.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江西南昌 330006;6.河北省复员军人医院护理部,河北邢台 054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1]。血糖测定指血液葡萄糖浓度测定,是医院检验科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血糖测定不仅在诊断糖尿病和评估药物治疗效果方面,而且在评估糖尿病、肥胖和创伤感染患者胰岛素抵抗方面,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4]。血糖测定标本质量是保证血糖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保证,静脉血标本采集质量容易控制,血糖测定准确性高,同一个标本可重复测定,静脉血标本常用于血糖测定[5]。静脉血标本血糖测定需要及时检测[6],但医院内患者静脉采血往往不在检验科生化实验室内完成,而是由专业的抽血护士在检验科以外的门诊部和体检中心以及临床科室完成,这不可避免造成标本不能即刻检测,到达检验科实验室需要一定的放置时间。据文献报道,静脉血标本在检测之前,放置时间越长,血糖检测结果越低,但详细机理尚不完全清楚[7-8]。红细胞是血液中主要有形成分,红细胞离开人体后,有一定的存活时间,有文献报道离体红细胞具有摄取葡萄糖的作用[9-10],因此,研究不同红细胞浓度血标本血糖下降程度变化,旨在探讨离体血标本内葡萄糖下降机理及其与红细胞浓度的关系,为制定不同红细胞浓度静脉血标本血糖送检时间,提供实验室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体检中心不同红细胞浓度人群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8~70岁,均否认患有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根据红细胞计数(RBC)大小,参照RBC正常参考范围(男性:4.5×1012/L~5.5×1012/L,女性:4.0×1012/L~5.0×1012/L)[11],将入选人群分为3组:低红细胞浓度标本组(RBC-L组,n=20),其中男性RBC小于4.5×1012/L,女性RBC小于4.0×1012/L;正常红细胞浓度标本组(RBC-N组,n=20),其中男性和女性RBC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高红细胞浓度标本组(RBC-H组,n=20),其中男性RBC大于5.5×1012/L,女性RBC大于5.0×1012/L。男女构成比、年龄构成比、空腹血糖(GLU0)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各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各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2仪器与试剂 10 mL肝素钠抗凝真空采血管由浙江康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血糖检测试剂盒和MR2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深圳迈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台式低速离心机由湖南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1.3标本处理和检测方法 真空采血管空腹抽取肝素钠抗凝全血标本5~6 mL,充分混匀,防止标本出现红细胞凝集,并准确记录抽血时间(精确到分钟)。抗凝血标本离心后析出血浆,即刻放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本位,通过酶动力法进行血糖测定并记录为GLU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吸样检测后,取出血标本,小心混合血标本中血浆和红细胞层,形成全血状态,放置室温(25.0±2.0)℃ 1 h,再离心后,检测血糖并记录为GLU1,再次摇匀血标本,混合血浆和红细胞层呈全血状态,继续放置1 h,再离心后检测血糖并记录为GLU2,同样操作步骤,依次记录全血标本即刻及放置1、2、3、4、5、6、7、8、12和24 h后的血糖值为GLU0、GLU1、GLU2、GLU3、GLU4、GLU5、GLU6、GLU7、GLU8以及GLU12和GLU24,计算并比较各组血标本室温放置平均每小时血糖下降量和血糖下降累积量变化量。放置x小时的平均每小时血糖下降量计算公式为:ΔGLU/h=(GLUx-GLU0)/x;放置x小时血糖下降累积量计算公式为:ΔGLU=GLUx-GLU0。

2 结 果

2.1不同组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血糖检测结果变化 3组血液标本随着放置时间增长,血糖检测数值呈下降趋势;RBC-N组和RBC-H组GLU2检测数值均低于GLU0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血标本GLU3检测数值均低于该组GLU0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BC-H组血液标本GLU4检测值低于RBC-N组,RBC-N组GLU4检测值低于RB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不同组患者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血糖检测值

注:与本组GLU0比较,*P<0.01;与RBC-N组比较,#P<0.01

2.2不同组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平均每小时血糖检测结果下降量变化 RBC-L组、RBC-N组和RBC-H组血标本放置4 h后平均每小时血糖检测值下降量均低于放置2 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标本平均每小时血糖检测值下降量均随放置时间呈下降趋势,血标本放置时间越长,平均每小时血糖下降量越小。RBC-H组放置不同时间点内平均每小时血糖检测值下降量高于RBC-N组,RBC-N组高于RB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样放置时间的血标本平均每小时血糖检测值下降量随红细胞浓度升高呈升高趋势,血标本红细胞浓度越高,血糖下降量越大。见表3。

2.3不同组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血糖检测值下降累计量变化 RBC-L组、RBC-N组和RBC-H组血标本放置4 h后血糖下降累计量均高于放置2 h(P<0.01),且血标本血糖下降累计量均随放置时间呈增多趋势,血标本放置时间越长,血糖下降累计量越高。RBC-H组放置不同时间点血糖下降累计量高于RBC-N组,RBC-N组高于RB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样放置时间的血标本血糖下降累计量,随红细胞浓度升高呈升高趋势,血标本红细胞浓度越高,血糖下降量越大。见表4。

