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热点和演进历程的可视化分析*

2019-07-01 02:57黄超平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可视化文献研究

张 静,黄超平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以社会微观营利性经济组织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企业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应用方法的学科。借助动态网络分析的文献计量可视化技术及工具,对近10年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与发展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认识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律动,以进一步完善工商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深化工商管理的研究理论。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955年加菲尔德在发表的《引文索引应用于科学》论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用引文索引科技文献的方法。随后,普赖斯在贝尔纳关于“科学发展总的模式更像网”的思想启迪下,提出了论文会因为引证关系形成可视的网状结构,随后在著名的《科学论文的网络》一文中,普赖斯证实了他的观点。自此,文献计量可视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其在描述学科的演进历程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技术,可以将文献信息转换成用数字、表格或图谱表示的可视化情境[1],由此帮助人们更直观地发现文献中的隐性信息。其中,以软件CiteSpace独具代表性,它可以将大量的文献数据转换成可视化的科学知识图谱,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利用该软件探测科学知识领域的前沿与探寻学科演进路径。

研究表明,在中国,“工商管理学科”与“企业管理学科”有经常混用的现象,很多学者对这两个概念并不加以严格的区分[2]。因此在检索的过程中,把全文数据库中出现的“工商管理学科”与“企业管理学科”一并按工商管理学科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借助CiteSpace关键词共现技术,对我国近10年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可视化分析。基于对数据的可得性和研究的可信性,笔者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以关键词“工商管理学科(企业管理学科)”为检索条件,以2008-2018年为检索时区,共检索到13401条记录。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选取2452个样本数据,剔除无效数据241个,获取有效数据2211个。将筛选出的文献以Refwork的格式导出,用Citespace软件自带的文献格式转换功能对文献进行格式转换,然后将转换格式后的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中,绘制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热点和演进历程的网络图谱。

二、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是一段时间内,某一学科领域共同探讨的话题或专题[3]。关键词是对文献的高度概括与凝练,通过挖掘关键词间的网络关联,可透视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热点主题。

图1 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共现关系,连线的深浅及粗细表示节点共现的强度,这个强度即关键词的中心性。关键词的中心性在整个知识图谱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控制着两个节点间的相互联系;频次表示关键词出现的次数。频次和中心性高的关键词往往被认为是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热点主题[4]。突现率表示的是该关键词在一段时间内被引用的突增情况,突现值越大表明该关键词在某一时期引用的次数越多,也就是该时期关键词所代表的前沿趋势[5]。

表1、表2为Citespace后台运行的数据,中介中心性、频率和突现率客观地映射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表1列出了频次高于10、中介中心性不小于0.05的关键词。

侯建华在2009年把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热点凝练为以下几个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企业信息化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知识管理理论、技术创新管理理论和中国特色企业管理问题。与该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可知,近10年,企业文化、财务和大数据等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新焦点。

1.知识管理研究

知识管理是网络时代新兴的管理思潮与方法。它可以促进知识在组织中自由地传递、分享、升级,从而形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由图1可知:“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等节点相连接。其中,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连线最粗,说明“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形成了非常紧密的联系。

表1 检索文献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列表

表2 检索文献突率较高的关键词列表(部分)

知识管理可分为隐性知识管理和显性知识管理,二次文献查探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围绕隐形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展开。学者普遍认为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有着最直接的正向影响。溯其根源,知识管理可以有效拓展资本知识的领域、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助推企业的管理创新,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研究表明: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多维的互联互通关系。健全的激励机制、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畅通的知识交流网络、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自由交流的知识平台,都是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互通互联的“立交桥”。

有研究表明,知识管理中存在的壁垒,是阻碍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不良的社会氛围、资金的匮乏、技术设施的落后、有效的测评手段的缺失、知识共享意识的不足、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差、激励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等,这些因素交叉重叠,阻碍了企业核心优势的孵化与培养。因此,企业应该透析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击破重重壁垒,实现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耦合。

2.大数据研究

我国大数据产业虽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电子商务、电信领域应用成熟度较高,在政府公共服务、金融等领域应用尤为凸显,但其发展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学者研究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大数据产业的挑战来源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数据开放程度低,网络安全风险日益突出为大数据的产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云计算类人才、计算框架和基础算法类人才、应用类人才的缺失也在另一个层面减缓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步伐。

企业亟需兼备大数据预测能力、管理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预测能力是实现精准、全面预算的重要基础,只有科学地运用数据进行预测,才能做好资源调配。数据管理能力要求对数据实现精准的搜集和整合,将零散的、碎片化的信息有效地拼接,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将数据的可用性最大化。在大数据时代下,各个渠道的数据信息庞杂且鱼目混珠,这对数据鉴别能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此外,由于数据的更新周期较短,在挖掘信息时,一旦错过有效的时间域,企业不仅因资源耗用造成成本增加,甚至会面临脱离市场需求的风险。因此,数据的分析及应用能力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它能高效地引导企业应对市场的挑战,通过合理的统筹规划来提高企业生存的适应性及持久性。

3.企业文化研究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由价值、信念、氛围、思想等因素组成的多维空间,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行为有导向和激励功能。观察图1可以发现,“企业文化”与“以人为本”、“管理模式”、“激励机制”、“激励理论”、“绩效理论”等节点相连接。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这五个节点的共同机理是:通过合理的机制,促使企业、员工、消费者三者之间生成高效循环的“价值利润链”回路,如图2。

图2 价值利润链

价值利润链思想认为在企业服务质量、员工满意度、员工忠诚度、员工工作效率、顾客所获价值、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企业获利能力之间存在直接相关关系。员工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高度忠诚的企业员工培育了高度忠诚的顾客,进一步成就了企业利润最大化。研究表明,物质与精神激励、职员对工作的认可与理解、对顾客忠诚度的培养等,都是形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企业能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适时地生存,保持核心竞争力,必须塑造优良的企业文化。

4.财务管理研究

财务管理是企业对资产的管理形式,主要包括企业的投资、融资、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和利润分配等。财务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决策活动,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收益状况,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观察图1可以发现,“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绩效管理”、“财务风险”、“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等节点相连接。我国传统的以核算为主要任务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企业在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对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的基拙上,通过成本控制、绩效管理与内部控制等方式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信息化研究

观察图1可以发现“信息化”与“ERP(企业资源计划)”、“风险管理”、“电子商务”等节点相连接。

有研究表明,运用ERP技术可以增强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和管理效率,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目光聚焦在ERP技术下的企业流程再造。希冀于利用信息技术及现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达到工作流程和生产力最优化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核算、质量管理、服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突破性的改善。

三、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热点的演进历程

时区视图是从时间维度上表示研究热点演进的视图。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热点的演进如图3所示,我国学者对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主要聚焦在2008-2012年,2015年和2017年,学术界对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呈现出“断层期”。

图3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热点的演进历程

现代工商管理学科起源于西方,但工商管理学科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西方管理思想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是中国工商管理学科的一种重要演进方式,并且这种演进还将继续深化。只有将西方现代管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的管理学思想相融合,才能够建立和发展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工商管理学科理论。

从时区视图中我们可以将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8-2011年的信息化背景下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第二个阶段:2012年至今的大数据背景下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

2008年是十七大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后的第一年,这一年,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李伟做的《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实际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将信息化建设推向了时代发展的前沿。面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管理技术的冲击,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迎来了巨大的挑战。

由图2可知,财务管理、企业文化分别是2010年和2011的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这一点间接表明,在企业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文化建设成为学术界与商业界关注的重点。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同时,对企业管理的智能化和高度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应当以人为本,采用柔性管理,将数据作为重要的资产,通过精准的预测,捕捉市场先机。

四、结论

笔者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数据进行了共引网络分析,借助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及聚类文献的时间演化图谱,展示了近10年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演进历程。研究表明,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是推动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以知识要素为特征的经济形态推动了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变革。因此,以全新的视野透视学科发展前沿,触及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态势,将极大地推动工商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可视化文献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思维可视化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