表3 不同组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平均每小时血糖

注:与本组2 h内数据比较,*P<0.01;与同样放置时间RBC-N组数据比较,#P<0.01

表4不同组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血糖累计下降量

放置时间RBC-L组(n=20)RBC-N组(n=20)RBC-H组(n=20)2 h0.38±0.050.70±0.040.96±0.074 h0.68±0.04∗#1.24±0.08∗1.84±0.09∗#8 h1.12±0.14∗#2.00±0.01∗2.96±0.31∗#12 h1.44±0.07∗#2.64±0.30∗3.60±0.54∗#24 h2.40±0.18∗#3.84±0.22∗4.80±0.57∗#

注:与本组2 h内数据比较,*P<0.01;与同样放置时间RBC-N组数据比较,#P<0.01

3 讨 论

检验科是检验患者标本的医学实验室[12],检验结果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其中分析前是检验结果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13],研究标本离体后标本内检验指标信息变化,对改善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静脉血标本离开人体后随着放置时间延长,葡萄糖水平明显下降[14]。

静脉血标本离体后标本内葡萄糖水平变化和人体内血葡萄糖水平变化不同。人体内血糖变化取决于体内葡萄糖来源和去路的比较[15],而静脉血离体后标本内的葡萄糖不会再有来源,也不存在人体运动消耗葡萄糖的情况,离体后血标本内葡萄糖水平下降与离体后血标本后内葡萄糖的去路有关。血标本内没有体内组织细胞,只有血液细胞,血标本离体后葡萄糖去路与血细胞具有摄取葡萄糖能力有关。

静脉血葡萄糖测定是测定血浆或血清中的葡萄糖浓度,并不包括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从理论上讲,静脉血标本离体后葡萄糖去路有2种途径,一是葡萄糖直接被降解,二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白细胞等细胞内。由于外周血标本红细胞数量远远大于白细胞数量,血浆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内可能是导致血液标本离体后血糖下降的主要原因。

为了研究离开体内的血标本内葡萄糖去路及其机理,笔者选择不同RBC的血糖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外周血标本离体后不同放置时间血糖下降量与红细胞浓度的关系,结果发现,静脉血标本离体后2 h血糖测定浓度就明显低于即刻检测的血糖结果,并随标本放置时间延长而呈降低趋势,降低速度与RBC呈正比,血标本红细胞浓度越高,血糖降低速度越快,提示高红细胞浓度人群的外周血标本血糖测定更需要及时送检,因其血标本血糖浓度下降速度更快。血标本内红细胞数量多,摄取的葡萄糖量也多,可能是高红细胞浓度血标本血糖下降速度更快的原因之一。低红细胞浓度的贫血患者血标本血糖下降速度较慢,可能与标本内的红细胞数量少,摄取的葡萄糖也相对少有关。有文献报道,红细胞膜上有葡萄糖转运体[16],离体后抗凝血标本内红细胞可能仍具有摄取和转运葡萄糖的能力。

在医院血糖检测具体实践中,很难做到静脉血标本离体后即刻就进行血糖测定。如果能准确记录静脉血标本采血时间,研究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下降规律,包括每小时血糖下降量和累积下降量等,对科学纠正标本离体一定时间后的血糖检测不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研究发现,离体静脉血标本血糖下降存在一定的规律,离体静脉血标本平均每小时血糖下降量(离体血浆葡萄糖消失的量)不仅与RBC呈正比,而且还与放置时间呈反比,单位时间葡萄糖下降量,随着离体标本体外放置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提示离体静脉血标本内的红细胞摄取红细胞的能力随放置时间延长而降低。本研究结果发现,离体静脉血标本2 h内血糖下降量速度最快,正常红细胞浓度标本离体2 h后,血糖平均每小时下降0.35 mmol/L,离体4 h,平均每小时下降0.31 mmol/L,高红细胞浓度外周血标本血糖下降速度更快,而低红细胞浓度的贫血标本血糖下降速度相对慢,提示静脉离体血标本血糖下降与红细胞数量和活性有关。

结果还发现,尽管离体血标本平均每小时血糖下降量随放置时间呈下降趋势,但随着放置时间延长,血糖下降累积量越来越大,尤其RBC-H组血糖累积下降量更明显,如果患者血糖为低血糖或血糖偏低,静脉血标本放置24 h,血糖检测值可能会出现结果为0的现象,提示对于低血糖患者或血糖在正常参考范围上限附近的人群,血糖测定标本更应该及时进行检测,否则血糖检测结果可能严重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和亚健康程度的准确判断。离体静脉血标本血糖下降机理可能还涉及其他因素,红细胞浓度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种影响因素。静脉血标本离体后血糖变化详细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检测值离体检验科
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对降钙素原的影响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2018年全国省级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图版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切花月季‘雪山’的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灵魂离体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离体牙经不同方法消毒后微生物培养分析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